APP下载

药物联合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47例

2015-01-26邓汝淇胡何节方征东王晓天孙小杰葛新宝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5年6期

邓汝淇,胡何节,方征东,王晓天,孙小杰,葛新宝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血管外科,合肥 230001)

·临床研究·

药物联合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47例

邓汝淇,胡何节,方征东,王晓天,孙小杰,葛新宝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血管外科,合肥 230001)

[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采取短期药物联合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临床资料,入院后采取2~5 d活血化瘀联合早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除术治疗。结果47例患者手术时间40~130 min,平均60 min。45例患者血栓引起的红肿疼痛在住院期间迅速消退,1例术后血栓部位仍有疼痛,药物保守治疗后疼痛消失,1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所有病例住院时间5~13 d,平均6.5 d,出院后随访6~15个月,静脉曲张及血栓性浅静脉炎均无复发。手术成功率100%,并发症发生率2.13%。结论短期药物治疗联合早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除术对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治疗安全、有效。

[关键词]静脉曲张;血栓性静脉炎;药物疗法;血管外科手术

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常见病之一,据文献报道[1],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发病率为4%~59%,且左、右侧肢体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双侧肢体同时发病为5%~10%。安徽省立医院血管外科对47例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在安徽省立医院血管外科行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的47例患者临床资料,男28例,女19例;年龄37~74岁,平均55.3岁。静脉曲张病史0.5~35年,平均14.8年;血栓性浅静脉炎病史2~63 d,平均9.2 d;血栓性浅静脉炎:左下肢25例,右下肢20例,双下肢2例,共49条下肢。按照国际静脉联盟制定的临床-病因-解剖-病理生理(CEAP)分级:(1)按照临床分级:本组均为C2-C6;(2)按照病因分级:Ep 36例,Es 11例;(3)按照解剖学分级:本组47例均位于浅静脉(As);(4)按照病理生理分级:静脉逆流(Pr) 33例,未见明显静脉性病理生理改变(Pn)14例。本组患者既往行硬化剂注射治疗8例,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16例,病情均稳定。

1.2术前准备本组左下肢静脉曲张病例均行左髂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明确是否为cockett综合征。双下肢静脉曲张病例均行下腔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明确有无下腔静脉狭窄或隔膜形成。所有病例均行X光下经足背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或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明确深静脉通畅情况及深静脉瓣膜功能。所有病例术前均行2~5 d活血化瘀等治疗,必要时止痛,局部症状好转后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术前备皮,站立位标记出下肢曲张静脉及浅静脉血栓位置。

1.3手术方法于患侧腹股沟韧带下方,以卵圆窝为中点作一斜切口,长约3 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浅筋膜,显露卵圆窝,解剖游离出大隐静脉各属支,分别予以结扎切断。游离大隐静脉至与股静脉交界处,在距股静脉0.5~1 cm处结扎并钳夹大隐静脉。近端双重结扎,远端用止血钳暂时钳夹等待剥离。在同侧内踝内侧做一1 cm长小切口,将大隐静脉近端用蚊式钳钳夹牵开管腔,插入一次性静脉剥离器,暂用丝线结扎控制出血,将剥离器向大腿方向慢慢推进,抽剥器穿出后予以结扎固定。向上拉出剥离器,将大隐静脉慢慢抽出。在严重曲张的大隐静脉分支处及血栓形成处仔细切开皮肤,在皮下作潜行分离,结扎切断交通支,将曲张静脉及团块充分剥离切除。再将弹力绷带予以加压包扎止血。

