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音像资料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5-01-25巩前文

中国林业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音像概论资料

巩前文 林 震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北京 10008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着重大作用。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真正发挥其实效性、实践性和针对性,就必须做到以学生为本[1],贴近学生的学习特点、思想实际和认知习惯。由于高校思想政治课概念多、观点抽象,与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有一定的差距,很难找到共鸣点,教学中存在着“三低”现象,即到课率低、抬头率低和参与率低,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程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要让学生“来得了、听得进、学得好”,就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思路、教学方法上大胆创新。为此,笔者基于教学实践,探讨了如何把历史音像资料运用于“概论”课教学中,以提高教学实效。

一、历史音像资料在“概论”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历史音像资料指的是通过视频或声频等载体,对事件进行完整记录的信息资源。历史音像资料能够客观真实地记录历史的发展过程,记录一个囯家及地区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与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变迁状况,也是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见证,是为后世留下的宝贵财富[2]。“概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4门核心课程之一,独具特色。如“概论”是一门“论”的课程,而不是“史”的课程[3],重点要讲清楚“为什么”,而不是“是什么”。因此,历史证据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历史音像资料作为证据之一,对“概论”课程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历史音像资料的应用能提升教学内容的生动性

在“概论”课中,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的阶段性理论成果。它既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同时又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实践性。但是,目前部分高校的“概论”课程仍是采用一份讲稿、一支粉笔再加一张嘴的“一言堂式”的教学形式,很多教师授课仍是照本宣科,缺乏讲授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学生听起来没有兴趣[4]。

在教学内容中,适当加入一些历史音像资料,能有效提高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如在讲授“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内容时,笔者给学生播放了3分钟的历史音像短片《农业高级社发展一哄而上 造成过急过快后果》,通过这个短片,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偏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带来的后果。历史音像资料的真实性、生动性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历史音像资料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概论”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到课率、抬头率和参与率”是增强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保障。历史音像资料能够充分利用人脑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有研究发现,人脑的两个半球是不对称的,左侧大脑半球偏重于语言功能,右侧大脑偏重于感觉和视觉,两个半球在功能上既有不同,又有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制约[5]。传统教学法,只偏重于文字的讲授,没有注意到视觉的作用。人的大脑有专门的听觉区和视觉区,而相交区则成为联合区域,单纯的听觉训练和单纯的视觉训练不如视和听结合所起的作用大。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通过大量实验证实:人的视觉感知率为83%,听觉为11%,嗅觉为3.5%,触觉为1.5%,味觉为1%[6]。因此,集视听为一体的历史音像资料,能把各种知识信息融合在视听当中,作用于学生的大脑,大脑的联合区域综合整理出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可以强化学生记忆,增加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历史音像资料通过再现历史可以培育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

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观,是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通过“概论”课程的讲授要让学生树立起历史唯物主义观。因为人类社会历史是不以研究者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人们研究历史,探索社会规律,必须要从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出发,用详细的材料,分析社会历史的各种发展形态,揭示其内在联系,得出相应的结果,避免脱离历史条件的空谈蛮干。因此,在讲授中国社会进程中发生的一些历史事件以及出现的决策时,需要给学生讲清楚决策制定的背景是什么,只有站在历史的背景下分析历史事件的经验和教训,才能避免出现脱离历史客观实际去分析问题的现象,才能真正做到“前车之辙,后车之鉴”。如在课上给学生播放歌曲《映山红》,让学生了解熬过“夜半三更”,挺过“寒冬腊月”,才迎来的革命胜利是多么的不易,是先辈用鲜血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又如通过播放《苏联亡党亡国启示录》,使学生了解更多苏联亡党亡国的原因和教训,居安思危,让学生树立起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二、历史音像资料在“概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要发挥历史音像资料在“概论”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需要授课教师提高对历史音像资料的辨别、处理和合理运用的能力,课程所采用的历史音像资料所传递的信息具有较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能引起学生更大的兴趣和注意力,诱导学生在情感上和行动上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一)精心选择历史音像资料,提高资料的信度

