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岳麓书院植物文化初探

2015-01-25何丽波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5年1期
关键词:岳麓书院书院景观

王 茹,谢 丹,何丽波

(湖南农业大学,长沙 410128)

岳麓书院植物文化初探

王 茹,谢 丹,何丽波

(湖南农业大学,长沙 410128)

从植物种类、“书院八景”、书院建筑、书院楹联等方面调查分析了岳麓书院的植物文化,认为岳麓书院的植物景观通过本土植物展示了书院景观的地域特色,并表达了浓厚的书院文化氛围、体现了湖湘文化的价值追求。

岳麓书院;植物;文化

前言

岳麓书院是我国现存较完整的古代著名四大书院之一,它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书院建立之前的岳麓山早有“湖湘第一道场”的麓山寺、“北海三绝”的麓山寺碑、陶侃读书的“杉庵”、道林精舍等文化活动场所,为书院的创办奠定了基础,也表现了儒、佛、道交融的岳麓文化特征[1]。

书院植物是书院自然景观的重要构成要素,它可以为书院提供天然的造景和藏身之所。同时,书院植物也是历代书院建造者人为选择和配植的结果,也可以配合书院建筑营造强烈的书院文化意境[2]。本文旨在通过对书院植物景观的分析,初步探讨岳麓书院的植物文化。

1 植物种类上体现的植物文化

岳麓书院背山依水,东卑西高,规整有序、中轴突出的古建筑群因地制宜而错落有致,林木遮掩。书院内环境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植物种类丰富,植物群落特点突出。初入书院,观其植物选材方面,看似平淡无奇,实则精心搭配,尽显文人“君子比德”的精神思想情怀。营造岳麓书院植物文化氛围的植物种类大致可分为乡土植物、特色植物和文化植物三大类。

1.1 乡土植物种类

书院内有大量湖南地区常见的乡土植物种类,包括香樟(Cinnamomumcamphora)、椤木石楠(Photiniadavidsoniae)、泡桐(Paulowniafortunei)、海桐(Pittosporumtobira)等。

香樟,是樟科樟属的常绿乔木,是湖南地区应用最为普遍的城市绿化树种之一。香樟也是岳麓书院的基调树种,从东方红广场道路两旁到风雩亭周围再转至书院的中轴线上的各个庭院空间和书院的园林部分都大量运用了此种植物材料。香樟是湖南地区的本土树种,生长能力强,树高可达50 m,树龄可成百上千年,岳麓书院内现有的也多为参天古树。由于树大荫浓,香樟生长旺盛之处一般仅有少量的经过自然淘汰后遗留下来的耐荫地被。书院园林内便有几处典型的遮天避地的香樟景观。

书院景观前部,广玉兰(Magnoliagrandiflora)的应用非常多,特别是赫曦台和吹香亭的周边。广玉兰也是湖南地区最为常见的栽培品种,喜阳也比较耐荫,适应性很强。广玉兰花色洁白、花大而香,每年5—7月份开花时,装点得书院庭院内一片片清白素净,再加上清香扑鼻、树姿挺拔,同样深受长沙市民喜爱。

香樟和广玉兰同样为湖南地区的常绿树种,四季常青,经年不凋,且树龄较长,姿态雄伟,树冠开展,符合了湖南人对植物青翠茂盛的审美需求,同时也颇能象征一种长盛不衰、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情操。

岳麓书院中也有树龄达到100年~200年的椤木石楠和海桐。椤木石楠是蔷薇科石楠属的常绿乔木,同样枝叶繁茂、绿意盎然,披针形叶片、枝干上有刺,早春时有绛红嫩叶,初夏白花点点,秋末赤实累累。海桐在风雩亭和吹香亭周围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灌木与上层乔木朴树、广玉兰等搭配使用而相得益彰。其树冠球形,下枝覆地,叶色浓绿而具有光泽,经冬不凋,初夏花朵清丽芳香。这些本土树种在此书院中不卑不亢,在文雅静谧的书院环境中显得低调而朴实,展示书院环境景观的地域特色的同时也与朴实沉静的文化氛围不谋而合。

1.2 特色植物种类

岳麓书院内也有一些景观效果非常突出的、代表着岳麓山地域特色的独特植物种类,例如枫香(Liquidambarformosana)、朴树(Celtissinensis)、粗糠树(Ehretiadicksonii)、尖叶黄杨(Buxussinica)等。

枫香在风雩亭周围和赫曦台东侧的空地以及书院内部的园林部分都有大量的点缀。枫香是典型的一叶知秋的树种,秋风起,枫叶红。每当秋季枫香红叶舒展时,书院内的红叶景观在香樟、海桐等常绿植物的围和之中非常醒目。书院周边层林尽染的自然画布与书院内醒目的朵朵红叶交相呼应,共同营造了书院环境景观独特的张扬、浪漫、祥和的自然气氛。

