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20年国内森林生态学热点问题综述∗

2015-01-25鲁小珍张晓利

中国城市林业 2015年4期
关键词:生态效益生物量补偿

杨 敏 鲁小珍 张晓利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 210037

近20年国内森林生态学热点问题综述∗

杨 敏 鲁小珍 张晓利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 210037

基于中国知网 (CNKI)的文献检索与分析结果,就近20年来国内森林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作了整理和综述,结果表明,自1994年以来,我国森林生态学研究呈持续增长态势。研究热点集中在碳循环、全球变化与森林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定位研究与大样地建设、生态效益以及3S技术这5个方面。热点问题相互渗透,彼此关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森林生态学研究具有多学科、多层次交叉渗透和注重问题的向导性分析的趋势。

森林生态学,热点问题,文献检索,综述

本研究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为研究平台,对文献资源进行检索并进行基础的统计分析,首先对近20年国内森林生态学的研究热点进行初步筛选,然后结合现今森林生态学的发展趋势以及我们的相关研究,归纳确定热点问题,最后对热点问题进行述评。

1 研究思路与方法

1.1 森林生态学研究整体趋势分析

一个学科其学术论文的发表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该学科的发展趋势,而学科中最为热点的问题一般也是文献发表最集中的领域。为研究森林生态学的学科发展趋势,笔者于2015年1月以CNKI为数据源,选取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进行 “跨库高级检索”。经过初步整理,从1994年1月1日到2014年12月31日,与检索词 “森林生态”精确匹配的文献在 “篇名”检索项中共3 896篇,“摘要”中共10 530篇,“关键词”中共211篇。

综合分析各项检索结果可知,仅从文献数量来看,1994—1997年各项文献检索数量增长比较平稳。1997年以来,各项检索结果快速增长。硕博论文自2012年数量略有下降,但总体数量依然维持较高水平。因此,自1994年以来,我国对 “森林生态”的相关研究总体上呈持续和快速发展的趋势。

1.2 热点问题选取

为了科学选取森林生态热点问题,本文对 “篇名”项下的检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首先浏览检索到的文献中篇名包含 “森林生态”的3 669篇文章,整体上把握森林生态的研究内容,根据相关词汇出现的频率初步归纳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包括生态服务、碳、氮、水、酸沉降、土壤、健康评价、生态效益、生态旅游、响应、气候变化、GIS、遥感、模型、定位、生态站、循环、恢复、经营、过程、生物量等。然后,在 “题名”检索项下,分别 “并含”这些热点词汇进行逐一检索。所有检索词共检索到3 240篇文章,占全部检索结果的83%,进一步确认热点问题。

根据检索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大致可分为以下5类:1)森林生态系统的开发、经营与管理,检索词如生态效益、生态服务、生态旅游、补偿、管理、恢复、健康、经营、安全、可持续。2)物质循环,包括碳循环、氮循环、水循环机制,碳氮耦合作用,以及对物质循环过程的模拟研究,检索词如水、氮、碳、循环、酸沉降、土壤、呼吸、过程、凋落物、模拟。3)生态站建设及定位研究,检索词如生态站、定位。4)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研究,检索词如生产力、生物量、动态、格局、气候、结构与功能。5)3S技术在森林生态学中的应用研究,检索词如GIS、遥感、3S、模型。

根据分类结果,并结合现今森林生态学的发展趋势以及笔者的相关研究,最终选取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全球变化与森林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定位研究与大样地建设、生态效益补偿以及3S技术的应用这5个热点问题进行评述。

2 热点问题

2.1 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

碳循环是连接生物圈与大气圈之间的重要环节,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至关重要,也就成为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的热点之一[1]。

2.1.1 森林生态系统碳贮量

碳贮量为生物量与转换比率 (干物质中碳的比重)的乘积。不同森林植被由于群落组成、年龄结构、林分起源的不同,转换率也略有差异[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物随着物质循环及能量流动得以重新分配到森林生态系统的4个碳库:土壤有机碳库、生物量碳库 (植物碳库)、动物碳库、以及枯落物碳库[3-4]。生物量碳库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蕴含了大量有机碳,通常情况下,生物量和碳之间以0.5进行转换;森林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是土壤有机碳库,其中包括无机碳库和有机碳库2部分 (主要由枯落物、动植物的遗体和排泄物通过腐殖化和非腐殖化作用转变而来的土壤有机质组成)以及一些土壤微生物,国际上转换系数通常为0.58;枯落物碳库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纽带,连接植被碳库和土壤碳库,随着群落、区域的不同,碳贮量差别较大[2-4]。