网络上的历史音像资料非常丰富,有官方的、也有民间制作的;有国内媒体拍摄的,也有国外媒体拍摄的。但是,由于受不同制作者的出发点及自身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影响,历史音像资料传递的信息差异性较大,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历史音像资料时应更加精心,尽可能选择可信度高的音像资料。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使用历史音像资料的来源有以下几个途径:①文献纪录片。重点选择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央电视台等权威机构和媒体制作的文献纪录片,如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伟人周恩来》《新中国重大决策纪实》《邓小平》等等。②历史专题片。因为史实都发生在过去的历史时期,很少有历史录像可供使用,所以历史专题片解说词变得尤其重要。解说词语言要精练、有概括性、客观而又不带任何个人的感情色彩。如《大国崛起》《丰碑》《黄山风云》等等。③电影故事片。电影故事片由于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原型进行的文学创作,所以尽量选择与官方历史记载较为一致的影片作为教学资料,如《井冈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等等。④红色歌曲视频。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选择老版本的红色歌曲视频,选择能展现时代精神风貌的歌曲,如《映山红》《十送红军》《三大纪律 八项注意》《南泥湾》等等。

(二)用心编辑历史音像资料,增强资料的精度

“概论”课程教学需要的是内容浓缩、精彩、有趣、可信度高的历史音像资料。历史音像资料要服务于教学内容,不能实行简单的拿来主义,需要用心编辑加工音像资料,在不失历史原貌的前提下,使音视频内容更为浓缩,更为精彩有趣。

教师首先需要对视频的质量进行选择和把关。对于有些内容与课程贴切,但拍摄画面模糊不清,声音小且难听清楚的音像资料要果断舍弃,这样的历史音像资料在课堂教学中完全提不起学生的兴趣,甚至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对教学不仅没有帮助还会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教学中应用的历史音像资料应具备视频画面清晰、声音清楚的特点,有较好的视觉和听觉效果,这样的历史音像资料才可以应用到教学中。

其次教师应选择内容精彩、有趣的历史音像资料。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结合文字内容,对已有的音像资料进行加工、编辑,要体现出内容浓缩、问题集中、表述清楚的特点。教师可采用现代计算机音视频编辑处理技术,对视频源进行切割、合并,通过二次编码,生成不同的新视频。可采用会声会影、KK 录像机、视频编辑专家等容易上手、简单易行的软件进行操作。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音视频资料时间长度控制在3分钟以内较为合适,时间太长会使学生因视觉疲劳而失去观看兴趣,时间太短又会意犹未尽,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应有的教学效果。

(三)精心安排历史音像资料的应用量,提升资料的效度

虽然历史音像资料应用于“概论”课程教学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但也不是音像资料运用得越多越好,而是需要把握好历史音像资料与课堂教学效度之间的关系。

首先,历史音像资料要与教学内容高度相关,且历史音像资料的应用能更加突出教学内容,使历史音像资料让教学内容更为具体化。历史音像资料可以作为教学内容的背景介绍,使教学内容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变得更容易理解;有时历史音像资料作为教学内容的延伸,可以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例如,在讲“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时,笔者给学生播放了2分钟的纪录片《粮食问题拉起红色警报 毛泽东提出统购统销》,再现了当年生产力低下,食品短缺的残酷现实,在此背景下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短片,学生了解了历史背景,才能对课程内容快速地理解和掌握。

其次,教师在历史音像资料播放前,应充分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观看音像资料。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提出几个相关问题,并要求学生在观看历史音像资料后对问题展开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这样运用历史音像资料既能使教学内容和音像资料更好地结合,又能让学生有目的观看,提高了历史音像资料的运用效果。例如,在讲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内容时,笔者给学生播放《三千票证见证“计划经济时代”下老百姓的生活》《新中国日记之粮票见证计划经济的转型》两部纪录片,播放前,笔者给学生提出了3个问题,包括计划经济体制的利与弊是什么,计划经济是否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是否意味着不再需要政府调控。通过观看视频资料让学生思考选择什么样的经济体制与坚持什么样的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用历史事实告诉学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方向。