榆科朴属的朴树在岳麓书院各个庭院之中都运用得的比较多,一进入书院头门,便有两株朴树左右对植,中轴线上从大门至讲堂之间的各个庭院空间现其身姿,风雩亭和吹香亭周围更是遥相呼应。朴树,名字中的“朴”字便显示出读书人应具朴诚奋勉之精神,对于知识应当孜孜不倦地追求和探索。而且书院之中更有树龄百年之上的古树,现已嵌入墙内,俨然与建筑浑然一体。中国古代文人朴实无华的气质和情操,就这样自然的显示出来,不需任何修饰,更未有丝毫的矫揉造作。

紫草科厚壳树属的粗糠树在湖南城市绿化中非常少见,但在岳麓书院中却展示了极好的景观效果。粗糠树位于书院头门前北侧的种植台中,树干黑褐色,叶片翠绿且背附柔毛,冬季落叶,姿态苍劲,与书院白墙交相呼应。春季开花时,花朵白色,浓香,果实成熟时成串状挂满枝头,蔚为壮观。尖叶黄杨属于黄杨科黄杨属常绿灌木,树型饱满,修长的披针形叶片之间更是凸显了株体的秀美纤丽。尖叶黄杨大多种植于书院的庭院之中,粉墙黛瓦的建筑之中映衬尖叶黄杨纤美的姿态,透露着植株清新脱俗的气质,是书院植物中颇具君子之风的种类。

1.3 文化植物种类

书院有大量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植物的应用,如国槐(Sophorajaponica)、柚子(Citrusgrandis)、松、杉、柏、石榴(Punicagranatum)、迎春(Jasiminumnudiflorum)等,让人感受到书院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在岳麓书院中有运用到黑松(Pinusthunbergii)、马尾松(PinusmassonianaLamb )、、罗汉松(Podocarpusmacrophyllus)、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铺地柏(Sabinaprocumbens)等多种不同松、杉、柏的植物。松柏科植物种类素有高风亮节的清誉,是书院园林植物运用的典型。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对松柏类植物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常用松柏来象征坚强不屈的品格,“岁寒三友”中松也是排第一位的。《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后世诗歌也常用松柏象征孤傲耿直的品格。刘禹锡的“后来富贵以凋谢,岁寒松柏犹依然。”也是非常直白的说明了松柏在读书人心目中的特殊地位。

国槐在岳麓书院各处中被大量使用,且树龄较高。国槐古树枝干古朴而苍劲,自古就被奉为“神树”。古人种槐除了获得绿荫之外,还在于讨取吉兆、寄托希冀的寓意,民间很早就有“门前一棵槐,不是招宝就是进财”的俗语。书院与槐树的关联可谓源远流长。自汉武帝设立太学以来,众多学子增加了对书籍的需求,于是在太学旁边的长安城东南角出现了买卖书籍的贸易市场,因为此处多槐树,人称为“槐市”,久而久之,槐市还成为古代士人学术文化交流、互通有无的场所[3]。后来民间又有“槐花黄、举子忙”的谚语,道出了槐树与科举的关联。清河北《文安县志》载:“古槐,在戟门西,清同治十年东南一枝怒发,生色宛然,观者皆以为科第之兆。”说明此时槐树也就成了莘莘学子心目中科举吉兆的象征,并常以槐指代科考,考试的年头称为“槐秋”,举子赴考称“踏槐”,考试的月份称作“槐黄”。如果说岳麓书院里里外外大量的国槐种植既满足了景观绿化的要求,又是书院文化的抽象表现,那么书院二门背后“潇湘槐市”的匾额,则是点明了此处在湖湘地区的书院发展领域以及文化思想领域的特殊地位。

此外,书院庭院中也栽植有柚子。柚子为无患子目,芸香科常绿乔木。树形优美,果实外形浑圆,有象征团圆之意。更重要的是柚子的“柚”和庇佑的“佑”同音和“有”谐音,柚子即佑子和大有之意,故一直被人认为吉祥如意,是除去霉运带来好运势的象征。岳麓书院中的柚子树在作为点点金黄缀其庭院增强景观效果之际,更是代表了读书人能够科举高中的美好希冀。

岳麓书院的多个庭院内都种植有石榴,树姿优美,长势俱佳,枝叶秀丽。石榴因石榴花火红绚烂的外观和美丽的传说显得与众不同,且具有一定文化底蕴而深受人们喜爱。石榴果实则因多籽而具有子孙繁衍昌盛之象。而在岳麓书院的整棵石榴树既有果实又有花,则预示子孙延绵,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文运之意。对于追求功名,汲取知识的读书人来说更是一种积极的勉励与向往。

