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的辩证关系摭论
2015-01-25贺长俭
贺长俭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基础科学学院,山东 东营 257000)
高等院校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的辩证关系摭论
贺长俭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基础科学学院,山东 东营 257000)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各专业的培养方案是高等院校的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课程设置是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培养模式则是明确办学定位、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完成培养方案的有效手段和途径;课程设置是确立培养模式的基础,培养模式是课程设置的具体内容得以顺利完成的有效保障;课程设置影响着培养模式的具体实践,培养模式的具体实践反过来又能动地促进课程设置的内容的更新。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高等院校;课程设置;培养模式;辩证关系
注重课程设置的精细化和课程内容的精深化,一直是高等院校专业建设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培养模式的探索也是各类高校在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中努力追求的目标。一直以来,国内外的学者大多分别对课程设置或培养模式做出了相应的论述,而在具体的教学与管理实践中,在对英语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修订完善中可知,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之间互为依托,相辅相成。但是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之间的这种不可或缺的辩证关系几近被忽略。
一、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相关概念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专业是高等院校根据社会职业分工的需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划分的学科门类。按专业设置组织教学、进行专业训练是现代高等院校的特点之一。在我国,各级各类各层次的高等院校都有各自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高等院校各专业的课程由三个主要文件构成,即培养方案(也称课程方案或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其中,培养方案从内容上看,主要由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学科)设置、课程(学科)开设顺序、每门课程的教学时数、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主要教学活动等6个主要方面构成。其中课程设置是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注重课程设置的精细化和课程内容的精深化,一直是高等院校专业建设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培养模式则是明确办学定位、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完成课程设置内容的手段和途径,也是近年国内学者正在探索和研究的课题之一。
(一)课程设置
W.H.Schubert这样描述课程设置,即课程设置是学校或其他机构安排的课程的整个范围和特征[1]。也可以是在既定的时间里安排的课程,比如一个月或者一个季度。此外,课程设置还包括不常使用的一种含义即课程论述,指课程大纲或课程纲要中论述的既定课程的内容,在宏观上它是指整个学习计划。
廖哲勋教授在其《课程新论》中指出,课程设置是指一定学校选定的各类各种课程的设立和安排[2]。以往人们把“课程设置”仅仅理解为学科课程的开设,这是不够全面的。课程设置主要规定课程类型和课程门类的设立及其在各学年的安排顺序和演进分配,并简要规定各类各科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课程设置必须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它是一定学校的培养目标在一定学校培养方案中的集中体现。
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是高等院校办学定位和各专业培养目标的细化方案,是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也是高等院校课程体系、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具体体现。
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提高大学教学质量,最关键的是要解决好大学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变革的迫切性问题。其中课程设置是最为关键的核心问题,它关系到“教什么”“学什么”,又关系到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模式与培养模式
关于教学模式,学者们的理解各不相同。张中华教授认为教学模式是反映特定教学理论逻辑轮廓,为了实现某种教学任务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而具体的教学活动结构[3]。
国外主要有五种比较典型的教学模式:程序教学模式、发现教学模式、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暗示教学模式、范例教学模式和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在我国,对大学教学模式影响最深的是前苏联凯洛夫的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的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了“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引导-发现式教学模式”“情境-陶冶式教学模式”“示范-模仿式教学模式”等等。
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传统的大学教学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而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有所变化。培养模式应该赋予怎样的概念呢?
王守仁教授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等学校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质量标准,制定出的一套培养方案[4]。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核心部分。
刘献君教授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理想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标准样式及运行方式,涉及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育评价等多个要素及制定目标、培养过程实施、评价、改进等多个环节[5]。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基本问题。人才培养模式是有层次的。最高层次是主导整个高等教育的模式,如通才教育模式和专才教育模式;第二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各高校所倡导、践行的培养模式;第三层次则是某专业独特的培养模式。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探索并推行创新型教育方式方法,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6]加强实践培养,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建设一批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加强领军人才、核心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形成科研人才和科研辅助人才衔接有序、梯次配备的合理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同样指出:要“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要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7]
可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乃至将来一个阶段我国各类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努力探索的方向。国外高校以学科概念为出发点提出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时代要求,值得国内高校借鉴。但我国的高等院校有自己的特色,必须从我国的国情与高校的特色出发,选择适合我国国情、高校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的培养模式。
综合上述内容,可以对“培养模式”拟定如下定义,即: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高校的办学定位,为实现培养目标,使受教育者掌握相关专业的知识、技能和实践内容形成的一种系统性的、可复制、可创新、可操作、可推广的人才教育、培训、养成机制和程式。
我国高等院校发展至今在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上做了大量的改革与探索,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培养模式,但系统性的、可复制、可创新、可操作、可推广的培养模式却没有形成规模效应。这也正是我国高等院校在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的研究探索方面的努力方向。
二、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之间的辩证关系
从字面上看似简单的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两个概念,实际上二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课程设置确定了培养模式的基本内容,而培养模式则是实现课程设置内容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
