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师多点执业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2015-01-26张新升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5年5期
关键词:执业医疗机构医师

◆王 霞 张 勇 张新升

责任编辑:刘兰辉

2009年9月,原国家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医师多点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医生可以在两个以上医疗机构从事诊疗活动,不包括医生外出会诊。”随后全国各地卫生行政部门相继出台医师多点执业的相关管理办法。北京市卫生局于2010年12月13日举行卫生系统医师多点执业工作会议,公布《北京市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试行)》,并于2011年3月1 日起实施。但有效实施和推广医师多点执业,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医师自律维权意识淡泊等。本研究通过分析我国医师多点执业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完善医师多点执业的对策,为我国落实医师多点执业提供借鉴。

1 现状分析

1.1 执业医师人员相对较少且地区分布不均衡

2013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我国执业(助理)医师数量约279.5万,远远不能满足13 亿人口的就医需求。而且,我国的东、中、西地区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享有的医疗资源也存在较大差距。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医师资源较多且医师的技术水平较高;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西部地区,医师资源较少,疾病的治愈率较低。因此,我国执业医师的人数相对总人口数来说较少,且地区分布不均衡。

1.2 执业医师医疗水平存在差异

在一些省市级三级甲等医院,高水平的职业医师数量较多,而在区县医院、社区医疗机构等,高水平职业医师数量较少,不能满足基层群众的就医需求。这种现状造成病人主要集中在城市三级甲等医院,不利于基层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1]。

1.3 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医师的医疗水平不同

在大型综合医院,执业医师不仅经过规范的临床和教学培训,而且每天诊断治疗的病种多,病例复杂,积累的临床经验丰富。而在专科医院,受专业所限,医师综合医疗技术能力低于综合医院的医师。

2 实施医师多点执业的积极意义

2.1 有利于降低医疗成本

鉴于优质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大医院中,迫使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农村地区的患者纷纷转向大城市、大医院就医。而就医过程增加了患者的间接医疗费用,如交通费用、差旅费用等。病人长途跋涉,疾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反而加重病情。实施医师多点执业,让城市大医院的优质医师定期到基层医疗机构行医,让当地老百姓在本地区内就能够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不仅解决了百姓“看病难”问题,而且降低了患者的就医成本。

2.2 有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

在我国,由于政府对医疗服务价格的宏观调控,医疗服务价格较低,所以医师的收入水平相对其它发达国家较低。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后,医师在不同地区、不同的医疗机构为患者服务,不仅在社会上赢得良好的口碑,而且医师的收入有了提高,可以调动医师的工作积极性。

2.3 有利于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

医师多点执业后可以改变我国执业医师资源短缺且配置不合理的现状,呈现多元化办医格局。通过医师多点执业,优秀的医师到基层医疗机构不仅为患者看病,还能通过带教、讲座培训等方式培训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师队伍,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从而更好地为地方百姓服务。

3 主要问题分析

3.1 分散医师精力,增加医疗风险

优秀的医学专家不仅临床任务重,而且还担负着其它工作任务,如教学、科研、预防、科室管理等。医师多点执业会分散他们的精力,使他们在多点执业过程中难以全神贯注,难以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从而增加了医疗风险[3]。

3.2 易使医师产生趋利行为

医师多点执业,势必会提高他们的收入,这会使一些医师产生趋利行为。在为病人诊治疾病时,可能不再重视最终的医疗质量,会产生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不良倾向,违背医生恪守医德、救死扶伤的职业操守。多点执业可能会异化为某些医师谋取私利的手段。

3.3 增加医院管理难度

医师多点执业放开后,一些优秀专业的医师在不同的医疗机构为患者进行医疗救治,有的医师可能会将需要救治的患者安排在自己多点执业的医疗机构。这样会降低原本工作医院的工作数量和医疗质量,毁坏医院的声誉以及造成医院利益的损失。因此一些医院的管理层对本医院的优秀医师多点执业比较抵触,认为会增大医院人事管理的难度。

3.4 医师多点执业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虽然我国实行医师多点执业是合法的,但是关于医师多点执业配套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许多涉及医师多点执业的问题并没有明文规定。这使医师多点执业后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得不到法律的保障。

4 建议

4.1 完善医师多点执业的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医师多点执业在法律规定上尚不完善,《执业医师法》以及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之间既有相互矛盾之处也有空白点。国家立法部门应尽快完善与医师多点执业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为医师多点执业提供法律依据。尤其是医师多点执业的准入标准,对医师的职称、技术水平、执业地点及其数量、医疗损害责任的承担等方面都需要有明确的规定。完善多点执业下发生的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明确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和义务,真正实现医师多点执业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2]。

4.2 树立正确的行医理念

在法律制度不完善的前提下,医务工作人员的自我约束变得相当重要。医师要自觉抵制权钱诱惑,杜绝私下转卖病人、泄露原单位的核心技术机密等不道德甚至违法行为。因此,医院要加强文化建设以营造良好的执业氛围,帮助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大对行业内道德模范、先进个人的表彰力度,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行医理念。

4.3 建立医师诚信数据库

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营造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围。医师多点执业是新医改的重要内容,公立医院要主动适应新形势,应结合医院发展的内外环境,转变服务方式,制定完善的医师管理制度,并在医院内部积极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的运行机制,为人才的成长、发展提供平台和条件[4]。省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执业医师的监管,考虑建立医师诚信数据库,在执业管理系统中整合医师执业积分管理及专业技术档案、医德考评等信息,形成医务人员诚信执业数据库,保障医院的声誉和利益不受医师多点执业的影响。

[1]胡志民,黄建始,田 玲.医师多点执业的影响因素及管理探讨[J].中国医院,2009,13(6):35-38.

[2]周 琳,刘溢春,连 斌.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医师多点职业利弊分析[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4,19(1):60-63.

[3]苏巧莲,冯泽永,张培林.双诊制与医师多点执业分析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26(12):836-838.

[4]王章泽,祝芳芳,杨金侠.关于医师多点执业的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10):4-6.

猜你喜欢

执业医疗机构医师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医师多点执业松绑
说说护士多点执业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
医师怎么看多点执业?
医师多点执业:2014再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