2 书院景观上体现的植物文化

2.1 “风荷晚香”的植物文化

“书院八景”中的“风荷晚香” 位于岳麓书院入口北侧,景点以一处水体为中心,水中建亭曰“吹香亭”。不管是亭名还是景名,都突出了荷花(Nelumbonucifera)在此处的主题。传统造园中亭与“荷”常常如影随形。“何处消残暑,池荷入夜风。香清衣欲袭,波静月初融。晚景微茫里,函芳淡远中。由来怀茂叔,应许赏心同。”这是清代岳麓书院学生严祜《风荷晚香》中描写的。荷,作为一种传统的庭院植物,一直被文人墨客所爱好,荷的清洁高雅、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岳麓书院建造者在此处种植满池的荷花,也是希望书院的莘莘学子们以荷花的品质自勉,即使走向仕途,亦能自如坚持清雅气度,明哲保身。

吹香亭的门额匾额上有杜荀鹤(唐诗人)的诗句“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四时花”一般指春有迎春(Jasiminumnudiflorum),夏有玉兰,秋有桂花(Osmanthusfragrans),冬天有腊梅(Chimonanthuspraecox),使得全句弥漫着浅浅淡淡、似有若无的香味。另外,此处“四时花”与“三岛客”对应,将此处景点中的水景、亭岛、荷花营造了一股朦朦胧胧的神仙意境,暗示了书院文人坦淡处世的价值观。

2.2 “柳塘烟晓”的植物文化

“柳塘烟晓”景点位于书院入口的南侧,与“风荷晚香遥相呼应”,而且从岳麓书院的现代交通关系上,此景更能作为书院景观的入口引导空间。从字面上,“柳塘烟晓”主要是表现清晨薄烟轻笼之间垂柳(Salixbabylonica)姿态婆娑、清丽潇洒、蔓绕池塘的场景。这里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幽然清净的意味,符合书院独特的气质。柳与“留”谐音,古人折柳相赠有“挽留”之意。戴柳“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则有愿春色长留人间,永葆青春的意思,表明出勉励读书人珍惜春光的良好愿景。

2.3 “桐荫别径” 的植物文化

自风荷晚香的黉门池畔登高而上,经文庙北侧通往爱晚亭的那条曲径即是“桐荫别径”,据说因路旁梧桐(Firmianasimplex)树成荫而得名。罗典受聘为岳麓书院山长之初,因见书院周围空坪隙地,荒芜杂乱,即进行整治,因地制宜,修塘插柳,依山布桐,修缮成“绿荫夹道”之境,“易成阴而可荫”,是为“桐荫别径”。古代文化中认为“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诗中用凤凰和鸣,歌声飘飞山岗;梧桐疯长,身披灿烂朝阳来象征诗人的品格高洁美好。现代虽然只有稀疏几棵桐树,但山林别径之间的梧桐的寓意不减,与书院结合一方面发挥了青桐高洁美好品格的象征之意,也表达了书院读书人“梧桐栖凤”的美好寓意。

2.4 书院楹联中的植物文化

岳麓书院讲堂正面悬挂有一副出自冯友兰撰写的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沅生芷草澧育兰花”,表达了深刻的书院文化与植物文化的主题。“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对联原本为书院大门的名联,典出《左传》“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和《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意为楚国乃人才辈出之地,岳麓书院更是英才齐聚之所。“沅生芷草,澧育兰花”则出自屈原的《楚辞》“沅有芷兮澧有兰” 。 兰花姿态秀美、幽香清远,被誉“国香”,但中国人爱兰不只是在于其香,更在于其高洁之质。孔子以“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比喻品行德养俱佳的人,以兰象征坚定向上的人格。芷草与兰花一样生于幽雅僻静之处,芷,本作“茝”。澧,本作“醴”。特指生于沅澧两岸的芳草,后世用以比喻贤能之人的高洁品质。经过屈原诗篇的渲染后来逐渐用“芷兰”以比喻高洁、美好的人或事物,屈原本人还被冠以“兰花花神”的美誉。同时也比喻做优秀的子弟,如“芷兰玉树”。在这里特指岳麓书院出了很多高洁的人才,同时也是优秀人才的培养基地。冯友兰的这副对联将兰花和芷草与书院学子的品格、书院的厚重的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寓意深远、令人钦佩。

2.5 其他景点的植物文化

拟兰亭位于书院中轴线尾端上的御书楼庭院,与汲泉亭南北相对。此处位于岳麓山清风峡向山脚的延伸地带,既是书院地势的最高之处,又在山麓峡谷清水蜿蜒之中形成独特的静谧清雅。兰花自古被誉为高洁、典雅的象征,被称为君子之花,拟兰亭以“兰”命名,更是借兰花的植物文化凸显了此处的文化氛围,将传统植物文化与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表现出来。

