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探究
2015-01-25斌胡志安新安农场棉花加工总厂新疆石河子83000第八师4团加工厂新疆石河子83000
■李 斌胡志安〔新安农场棉花加工总厂,新疆石河子83000〕〔第八师4团加工厂,新疆石河子83000〕
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探究
■李斌1胡志安2
〔1新安农场棉花加工总厂,新疆石河子832000〕
〔2第八师142团加工厂,新疆石河子832000〕
新疆是我国棉花的主要产区,就近20年的发展,新疆棉花成为了国家重要的棉花生产和商品棉供应基地,它对整个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疆石河子新安农场棉花加工总厂成立于1996年,当地丰富的棉花资源决定了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由2005年以前的4条手摘棉小型加工生产线,现已发展成手摘棉兼机采棉加工的大、中生产线8条。随着近几年国际市场棉花价格的冲击以及国内棉花市场的过剩,棉花加工企业又将面临一次新的考验。
2014年,棉花销售已经进入市场,尤其是机采棉的种植、加工与销售。企业经济体制改革又在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为了使企业顺应市场,走出低谷,赢得发展,近几年国家也采取了各种宏观调控措施。其目的是让利于民,增加农户收入,挖掘潜力来增强企业活力和提高质量、效益,应对国际市场所带来的压力。
企业管理激励机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首要问题。其中影响最大、最活跃的因素是企业中人的因素及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程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正确运用激励机制是企业管理者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探讨企业管理中的激励机制,正确运用激励机制,使广大员工不断激发出对企业组织的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能力和企业活力,有利于企业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激励的作用
棉花加工企业,尤其是新疆北疆棉花加工企业,从9月中旬开始进入生产轧期,根据设备工艺配置一般需历时3个月时间,而从10月中旬以后,气温随时间的推移依次递减,最冷时可达零下20°以下,生产车间劳动强度大,环境差,工作时间长,工人易于疲劳,容易出现安全隐患,这对车间一线工人及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
(一)激励机制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大作用
棉花加工企业中,有效地组织并充分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是管理的重要职能,其中又以人力资源的管理最为重要,在人力资源中,又以怎样激励人最为关键和最困难。资源管理能够较好地计划和控制财力物力,而对人力资源特点、能力的发挥、情绪、较难以计划和控制。
一是在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就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为此就要最大限度地激励职工,充分挖掘其内在的潜力。二是组织中人员的表现有好、中、差之分,我们通过各种激励办法使表现好的人继续保持积极行为,使表现一般的和差的人,逐步地转变成为主动积极为组织多做贡献的成员,促使更多的人能够自觉自愿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奋斗。三是激励对象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要满足这些要求就必须采取多种激励办法。企业管理者要说话算数、办事公正、对事不对人,包括多给奖励、表扬、友谊和关心,尊重、创造好的工作条件和有意义的工作等等。满足个人的要求就能达到激励职工的目的。管理者的任务就在于对于不同的人采取适合其要求的激励因素和激励措施。
7、拆卸旧阀门时,最下部一条螺栓不能拆掉,在旧阀门不离开法兰的情况下安装新阀门,待新阀门能够固定在法兰上时,再将旧阀门拆除,防止抽真空过程中突然漏油,新旧阀门都不在法兰上,造成大量绝缘油泄漏。
(二)激励在人力资源组织实现目标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激励可以把有才能的、各岗位所需要的人吸引过来,并长期为企业所用。
通过激励可以使已经就职的职工最充分地发挥其技术和才能,变消极为积极,从而保持工作的有效性和高效率。
(三)激励对职工提高工效的作用
通过激励还可以进一步激发职工的创造性和革新精神,从而大大提高工作的绩效。
二、激励的原则和过程
人的工作绩效取决于他们的能力和激励水平,即积极性的高低。工作绩效=能力×激励,把组织目标变成每个职工自己的需要,把企业的利益与满足职工个人的需要巧妙地结合起来,使人们积极地、自觉自愿地努力工作。人类生产活动的根本动机是从欲望出发的,如果能正确运用人类欲望的特性,在满足职工欲望的同时,又能实现组织目标,使企业与职工双方受益。
(一)激励的原则
(二)激励的方式
外在的激励方式,包括表扬、奖励、福利、晋升、认可等,而内在的激励方式,包括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责任感、胜任感、成就感等。外在的激励方式能显著提高效果但不能持久,而内在的激励方式过程需时较长,不仅能提高效果,且能持久。激励它要求企业管理者要营造一种组织气氛,对有利于企业利益的采取激励,加大激励数,工作绩效就会显著提高;反之,对不利于企业利益的采取抑制,减少动机系数或消除,使其不愿表现或不能表现某种行为,从而符合企业组织要求。
1.建立健全奖惩制度。
在企业管理中,对生产和各项工作做出成绩和贡献的人和事,给以表彰或奖励,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将会起着促进、引导和榜样的重要作用。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就会引起某种行为。当环境因素对其行为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出现,当其行为受到外部环境阻碍时,这种行为可能性就会降低,甚至消失。奖惩就是根据人的行为这一特点而采取的措施,奖惩它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需求是人的最基本的生理需求。