我国的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贮量研究起步较晚,由于估算方法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研究的结果存在着明显差异。森林植被固定碳贮量的估算方法主要有蓄积量法、生物量清单法、化学反应方程式法、生物量法涡旋相关法、涡度协方差法、弛豫涡旋积累法及遥感方法等[5-7]。全国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我国的森林面积约1.95亿hm2;森林覆盖率20.36%,比上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增加了2.1%;天然林面积1.2亿 hm2;人工林保存面积0.62亿hm2,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大量学者研究发现,碳贮量在最近30年间呈逐渐增加趋势[8-10]。但是中国碳贮量较低,仅占全球总碳贮量的1.2%。与美国和俄罗斯相比,我国的碳密度也处于较低水平。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森林总面积中中幼龄林占的比例为81.94%,在我国森林植被碳贮量中维持了60.24%的比例。森林的质量也不高,其中残次林占了较大的比重,碳积累较少[3,10-12]。

2.1.2 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失汇现象

森林生态系统的净碳收支主要是光合作用等过程的碳获得值与生物呼吸等过程的碳释放值之间的差,差值为零称为碳平衡,为负值表现为碳源,为正值则表现为碳汇[3]。在自然状态下,陆地生物圈与大气圈之间的碳循环保持着平衡状态。每年人类活动向大气中净释放的CO2为7.0 PgC,其中3.3 PgC增加了大气中的CO2浓度,2.0 PgC被海洋吸收,剩下的1.7 PgC的CO2不知所踪,这就是CO2失汇现象[11]。

大量的研究表明,对于北半球而言,全球碳循环中大部分 “去向不明”的CO2[12-14]可能被固定在中高纬度的陆地生态系统 (主要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十分欠缺。

2.1.3 碳氮耦合作用

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原理表明,有机体中碳氮维持一个恒定的比例,不同有机体的碳氮比 (C/N)因其氮含量不同而异[15]。大量实验研究表明,CO2浓度升高由于增肥作用在短期条件下增强了森林的光合能力[16-17],但是氮的供应不足则可能会使这种光合作用的增强受到限制[18]。碳循环与氮循环在叶片水平、整个植物水平和生态系统水平上都表现出密切的联系[19]。但是前人对于陆地生态系统的碳通量和碳贮量的研究和模型更多侧重温度、CO2浓度和水分等这些物理因子的影响,以及生态系统的碳贮量和在气候变化条件下的变化趋势等方面[19-20]。对于氮循环对碳循环的影响研究十分有限。

2.2 全球变化与森林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

2.2.1 全球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1)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分布的影响。气候是决定森林类型 (或物种)分布的主要因素,其中两个最为显著的气候因子是温度的总量和变量以及降雨量[21]。大多数研究者通过比较现有气候条件下森林分布图与模拟的森林类型分布图,得到气候变化对森林类型分布影响的预测,结果显示森林类型将发生大范围的转移[22-24]。 赵茂盛[23]等应用MAPSS和Hm2dCM2模拟了我国未来潜在的植被变化,结果表明,受未来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森林植被带将可能北移。

2)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组成的影响。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组成的影响是通过同一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对温度协迫、水分协迫、物候变化、日照和光强变化等影响因子及其耦合作用的不同反应来实现的[24]。程肖侠[25]等应用FAREAST林窗模型模拟气候变化对中国东北主要类型森林演替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候变暖对东北主要森林类型生长具有不利的影响,导致针叶树种的比例下降,而阔叶树比例会增加;温带的针阔混交林在垂直分布带上产生上移的趋势;气候增暖的幅度越大,变化就会越明显;降水变化使东北森林的水平分布带产生北移的趋势。

3)气候变化对森林生产力的影响。气候变化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相应的温度和降水也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森林的初级生产力。Fang[26]等认为,全国范围内生长期延长是中国森林NPP增加的部分原因。Cao[27]等利用CEVSA模型的模拟估算结果提出,1981—2000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对于气候变化的高度敏感,净初级生产力NPP年际变化与气温变化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但也有研究表明,气候的变化会导致一些区域森林NPP产生下降的趋势,这可能与降雨量减少以及温度升高加速了植被呼吸作用有关[28-29]。总之,由于温度和水分条件变化的复杂性、空间上的异质性,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对森林生产力的影响需要进一步分析主要树种的个体对气候变化的生理生态响应,尤其是长期效应和多因子综合效应研究还需整体性模型的建立和完善,以提高综合评价和预测精度[21]。

