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临床特色诊治技术培育体系的思考

2015-01-26杨兴辰郑玮杰陈羽中蔡剑飞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5年5期
关键词:学科特色医院

◆杨兴辰 郑玮杰 陈羽中 蔡剑飞 李 冉

责任编辑:刘兰辉

临床特色诊治技术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医院的立院之本、发展之基。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医学科学和技术的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专科细分与融合成为医学学科发展的主要潮流。如何紧跟医学发展步伐,准确把握患者的医疗需求,在保持医院传统优势不减的基础上,培育和发展新兴优势和特色技术是医院管理者和学科带头人面临的重要课题。

1 临床特色诊治技术内涵

当前,对临床特色诊治技术的内涵界定不一,研究者结合临床管理实践,认为特色技术的概念及特性可以表述为:以严格的科学理论为基础,对某种疾病有超出一般疗效的非常规的临床诊疗技术,在一定范围和时限内,该项技术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较好的实效性[1]。其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特色诊治技术必须围绕群众的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危重伤病展开;二是特色诊治技术是指利用某项技术、设备、试剂等进行的技术改进、融合或创新,而不是某种新型药品、试剂、仪器设备的单纯临床使用;三是特色诊治技术必须具备实施的可行性,是成熟的技术,有确切的疗效,具有较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能为患者接受;四是特色诊治技术不一定是新技术,可以是国际或国内已经开展的,尚未形成规模,但特色与疗效均较明确,具有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把准临床特色诊治技术的概念是开展临床特色诊治技术的关键。临床特色诊治技术的建设应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可行性和先进性,不应单纯追求标新立异、不切实际的、难以广泛开展或者疗效不稳定的技术。

2 建设培育体系

临床特色诊治技术的培育非一朝一夕能完成,必须日积月累,注重顶层设计和规划引导,加强基础投入和硬件支撑,应着力强化以下“四个体系”的建设。

2.1 加强特色诊治技术遴选资助体系建设

医院近几年持续开展了“特色行动”计划,加强对特色技术、特色人才、特色服务的建设投入力度。“特色诊治技术”培育计划支持方向为临床特色技术的应用实践,重点资助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诊疗技术或方法的创新性研究与应用,或具有一定实施基础及潜在后发优势,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可在国内率先形成新的临床优势特色的某一专病领域的临床技术。资助项目按照“自愿申报、志愿联合、专家评审、择优遴选、公正合理”的原则组织,根据实际需求,成熟一项,立项一项。经医院批准立项的项目,医院将给予设备、经费、场地、床位、手术日等方面的支持,持续投入3~5年。

2.2 加强临床学科交叉融合体系建设[2]

当前,国内外临床学科发展逐渐细分与融合,特色技术或特色专科建设要走亚专科和多学科合作团队/诊疗中心的模式。亚专科建设,为的是让专科更专,只有这样才能使专科水平达到更高境界;多学科合作团队往往是以重要疾病、常见病多发病或某一器官系统为核心,形成相关学科的联合工作组,以提高疾病综合诊治能力。这是对学科细分负面作用的重要补充。医院紧跟世界医学发展的新趋势,打破学科界限,以技术为纽带整合了一批学科。如,抽取泌尿、普外两个专业组成立了器官移植科,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军唯一的器官移植研究所、上海市肾移植质量控制中心;以快捷流程为牵引,实施多学科协作,建立以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抢救、ICU 综合救治和康复一体化,相关学科一站式响应的,快速、高效的急救模式。急救科已发展成为全军急救医学中心、上海市急诊质控中心,该管理模式已被国内100 余家医院采用。

2.3 加强临床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医院临床特色或特色技术的形成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医院要发展特色技术必须在巩固传统优势的基础上,瞄准未来医学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培育新兴特色技术,积极引进、消化国际领先技术,大力倡导与拥有国内外高精尖技术的同行联合协作,学习前沿技术,抢占制高点;设立临床高新技术研究基金,对有前景的临床高新技术研究项目重点扶持;鼓励相关科室联合攻关,力争攻克重大疑难危重疾病。