高等院校各专业的课程设置,规划了整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实践内容,体现了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超前性。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作为高等院校各专业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着的,是不可分割的。为了实现高等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各高等院校都依据各专业的专业属性和需求制定了具有专业特点的课程设置内容。其中的各个学科和科目之间,各相关的课程之间也按照专业课程结构和内容作了合理的配置与安排。这些课程的设置是互相联系的。要完成这个课程设置,就必须从培养实践出发、从课程设置内容的需要出发,合理地选择与课程设置相适应的培养模式,以确保各个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整个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等院校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都是从各专业自己的专业属性和特点出发设定和选择的。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其培养模式都有着内部与外部、本质与非本质、必然与偶然、主要和次要、直接和间接的联系,即使是相同的专业,各院校的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也是有区别的。因此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是多种多样的,这种多样性的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正是各高等院校根据各自的办学定位及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而设定与选择的,具有不同的特色,满足了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需要,为我国培养出了各行各业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人才。
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是各高校办学定位及各专业培养目标在培养方案中细化内容的具体体现,这些具体内容需要有效手段去完成和实现,而培养模式正是实现这些内容的有效手段。无法完成和实现的课程设置等同虚设,而没有具体内容可以去完成和实践的培养模式则是空谈。
(二)课程设置的内容是确定培养模式的基础,而培养模式是课程设置的具体内容得以顺利完成的有效保障
高等院校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是一对矛盾,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之间是相互统一的。如前所述,高等院校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课程设置中所提供的各类课程无论多么符合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都需要一种与之相适应的培养模式来实现。一种符合专业发展需要的,符合人才培养规律、教育培训规律以及人才知识与技能养成规律的,实践指导性非常强的培养模式,无疑是完成课程设置中所设定内容的可靠必要的保障。
其次,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之间又是相互矛盾的。专业合理的课程设置必需由与之相适应的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培养模式来实现,而如果培养模式的选择不符合人才培养的规律,甚至是不顾人才培养规律的要求,人为地去培养,必然达不到高等院校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也就不可能按要求完成课程设置所要达到的培养目的,即使从形式上完成了课程设置内容,培养出来的所谓人才也满足不了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因此,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之间是相互统一又相互矛盾着的两个方面。这种矛盾的统一性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培养方案中的核心内容,又对课程设置的内容的改革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能动作用。课程设置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础,也是确定培养模式的基础,没有了课程设置,培养模式也就成了纸上谈兵,空洞无物。而培养模式所包含的教育者所运用的各种教育教学、培训实践的方式方法,和受教育者在养成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等,都是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完成课程设置内容的有效途径、重要手段和有利保障,没有培养模式作保障,再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内容和专业培养目标也都无法实现。
(三)课程设置影响着培养模式的实践,而培养模式的具体实践反过来又能动地促进课程设置内容的更新
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也是质与量的积累和变化的统一。课程设置中的课程内容的质与量,培养模式中教与学、技能培训、学生的知识、品德、情感及技能等人才所必需的养成途径和手段等等,都对人才培养的质与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所谓厚积薄发,即是人才培养中质量互变规律的一种真实写照。课程设置中的各种知识的量的积累,以及培养模式中各种途径手段、方式方法、技能实践的积累,到达一定程度,也必然造成课程设置的内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培养模式发生质的变化,从而不断适应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培养模式的改进。高等院校要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就必须在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上大胆改革,在课程设置内容的质和量上、在培养模式的质和量上改革创新,努力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体现高校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要求的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
高校的办学定位与专业培养目标都在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中加以体现。课程设置中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知识体系等等,都应该符合受教育者的认知规律,并及时体现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而作为实现课程设置的实践活动的培养模式,就必须按照科学的知识体系和认知发展规律加以设计和实践,从而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在实践中检验知识的科学性,并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不断创新发展科学知识和技术,从而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
高等院校各专业的课程设置的内容是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具体体现,具备这些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者,和学习这些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受教育者,依据掌握的这些科学知识,在一定的培养模式的实践中,指导着具体的教学及学习养成实践活动;而培养模式则通过教育主客体的具体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和发现新的知识和技术内容,来能动地促进课程设置内容的更新和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程设置规划了培养模式的基本内容,培养模式则是实现课程设置的内容的有效途径和手段;课程设置是确定培养模式的基础,培养模式是体现办学定位、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完成课程设置内容的有效保障;课程设置指导着培养模式的实践,培养模式的具体实践反过来又能动地促进课程设置内容的更新。因此,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 江山野.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32.
[2] 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85-286.
[3] 张中华.高等教育专题新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343-363.
[4] 王守仁,等.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5(11):45.
[5] 刘献君.大学之思与大学之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49.
[6] 新华社.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EB/OL].(2010- 06- 06).[2015- 06-12].http://www.gov.cn/jrzg/2010-06/06/content_1621777.htm.
[7] 新华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EB/OL].(2010- 07- 29).[2015- 06-12].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责任编辑] 尹 健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独立学院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本科普通高等学校,是由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国家特大型企业胜利石油管理局和山东省东营市人民政府在优化整合原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优良办学资源的基础上,按新机制、新模式合作举办的规范化独立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是山东省教育厅主管、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季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37-1446/TE,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1673-5935。
为了更好地打造独立学院理论研究与交流的平台,突出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特色,积极推动全国理论界和独立学院同行们对独立学院办学思想、办学方针、办学经验和办学规律的科学研究,《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从2008年第1期开始设置“独立学院研究”栏目。本栏目涵盖独立学院办学思想、办学方针、办学体制、培养目标、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就业制度改革等内容。热忱欢迎对独立学院有研究的相关机构、专家、学者投稿。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编辑部
2015-07-15
贺长俭(1965—),男,山东烟台人,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基础科学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10.3969/j.issn.1673-5935.2015.03.017
G642.0
A
1673-5935(2015)03- 0059-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