4)其他影响。全球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深入而广泛的,随着气候变暖,可能引发倒春寒甚至春季冻害、旱灾、雪灾、火灾、病虫害等森林灾害,影响植物的物候。

2.2.2 森林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反馈机制

全球气候变化与森林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表现出一定的反馈作用[30]。马迪[31]等利用 CCSM(Community Climate System Model)模式3.5版本,对东亚季风区森林覆盖度增加与局地气候的短期变化作了相关研究,模拟结果显示,随着森林覆盖度增加,蒸散作用增加,全年平均气温降低;蒸散增大的同时地表粗糙度增加,使全年平均降水增加;并且地表反照率降低,地表反射短波辐射明显减少。

另外,森林生态系统的变化将对全球碳循环产生影响。森林砍伐导致森林的碳贮量降低,形成的次生林的固碳能力将降低,同时使得温度和水分条件都发生变化,影响土壤碳排放,使得土壤的呼吸作用在许多年内都大于幼年树木的同化作用,森林生态系统则成为碳源[30]。而通过植树造林的方式,就可以增加现有碳库的容积,将大气中的碳通过光合作用更多地吸收储存起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成为碳汇,从而间接地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影响[32-33]。

2.3 定位监测及大样地建设

2.3.1 定位监测

我国的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是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林业局组织领导实施的。我国的第一个森林生态系统生态站是由中国科学院吴征镒先生于1959年在云南西双版纳在组织建立的。到2012年,在国内各典型生态区已初步建设生态站100个 (70个森林生态站、18个湿地生态站和12个荒漠生态站)。中科院已建立42个森林、湿地和荒漠生态站,形成了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CFERN)和中国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 (CERN)。在省级层面上,北京、吉林、四川、新疆、辽宁、河南、云南、甘肃、江西、山西等省 (市、区)也对陆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进行了规划和建设[34]。

随着生态站的逐步发展和长期的观测和研究,各森林生态定位站积累的海量的、格式多样的观测数据急需有效的管理和分析[35],王兵[36]等提出了“数字化森林生态站”的概念,融合多种技术,探索数字化采集、传输、存储和管理15个生态站长期定位观测数据与信息,实现生态站信息的系统化、规范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可视化和共享服务。冯振兴[35]等设计开发了数字化森林生态站系统,实现了生态站的基础数据、空间信息数据、日常管理数据等其他数据的统一标准化管理。随着Internet的高速发展,森林生态定位站走自己的信息化和网络化道路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2.3.2 大样地建设

大面积的森林样地的建立,不仅能提高野外调查的精度,而且大样地的定位研究保证了多样性研究的准确性[37]。目前,已构建的大样地包括:1)8个大于20 hm2样地,分别是北京东灵山20 hm2样地、河南宝天曼25 hm2样地、古田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4 hm2监测样地、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5 hm2监测样地、湖南的八大公山25 hm2样地、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0 hm2监测样地、西双版纳热带雨林20 hm2样地和浙江天童山20 hm2样地;2)若干个5 hm2样地,例如吉林省长白山的白桦林样地、北京市东灵山的辽东栎林样地、浙江省百山祖样地及四川省都江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样地;3)1个15 hm2样地,即广西弄岗15 hm2样地[38]。

2.4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

2.4.1 森林资源核算理论

森林资源核算理论研究工作开展得比较早,主要是对森林资源在客观上存在的以及潜在存在的生态系统的直接及间接的森林资源价值进行核算[39]。本文不做详细论述。

2.4.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

近年来有相当一部分研究者运用不同的评估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对不同区域的森林生态系统的部分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价值评估。1997年,Costanza[40]等利用旅行价值法和意愿调查法,成功地对全球生态系统的17类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价值评价,计算得出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为平均每年33万亿美元。国内许多研究人员参考此案例并结合中国国情进行了相关研究[41-42],对不同区域的森林生态系统进行了部分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43-44]。但是,能够被普遍认同的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目前尚未形成。