2.4 加强特色技术全面管理体系建设

特色技术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医院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为了高效推进医院特色技术建设,医院建立了前期评审、中期考核、滚动资助、末位淘汰制度。特别是加强特色技术培育方面,医院注重从制度层面进行引导,不断强化“创新为魂、特色立身”意识。先后完善出台“医疗新技术管理规定”、“新技术奖评审办法”、“特色技术立项评审规定”、“特色技术优先资助办法”等制度10 余项。在特色技术评审方面,医院重点从技术开展的人才、设备基础,技术在国内外发展现状、技术的操作路线及适应症、技术的创新性及风险评估等方面进行评估[3]。对于纳入医院立项发展的特色技术,进行动态评估。根据建设目标制定建设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每年通过听取汇报或书面报告形式检查年度计划执行情况,培育期期满要报送总结自评报告。特色技术评估重点从建设计划执行情况、预期目标的完成情况、技术辐射推广、技术持续改进等,围绕技术开展情况进行[4]。

3 建议

3.1 凝炼传统学科特色是关键

每个医院都有自己的传统优势学科,但是,传统是一种“本色”,并不完全等同于特色。基础根基良好的传统学科虽然具备历史悠久、学术程度高、逻辑严谨等优势,但若自持过高,墨守成规,缺乏创新精神和与时俱进的发展眼光,将会因受其他医院同行发展的冲击而渐渐丧失光芒,进而丧失特色的优势地位。因此,在激烈的竞争中传统学科必须走特色发展之路[5]。传统学科要突出特色,就必须做强、做优、做精临床技术,坚持技术发展的创新性、异质性、延展性及可持续性,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错位发展、特色发展,集思广益,积极挖掘、凝练科室特色诊治技术。

3.2 临床特色技术的建设要找准技术方向

技术方向主要是指技术攻关或建设发展方向。临床特色技术建设方向的选择一定是发病率较高、危害性大的疾病,要持之以恒,十年磨一剑。对技术方向的选择和凝练,既要深入到技术的前沿,具有前瞻性眼光,放眼世界,保证技术领先性和竞争力;也要考虑技术方向建设的可行性,也就是说要站得住脚,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确保技术方向的实际意义。

3.3 特色人才的培育是建设重点

技术人才是临床技术发展的根基和持续发展的保证,也是临床特色建设的核心内容。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营造一个宽容的人文环境、宽松的学术环境和宽裕的生活环境。第二,要注意形成合理的结构。一般而言,一支健全的技术队伍,应有若干名技术骨干和若干助手在内的支撑体。第三,要充分发挥技术带头人的作用。技术带头人要具备人格魅力、全局观念、专业素质、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凝聚能力等基本素质,在特色或技术发展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把关定向、管理协调、资源整合三方面作用。第四,人才建设应遵循“内培为主,外引为辅”的原则,在本单位建立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为大师的成长和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3.4 应加强技术平台的支撑

技术平台是指技术发展所需的学术物质基础,即开展技术开展所必须依赖的场所、设备、设施、手段等。医院在技术平台的建设上,要按照“统建、专管、共用”的原则[6],在建设上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确保能为从事前沿性、基础性、应用性较强的高、大、精、深、新的技术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撑。在管理上由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在使用上,确保通用性、共享性、开放性;在软环境建设上,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要着力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提高学术竞争力软实力。无论是医疗平台还是科研平台,都要做到高效使用自身平台,联合使用外部平台,技术建设和发展才能获得到较好的成效。

[1]周 娅,马文峰,耿仁文,等.“特色医疗技术”概念探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6,13(2):169-170.

[2]张 斌,李 哲.医院学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9,16(3):88-91.

[3]周 娅.特色医疗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广州:第一军医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2006.

[4]田 浩,伍 敏,胡文魁.军队医院专科特色技术精细化管理实践[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9(8):768-769.

[5]张 英.如何实施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制定医院学科建设的策略[J].中国医院院长,2007,2(2):42-44.

[6]陈志勇.教学医院学科建设发展策略[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3,10(4):337-339.

猜你喜欢

学科特色医院
【学科新书导览】
特色种植促增收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萌萌兔医院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
为县级医院定锚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