1.4术后处理卧床时抬高术肢,术后第1天均鼓励下床活动,继续活血化瘀治疗2~4 d,出院后口服迈之灵,拆线后改穿医用弹力袜6个月以上。

2结果

手术时间40~130 min,平均60 min,术后患肢血栓引起的局部红肿疼痛45例住院期间迅速消退,切口甲级愈合,1例术后血栓部位疼痛仍存在,局部无红肿及团块,经保守治疗后疼痛消退,1例术后惧下床,左侧患肢肿胀明显,松解弹力绷带后肿胀仍无明显缓解,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左侧股总、股浅静脉内血栓形成,予绝对卧床、抬高患肢、抗凝、溶栓等对症治疗,下肢肿胀缓解。所有病例住院时间5~13 d,平均6.5 d,出院后随访6~15个月,静脉曲张及血栓性浅静脉炎均无复发。手术成功率100%,并发症发生率2.13%。

3讨论

血栓性浅静脉炎常发生于下肢曲张静脉腔内,血栓可沿大隐静脉主干向上或者向下蔓延,除部分继发于损伤外,大多数常没有任何诱因[2-4]。本组47例中,无明显诱因36例,继发于损伤3例,近期注射硬化剂治疗后5例,既往硬化剂治疗3例。硬化剂注射后浅静脉炎并发率为1%~27%,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可能与操作熟练程度和硬化剂不同有关[5]。

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常用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传统手术治疗、微创治疗以及中医中药治疗。由于血管阻塞的特殊性,目前认为,除旋切外,电凝、激光、射频等微创治疗手段效果均不佳[6-7]。药物保守治疗疗程相对较长,我科针对此类患者实行短期药物保守治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本组47例均进行短期2~5 d药物治疗,下肢红肿疼痛均较入院时缓解。口服及静脉使用活血化瘀药物,疼痛剧烈者酌情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改善症状。

早期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目前认为是相对有效的治疗手段,能迅速改善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引起的相关不适,恢复下肢静脉正常血流,缓解血流瘀滞导致的静脉压力增高,还可以预防皮肤营养障碍进一步加重导致的下肢溃疡等症状,防止血栓延伸至深静脉导致肺栓塞。本组47例,46例下肢局部红肿疼痛术后迅速缓解,术后随访3~12个月均无复发。

本组1例术后血栓部位疼痛仍存在,局部无红肿及团块,考虑术中散落血栓清除不彻底引起。术后鼓励患者第二天下床活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患者术后惧下床,其中1例出现左侧患肢肿胀明显,完善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深静脉血栓形成,遂予以DVT对症治疗。所有患者术后均继续活血化瘀治疗2~4 d,出院后口服迈之灵,拆线后解除弹力绷带,改穿医用弹力袜,手术治疗联合应用压力梯度弹力袜可明显降低起复发概率[8]。

总之,对于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的治疗,采取短期药物保守治疗联合早期手术的治疗,安全、有效,能迅速改善患者下肢不适症状,防止浅静脉血栓进展。

参考文献

[1]Marchiori A,Mosena L,Prandoni P.Superficial vein thrombosis: risk factors,diagnosis,and treatment[J].Semin Thromb Hemost,2006,32(7):737-743.

[2]Karathanos C,Exarchou M,Tsezou A,et al.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uperficial vein thrombosis in patients with varicose veins[J].Thromb Res,2013,132(1):47-50.

[3]Legnani C,Cini M,Cosmi B,et al.Inherited and acquired thrombophilic alterations in patients with superficial vein thrombosis of lower limbs[J].Thromb Haemost,2014,111(6):1194-1196.

[4]蒋米尔,张培华.临床血管外科学[M].4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650-652.

[5]王嘉桔,张静菊.下肢静脉曲张加压硬化疗法的有关问题[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1999,14(6):461-462.

[6]李雪梅,李素英,苏桂珍.妇产科手术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5例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4,7(3):211.

[7]唐军建,郭劲松,倪良宏,等.下肢浅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的治疗体会[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8,13(5):450-452.

[8]Bauersachs RM.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uperficial vein thrombosis[J].Hämostaseologie,2013,33(3):232-240.

(收稿日期:2015-06-11)

通信作者:胡何节,教授,硕士生导师,Email:huhejie@hotmail.com

作者简介:邓汝淇,硕士在读,Email:dengruqi@126.com

基金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1408085MH177)

中图分类号:R54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6790.2015.06.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