2.4.3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生态效益补偿是我国目前正在逐步开展并快速发展的研究领域,包括理论、政策研究层面和实际操作执行层面。森林的生态效益补偿研究工作整体上集中在3个方面:一是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必要性,大量学者已在该层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39]。针对生态效益补偿必要性的研究,学术界已基本达成普遍共识,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需求,有利于解决森林的公共产品特性与其外部经济性[45]。另外,国内大量研究者运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的角度,都在一定程度上针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核心问题和热点问题,论证了生态补偿研究的理论依据及生态效益补偿的本质属性,主要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科斯定理方案、庇古税、环境资源价值理论[46-47]等。二是补偿机制。近年来补偿机制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主要包括对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范围、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的研究。其中,补偿标准是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研究的核心,这关系到补偿的效果和补偿者的承受能力,进而直接影响生态效益补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现今国内学者对补偿标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阶段补偿、差别化补偿标准和补偿标准的估算方法3个方面[48]。三是补偿实践研究。近年来该层面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实践角度,针对某一特定的区域,研究该地区的补偿问题,然后根据具体案例的生态效益及补偿现状提出补偿方案和补偿资金的管理与使用办法。吴水荣[49]等选取密云县的密云水库水源涵养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等效替代法、重置成本法、市场分析法等,对水源涵养林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蓄洪防洪、改善水质等效益进行评价,然后对水源涵养林生态补偿问题进行经济分析。杜小惠[50]测算了九龙江的北溪龙岩段公益林保护对福建省龙岩市国民收入的影响,并从劳动价值学说、生态补偿标准和公益林的公共商品属性以及社会性等方面,探讨解决流域公益林生态补偿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2.5 3S技术在森林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2.5.1 森林生物量估测

马泽清[51]等基于TM遥感影像数据建立了生物量多元回归模型,进而估算了江西千烟洲湿地松林的生物量。徐天蜀[52]利用遥感数据、GIS地形数据以及地面实际调查数据,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估测了森林生物量,效果十分理想。

现在人们利用光学遥感、热红外遥感、SAR微波遥感、高光谱遥感和激光雷达遥感等多种遥感数据对森林生物量进行估算,大大提高了估算的精度和效率,在长期动态连续估算大尺度森林地上生物量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53]。

2.5.2 森林动态变化监测评价

20世纪的后30多年,在地球资源环境的监测与研究中,遥感技术及其与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的集成技术具有大面积同步观测、时效性、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的特点,能够定量、准确、及时地调查地球资源、监测环境变化、评价生态环境及研究全球变化[54]。随着遥感卫星、传感器及多分辨率遥感数据全面发展,3S技术在资源与环境研究、监测和评价的任务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将广泛应用于森林资源清查、森林火灾监测、森林病虫害监测、荒漠化监测、湿地监测、珍稀野生动物资源监测、生态环境评价、灾后恢复评价等方面[55-59]。

3 研究总结

3.1 基本结论

1)基于 CNKI归纳出的森林生态学 “热点问题”涉及多个领域和不同层次。

2)我国森林生态学对上述热点问题的研究整体上呈现总体集中、局部分散的趋势。有关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生态旅游的研究所占比重较大,而其他几个问题则相对较小,也较为平均。

3)森林生态学研究热点问题相互渗透、彼此关联,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我国森林生态学研究具有多学科、多层次交叉渗透和注重问题的向导性分析的趋势。

3.2 森林生态学研究展望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现阶段森林生态学在研究层次和研究范围上有所拓展:

1)研究层次上向宏观与微观两极发展。目前森林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在宏观上已经扩展到生态系统与全球研究,更加强调从森林生态系统水平研究森林动态及发展规律,从大尺度大范围对全球变化、森林生物多样性、生物量和生产力等方面进行概括性研究。在微观方向上,相关学者从分子水平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特别是碳循环和氮循环机理研究受到广泛重视。

2)研究范围的扩展。目前森林生态学研究主要是结合人类活动对生态过程产生的影响,进而从对纯自然现象的研究扩展到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研究。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使得人们对森林的环境效益等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加强了人类的环境意识。

3.3 本研究的局限性

在基于文献检索的森林生态学热点问题归纳与分析中,确认热点问题的主要依据是文献数量和作者的研究领域,这势必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在热点确认的过程中没有很好地考虑到文献的质量及影响因子。其次,作者研究领域内的问题更易于被确认为热点。同时,文献检索实施的时间可能会导致遗漏某些文献,这也会对检索结果造成一定影响。最后,仅仅以CNKI为数据源,可能会导致热点问题不够全面、不够前沿。因此,在后续研究中,解决技术层面上的这些问题并加入国外数据库,对完善以文献检索为基础的热点问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将使热点问题的归纳与分析更全面、更前沿。

[1]刘国华,傅伯杰,方精云.中国森林碳动态及其对全球碳平衡的贡献[J].生态学报,2000,20(5):733-740.