三、历史音像资料在“概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在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概论”课程的讲授中,笔者适当地应用了历史音像资料,为了评估应用效果,在课程结束后,组织授课班级的学生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参与座谈的学生对“概论”课堂中应用历史音像资料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历史音像资料的使用使教材内容更为具体,更容易理解,学生也更愿意来上课。二是历史音像资料有图像、有声音,冲击力更强,尤其是当学生听课产生疲劳时,播放历史音像资料,能够有效找回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听课兴趣。三是历史音像资料中大量历史事件的背景介绍,使学生逐步把自己置身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思考问题,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如学生举例在观看《粮食问题拉起红色警报 毛泽东提出统购统销》历史音像资料后,更能理解为何不能片面地否定计划经济,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计划经济能够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四是历史音像资料延伸了“概论”课堂的教学。学生普遍反映,课后一般不会看教材,但是愿意花时间看老师推荐的历史音像资料,尤其是一些纪录片,提供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加深了对国情的了解,培养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情结,起到了显著的教育作用。

四、强化历史音像资料在“概论”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建议

教学实践表明,在“概论”课程教学中,合理应用历史音像资料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有效改善政治理论课学生“到课率低、抬头率低和参与率低”的“三低”现象。为此应强化历史音像资料在“概论”课程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一)建设历史音像资料分享的官方公共平台,保证历史音像资料的权威性和易得性

发挥历史音像资料在教学中的突出作用,最为重要的是保证能够获取并选用的历史音像资料可信度高,避免非正规渠道获取的资料歪曲事实,误导学生。因此,迫切需要建设一个历史音像资料分享的官方公共平台,满足所有人能够方便、快速、免费获得官方收集整理的真实准确的音像资料。在历史音像资料官方公共平台的建设中,应重视历史音像资料的整理工作,将各种类型的历史音像资料进行分类处理,按类型进行保存,做到历史音像资料全面、分类清晰,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

(二)借助历史音像资料创新“概论”课程的教学方式,但要运用适度

形式上看,应用历史音像资料虽能减少教师的讲授时间,但事实上,历史音像资料不是简单地植入,要在课堂上科学合理地穿插历史音像资料需要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历史音像资料进行挑选、加工、编辑。尤其是时间较长的纪录片,要认真观看,才能选出最关键的对课程教学有帮助的部分。要避免长时间给学生播放历史音像资料,否则会使课堂教学从教师满堂灌的极端走向视频播放满堂灌的另一个极端,造成学生的反感。从实践经验看,每堂课播放的音像资料时间一共不能超过15分钟,最好控制在10 分钟以内,让学生保持新鲜度和兴趣度,从而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历史音像资料课上观看与课后观看相结合,推进“概论”课程教学的延伸

由于课堂教学有时间限制,很多历史音像资料无法在课堂上完整播放,而有些音像资料只有完整观看后才能更为深入地了解一个历史背景,或者一个历史事件。因此,要做好历史音像资料课上观看和课后观看的结合,课上重点观看画面冲击性强、观点突出的部分内容,而完整音像资料可以放入一个公共平台,如教学网站、公共邮箱等,作为课后作业布置给学生课后自行观看。这样一方面起到对课程内容的延伸,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信息,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起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学生课堂上观看历史音像资料是受教学内容的驱动,而课后观看音像资料能够以自己的视角思考更多历史和现实的问题,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概论”课程的可能性。

[1]徐文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教学的实施及注意问题[J].中国林业教育,2013,31(1):69-72.

[2]张芳.关于提高“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教学实效的几个问题[J].嘉兴学院学报,2002(11):283-285,282.

[3]胡丽英.论新媒体环境下历史音像资料档案的保存与利用[J].才智,2013(20):337.

[4]胡子祥.“毛泽东思想概论”教学一定要与时俱进[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08-110.

[5]曹京波,张彤,马越涛,等.大脑半球的分工与协同[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8):143-145.

[6]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意义[J].教育研究,2002(4):39-43.

猜你喜欢

音像概论资料
广西金海湾电子音像出版社
广西金海湾电子音像出版社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与人文情怀的结合
An Exploration of the Theme in “Paste” by Henry Ja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