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临床效果分析
2015-01-26李建强
【摘要】目的 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患有冠心病的老年患者160例,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对照组患者进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对两组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其死亡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降低,同时住院时间以及插管时间相比于对照组患者缩短(P < 0.05)。结论 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了治疗的效果。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24.035
作者单位:450000郑州,河南省人民医院
Clinical Analysis of 80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Non-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Treatment
LI Jianqiang People's Hospital of Henan Provincial,Zhengzhou 450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non-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treatment. Methods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160 cases,thes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Patients with off-pump CABG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the diseas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Results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for non-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treatment,the mortality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had been significantly reduced,while hospitalization and intubation time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had significantly shorter(P < 0.05). Conclusion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non-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mortality,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reatment.
【Key words】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Non-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 Clinical effect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是由于患者的冠状动脉血管出现了狭窄以及堵塞导致的,该疾病患者的心肌出现了缺血或者是缺氧性的坏死,所以会出现胸痛等现象 [1]。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就是指外科医生在跳动的、同时没有体外循环支持的心脏上进行的手术,该手术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以及住院时间短等特点,同时还使手术风险得到了降低 [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患有冠心病的老年患者160例,其中有男性患者86例,女性患者74例,他们的年龄在60~80岁,平均年龄为(68.50±6.2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同时没有恶性肿瘤等疾病,其中心功能为Ⅰ级的患者24例,Ⅱ级的患者45例,Ⅲ级以上的患者为91例。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心功能分级等临床资料上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都需要在胸骨正中部位做切口,大多数患者使用的血管移植物为左乳内的动脉以及大隐静脉,只有少数患者的血管移植物为桡动脉以及右乳内的动脉。
1.2.1 对照组方法 对照组采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首先,使用剂量为3 mg/kg的肝素对患者进行注射,将患者主动脉和右心房下腔的静脉插管升高,然后对患者进行体外循环的建立,建立时要保证温度处于浅低温或者是中低温。在建立完成之后,按照4:1的比例,为患者进行血停跳液的间断灌注,在心脏停跳下吻合远端吻合口,在患者的心脏恢复跳动之后,将静脉桥与升主动脉进行近端吻合。
1.2.2 观察组方法 观察组患者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使用的肝素较对照组患者少,一般在1.0~1.5 mg/kg,然后使静脉桥与升主动脉进行近端吻合,之后将患者靶血管周围的心肌进行固定,使用的仪器为心表固定器。在患者所有心脏冠状动脉的分支都被充分暴露之后,医护人员需要在心表固定器的帮助下,对患者进行心脏搭桥。一般来说,进行搭桥的首要步骤是吻合患者的左乳内动脉以及左前降支,之后进行对角支搭桥,在完成之后逐步进行钝缘支搭桥和后降支搭桥。
1.3 统计学分析
对患者治疗的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死亡率进行观察,并且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包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使用χ 2以及t值进行检验。
2 结果
在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在30 d内死亡,对照组中有8例患者在30 d内死亡;对于血管搭桥数来说,观察组患者数量为(2.96±0.59)支,对照组患者数量为(3.67±0.63)支;观察组患者有2例进行二次开胸,对照组患者有6例进行二次开胸;观察组患者使用呼吸机的时间为(12.56±6.40)h,对照组患者为(27.66±7.45)h;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时间为(11.05±7.29)h,对照组患者为(39.41±9.52)h;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6.50±6.02)d,对照组患者为(30.17±6.87)d;观察组患者发生急性肾衰竭的人数为1例,对照组患者为5例;观察组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人数为7例,对照组为18例;观察组患者发生新发心房颤动的人数为3例,对照组为13例;观察组患者输血量为(632.15±100.22)ml,对照组患者为(965.25±102.35)ml;观察组患者发生脑梗死的人数为1例,对照组为8例;观察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人数为8例,对照组为20例。
从本文的研究结果中能够看出,除了血管搭桥数之外,两组患者其他指标相比,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这些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冠心病的发生是由于患者的冠状动脉出现了粥样硬化,导致其血管变得狭窄,或者脂质附着在了动脉的内膜上,使其冠状动脉出现了堵塞,从而使患者的心肌出现缺血或者是缺氧性的坏死 [3]。冠心病分为心绞痛、心肌梗死以及缺血性心力衰竭,除此之外还有猝死以及无症状心肌缺血几种 [4]。对于患有冠心病的患者,采用手术的方法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是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是这种手术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性别以及年龄等,对于老年患者来说,进行冠状动脉手术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所以对于如何有效地治疗老年冠心病已经成为了医学界研究的重点 [5]。
从本文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能够看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相比具有更高的优势,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无论是30 d内的死亡率、二次开胸率、急性肾衰竭以及呼吸衰竭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都比对照组患者低,同时插管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使用呼吸机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缩短患者的住院以及插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