[2]周玉荣,于振良,赵士洞.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和碳平衡[J].植物生态学报,2000,24(5):518-522.

[3]王邵军,阮宏华.全球变化背景下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管理[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5(2):113 -116.

[4]翁友恒,王念奎.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J].林业勘察设计,2010(1):43-46.

[5]王效科,冯宗炜,欧阳志云.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碳储量和碳密度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1,12(1):13-16.

[6]方精云,郭兆迪,朴世龙,等.1981—2000年中国陆地植被碳汇的估算[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7,37(6):804 -812.

[7]方精云,陈安平,赵淑清,等.中国森林生物量的估算:对Fang 等Science一文(Science,2001,291:2320~2322)的若干说明[J].植物生态学报,2002,26(2):243-249.

[8]查同刚,张志强,朱金兆,等.森林生态系统碳蓄积与碳循环[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6(6):112-119.

[9]Pan Y,Birdsey R A,Fang J,et al.A large and persistent carbon sink in the world's forests[J].Science,2011,333(6045):988-993.

[10]吴庆标,王效科,段晓男,等.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植被固碳现状和潜力[J].生态学报,2008,28(2):517-524.

[11]方精云,刘国华,朱彪,等.北京东灵山三种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6,36(6): 533-543.

[12]方精云,朴世龙,赵淑清.CO2失汇与北半球中高纬度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J].植物生态学报,2001,25(5):594-602.

[13]Piao S,Fang J,Ciais P,et al.The carbon balance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n China[J].Nature,2009,458(7241):1009 -1013.

[14]张丽萍.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荒漠植物群落土壤呼吸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07.

[15]Luo Y,Su B O,Currie W S,et al.Progressive nitrogen limitation of ecosystem responses to rising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J]. Bioscience,2004,54(8):731-739.

[16]Norby R J,DeLucia E H,Gielen B,et al.Forest response to elevated CO2is conserved across a broad range of productivity[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05,102(50):18052-18056.

[17]Xu Z.Fingerprinting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forest management within rhizosphere carbon and nutrient cycling processes [J].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2006,13 (5):293-298.

[18]Oren R,Ellsworth D S,Johnsen K H,et al.Soil fertility limits carbon sequestration by forestecosystems in a CO2-enriched atmosphere[J].Nature,2001,411(6836):469-472.

[19]任书杰,曹明奎,陶波,等.陆地生态系统氮状态对碳循环的限制作用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6,25(4):58 -67.

[20]Liu J,Price D T,Chen JM.Nitrogen controls on ecosystem carbon sequestration:a model imple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 to Saskatchewan,Canada[J].Ecological Modelling,2005,186 (2):178-195.

[21]刘国华,傅伯杰.全球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01,16(1):71-78.

[22]Neilson R P.Vegetation redistribution:a possible biosphere source of CO2during climatic change[J].Water,Air,and Soil Pollution,1993,70(1/2/3/4):659-673.

[23]赵茂盛,Ronald P.Neilson,延晓冬,等.气候变化对中国植被可能影响的模拟[J].地理学报,2002,57(1):28-38.

[24]颜廷武,尤文忠.森林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综述[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0(12):70-73.

[25]程肖侠,延晓冬.气候变化对中国东北主要森林类型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8,28(02):534-543.

[26]Fang S,Dingbo K.Remote sensing investigation and survey of Qinghai Lake in the past25 years[J].Journal of Lake Sciences,2003,15(4):290-296.

[27]Cao M,Prince S D,Small J,et al.Remotely sensed interannual variations and trends in terrestrial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1981 -2000[J].Ecosystems,2004,7(3):233-242.

[28]Ciais P,Reichstein M,Viovy N,et al.Europe-wide reduction in primary productivity caused by the heat and drought in 2003 [J].Nature,2005,437(7058):529-533.

[29]朱建华,侯振宏,张治军,等.气候变化与森林生态系统:影响、脆弱性与适应性[J].林业科学,2007,43(11):138 -145.

[30]周广胜,王玉辉,白莉萍,等.陆地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J].气象学报,2004,62(5):692-707,716.