爱晚亭是今天岳麓山的知名景点,但古代八柱重檐,顶部覆盖绿色琉璃瓦,攒尖宝顶,内柱为红色木柱,外柱为花岗石方柱,天花彩绘藻井,蔚为壮观。唐代诗人杜牧曾写过“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之词句。爱晚亭的特色植物是红枫,红枫的叶形优美,颜色鲜艳,枝序整齐,层次分明,错落有致,树形美观。适逢岳麓山的秋季,纷纷落落的红枫点缀在墨绿的岳麓山上,颇有一种独特的风味。同时,枫叶的红火,也表达这书院学子对仕途的憧憬之情。

除了前面分析的“风荷晚香”、“柳塘烟晓”外,岳麓书院的书院八景之中还有“桃坞烘霞”、“花墩坐月”、“竹林冬翠”都与书院植物景观紧密相联。用桃树比喻书院桃李芬芳、名扬天下,用竹子鞭策学子培养高风亮节、刚正不阿。

3 讨论

3.1 本土植物展示了岳麓书院地域景观特色

岳麓书院周围环境的植物种类几乎全部为乡土植物,香樟、椤木石楠、海桐、山茶(Camelliajaponica)等构成了书院最为主要的植物景观[4],枫香、朴树、粗糠树、尖叶黄杨也让岳麓书院展示出与万松书院等其他地区的书院植物景观明显的差异[5]。书院正是通过这些植物景观展示了书院独特的地域特色,使之成为岳麓书院环境景观与其他地区书院中特色最鲜明的景观构成部分。

3.2 岳麓书院的植物景观是书院文化的载体

书院内大量松、杉、柏、国槐、柚子、竹类、石榴等典型的传统文化植物的应用表明了书院注重植物景观视觉效果的同时,也重视植株背后的文化含义,并通过植物文化暗示书院场所的功能作用、文化认同和精神价值。此外,书院八景中大部分景点都与植物景观密切相关,更加说明了植物景观在整个书院环境景观中的突出效果。从植物品种文化到植物景观文化,无不体现了书院建造者将植物景观作为书院文化的载体,让它们为书院营造自然苍翠景观效果的同时,更增添了书院“葱茏佳气、杞梓多材”的人文气息。

3.3 岳麓书院的植物景观表达了湖湘文化的追求

通过以上分析得知,岳麓书院的植物文化中有两种明显的价值趋势,一类是鞭策学生“梧桐栖凤”“芝兰玉树”,争做社会优秀人才的积极进取态度;另一类是“风荷晚香”“花墩坐月”的重在培养学子高洁品性和文人情怀。本文认为,这与屈原、贾谊、曾国藩、左宗棠等与湖南有关的历代名人品性息息相关,可以说,岳麓书院的植物文化同样表现了“经世致用”和“开放创新”的湖湘文化。

[1]朱汉民,邓洪波.岳麓书院史话[M].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3-6.

[2]谢丹,赵梓娟,刁小淇,等.岳麓书院植物景观分析[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3, 39 (S1):54-57.

[3]百度百科.槐市[EB/OL]. [2014-12-16].http://baike.baidu.com/view/1345911.htm?fr=aladdin.

[4]何丽波,赵梓娟,谢丹.岳麓书院与湖南农业大学绿化植物调查与分析[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3,32 (2):49-52.

[5]张倍倍.杭州万松书院植物景观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1.

AStudyonthePlantCultureofYueluAcademy

WANG Ru,XIE Dan,HE Libo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128,Hunan,China)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lant culture in Yuelu academy from the aspects of plant species, eight attractions,buildings,couplets and so on.The authors finally concluded that the Yuelu academy's plant landscape demonstrated its geographical features by using native plants,the plant landscape also reflected the strong feeling of cultural atmosphere and showed the value of the pursuit of Hunan Culture.

Yuelu academyp;Plant;culture

2014—12—05

2014—12—16

王茹(1991—),女,安徽舒城人,现就读于湖南农业大学园林专业

何丽波:通讯作者,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风景园林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园林工程、园林史。

S 718.3

A

1003—6075(2015)01—0037—05

10.16166/j.cnki.cn43—1095.2015.01.011

猜你喜欢

岳麓书院书院景观
岳麓书院
景观别墅
朵云书院黄岩店
走在全面现代复兴大道上的岳麓书院
火山塑造景观
Portal gas in neonates;is it always surgical? A case report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岳麓书院举办己亥年祭孔大典
白鹿洞书院记
春天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