物质奖励应因劳动者的岗位、劳动强度、贡献大小而异。如果脱离,就会造成劳动者心理上的不平衡,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无差别,严重影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物质奖励应随生产力的提高和人均收入的不同而异。如果奖励工资或加班工资不与责任目标管理、产质量挂钩,仍采用几年前收入的标准进行,奖惩制度的落实将大打折扣。
精神奖励就是对那些在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劳动者,从精神上满足他们的需求。如班前班后会或职工大会上的口头表扬、自尊心、责任心、上光荣榜、出席表彰会、荣誉感、晋升等。满足人的精神生活的欲望,尤其对新知识、新技能,责任感方面,更能激发人们意想不到的伟大贡献。
2.开展好劳动竞赛。
竞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参与市场不可回避的主题。开展劳动竞赛对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参与市场激烈的竞争都有着极其重要作用。如棉花加工企业打造优质机采棉种植、采收、加工基地,树立企业品牌,企业开展三比(质量、进度、效益)活动。各生产线、车间开展质量(异纤率、短纤维含量、纤维长度)、皮棉直接吨成本(电费、燃料费、材料费、人工工资、管理费、保险费)、衣分率、还原率、等级率、亏重率、进度等内容为主的目标考核劳动竞赛活动。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和经营目标做贡献。
(三)激励的程序
要选择适当的奖励办法,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一是了解每个人各种需要的强度,需要的结构,满足需要的方法及需要不能满足时如何做工作。二是对影响个人行为周围环境的分析,以求改进或引导职工适应环境。三是要兼顾组织、团体和个人的利益。四是达成企业目标的同时,满足职工的需求。
三、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开发
作为一个企业或单位的管理者,一个是量的管理,它是用现代的科学方法对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与调配,使人力物力保持最佳比例;另一个是质的管理,即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协调和诱导,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组织目标。在企业内部搞好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企业所有的人力资源为企业的经营目标做贡献。人力资源的开发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不同的人在同样的环境下发挥不同的作用,用人制度的差别是根本原因。
(一)职工的目标与岗位目标一致
一个职工的潜力是否能够发挥或发挥多少,关键取决于是否与其所承担的工作志趣相适合。首先由职工选择岗位,再从选择同一岗位的职工中选择合适的职工来从事该项工作。其次是职工配置之后,管理者应积极引导职工的志趣向所从事的工作靠拢,以弥补人员配置中的不足,它是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只有建立合理的人才内部流动机制,这样才能保证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得以发挥。
(二)职工的能力要与工作要求相吻合
要做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还必须使职工的能力与工作要求相符合,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人尽其才,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一般一个人可以胜任多项工作,但事实上一个人在一个时期内只能占据一个岗位,我们必须权衡利弊合理安排,才能达到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在满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需要的同时使每个人的知识、能力得到公正评价、承认和发挥,并使每个人的知识和能力不断提高,素质不断提高。
(三)努力提高职工的个人努力
一是要建立合理的培训制度,当一个人来到一个新环境中,必须经过一系列的观察学习才能适应。尤其是招聘新职工或更换新工作岗位时,企业都应对其进行岗前应知、应会培训及业务技术知识、技能的培训,明确培训目标,培训内容要与企业发展战略相联系,这是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其目的是提高职工的能力,胜任所从事的工作。二是要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企业的凝聚力强,才能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具有竞争力。组织对个人的吸引力和组织内部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吸引力,不仅与企业外在物质条件有关,而且更取决于内在的共同价值观,它是依靠良好的群体价值观,建立优良的企业文化才能有凝聚力。随着企业及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需求层次的逐步提高,实现以人为中心,用高尚的组织目标、组织精神、组织风气与道德,塑造人才,凝聚队伍。三是要引入竞争机制,合理、公平、制度化的竞争机制有利于良好的企业文化的形成,有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吸引人才,防止人才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