[31]马迪,刘征宇,吕世华,等.东亚季风区植被变化对局地气候的短期影响[J].科学通报,2013,58(17):1661-1669.

[32]王叶,延晓冬.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J].大气科学,2006,30(5):1009-1018.

[33]冯林.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综述[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1):110-115.

[34]毕君,李东洪.河北省陆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体系建设刍议[J].河北林业科技,2012(5):28-30.

[35]冯振兴,陈志泊.数字化森林生态站的构建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07(11):15-18.

[36]王兵,李少宁.数字化森林生态站构建技术研究[J].林业科学,2006,42(1):116-121.

[37]姜萍,叶吉,吴钢.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大样地木本植物组成及主要树种的生物量[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27(增刊2):112-115.

[38]兰国玉.世界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大样地定位研究进展[J].西北植物学报,2007,27(10):2140-2145.

[39]程立平.中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问题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7.

[40]Costanza R.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e capital[J].Nature,1997(387):253-260.

[41]陈仲新,张新时.中国生态系统效益的价值[J].科学通报,2000,45(1):17-22,113.

[42]靳芳,鲁绍伟,余新晓,等.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2005,16(8):1531-1536.

[43]赵同谦.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4.

[44]白杨,欧阳志云,郑华,等.海河流域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J].生态学报.2011,31(7):2029-2039.

[45]陈波,支玲,邢红.中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综述[J].林业经济问题,2007,27(1):6-11.

[46]毛显强,钟瑜,张胜.生态补偿的理论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4):40-43.

[47]廖红.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J].中国发展,2003(3):8-11.

[48]杨希,周圣坤.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597-11601.

[49]吴水荣,马天乐.水源涵养林生态补偿经济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01(1):27-31.

[50]杜小惠.九龙江北溪龙岩段公益林的生态补偿问题[J].林业经济问题,2001,21(1):47-49.

[51]马泽清,刘琪璟,徐雯佳,等.基于TM遥感影像的湿地松林生物量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8,23(3):467-478.

[52]徐天蜀.基于遥感信息的森林生物量、碳储量估测技术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08,33(3):11-13.

[53]张慧芳,张晓丽,黄瑜.遥感技术支持下的森林生物量研究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2007,20(4):30-34.

[54]冯筠,黄新宇.遥感技术在资源环境监测中的作用及发展趋势[J].遥感技术与应用,1999,14(4):59-70.

[55]张增祥.我国资源环境遥感监测技术及其进展[J].中国水利,2004(11):52-54.

[56]黎颖卿,黄宁辉.浅谈遥感在我国森林资源监测中的应用现状[J].防护林科技,2006(4):61-64.

[57]张娜,于贵瑞,赵士洞,等.基于遥感和地面数据的景观尺度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模拟[J].应用生态学报,2003,14(5): 643-652.

[58]高世忠,周万村.森林火灾后生态变化遥感监测评价模型的构建方法研究[J].环境遥感,1996,11(2):116-129.

[59]武红敢,石进.松毛虫灾害的TM影像监测技术[J].遥感学报,2004,8(2):172-177.

A Review on Central Issues in Forest Ecology in China.

Yang Min Lu Xiaozhen Zhang Xiaoli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njing 210037,China)

Based on literature review and analysis using CNKI,the central issues of forestry ecology in china since 1994 were classified and reviewed.Research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the general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forestry ecology by academics in China had kept growing since 1994.The central issues included carbon cycle,interaction between global changes and forestry ecosystem,oriented research and construction of large-scale permanent plots,ecological benefits and 3S technology.These issues are interactively correlated and influenced,which partly reflects a trend that forestry ecology will be an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and focus on problem-driven analysis.

forestry ecology,central issues,literature review,research review

2015-04-27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项目

杨敏,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E-mail:845691655@qq.com

鲁小珍,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E-mail:188089555@qq.com

猜你喜欢

生态效益生物量补偿
基于高分遥感影像的路域植被生物量计算
基于改进k-means算法的可见光通信非线性补偿技术
漫谈生态效益特性
轮牧能有效促进高寒草地生物量和稳定性
不同NPK组合对芳樟油料林生物量的影响及聚类分析
基于西门子VCS的大型五轴机床空间误差补偿
施肥措施对鳄嘴花(Clinacanthus nutans)生物量的影响
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解读补偿心理
离婚时,能否要求家务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