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特色校园文化的探索与实践——以福建三明林业学校森林校园文化建设为例

2015-01-25黄云鹏陈基传罗玉萍

中国林业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林业森林

黄云鹏 陈基传 罗玉萍

(福建三明林业学校,福建三明 365001)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校风和精神面貌。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的品牌和亮点,正是认识到校园文化的重要性,福建三明林业学校以建设“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为契机,结合学校实际,构建了富有特色的森林校园文化,突出了文化育人的功能,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品位,全面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水平。

一、构建特色校园文化的背景

(一)“森林校园文化”概念的提出

2013年6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的《进一步突出生态文明教育》中提出:“作为生态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农林院校应结合自身优势,突出办学特色,创新培养模式,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一步突出生态文明教育。”[1]作为林业院校,培养林业行业人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福建三明林业学校从实施“文化强国”和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需要出发,提出了构建“森林校园文化”的设想,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福建三明林业学校地处被誉为福建省“绿色宝库”的三明市,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拥有非常丰富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在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的背景下,学校借助校园背依国家森林公园文笔山,面朝闽江支流沙溪河的地理特点,遵循“抓内涵、创特色、树声誉”的办学宗旨,在环境建设中融入森林文化内涵,营造浓厚的森林校园文化,使之成为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并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目前,学校已建成了闽台森林生态文化园、格氏栲森林人家、植物园、文笔生态旅行社、动植物标本室、园林之窗、百米文化长廊、“展望”水培系统工程等,“森林校园文化”的魅力在学校办学改革发展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

(二)“森林校园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词义广、涵盖面大的概念,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人类社会在一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基础上进行的创造精神财富的活动成果。如科学、文学、艺术的创造活动及其产品;二是传播这些精神财富的活动及其手段,如学校教育、广播、电视等;三是一定时代与社会的各民族或阶级,在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传统、风俗、生活方式等[2]。

“森林校园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它是指以森林和校园为背景的一种文化现象和精神表述。它包含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物质层面上的内涵是指“森林校园文化”的背景或载体,如森林树木、校园草坪、苗木花圃、园林景观等,这是“森林校园文化”的前提和基础;精神层面上的内涵是指森林美学、森林文化、森林美育、哲学启示等,简单说是“森林校园文化”的理念和精神。“森林校园文化”因理念和精神而存在,并通过森林生态、树木花草、环境保护、森林生态意识为主题的诗文、绘画、音乐、摄影、人物传记、文化艺术节、社团活动、网络媒体等中介借以传达。

二、构建特色校园文化的探索

依托“福建省科普教育基地”“福建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闽台森林生态文化园”“格氏栲森林人家”“植物园”等平台,学校积极开展“森林校园文化”的理论研究,深入挖掘“森林校园文化”的底蕴,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广辟宣传途径,不断提高对“森林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使“森林校园文化”的意识深入人心,形成爱林、务林、护林的育人氛围。

(一)以“务林人”精神引领校园文化

对一所学校来说,完善的办学设施固然重要,但校园文化同样不容忽视,校园文化的核心就是学校精神。福建三明林业学校地处林区、山区,建校宗旨是为林业基层培养骨干人才,当毕业生来到生产、建设、管理领域的第一线时,首先要具备的是吃苦精神,这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个永恒的理念。因此,福建三明林业学校深入挖掘学校的历史文化底蕴,凝炼校园文化,提出了“吃苦、协作、奉献”为内容的“务林人”精神,并将其作为核心校园文化。它不仅与建校以来广大师生艰苦创业、默默无闻、团结奋斗的精神相契合,也是学校不断发展的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

在“务林人”精神引领下,学校建立了“厚德、笃行、精技”的校训,形成了“德与能并重,知与行共进”的学风,制定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立足林业,面向农村、面向林农、面向林区,坚持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绿色海峡两岸建设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办学方向,树立了“成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示范,提高质量的示范和办出特色的示范”的办学愿景,设立了以“圆形、树、书、绿色”为主要元素的文化标识,重新整理了校歌。经过精心提炼而成的“森林校园文化”,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思想引导,熏陶了情感、磨练了意志、塑造了人格,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大力建设“三大文化基地”

1.森林文化教育基地

学校在教学楼、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礼堂、学生食堂及校园主干道两侧及宣传栏等区域,张贴宣传标语和摄影、绘画、书法、诗文等作品。教学楼、图书馆区域以荣辱观内容和优秀校友风采展示为主;学生活动中心、校礼堂区域以宣传民族精神内容和校园文化活动为主;学生食堂以提倡勤俭节约和弘扬时代精神为主;校园主干道两侧灯柱广告牌及宣传栏以宣传生态文明知识、科学创新精神、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内容为主。让学生随时随地身处森林文化的氛围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熏陶。

2.森林文化实训基地

中职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进行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之外,其人文修养、道德操守、职业素养等则要通过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才能达到所需境界。学校把行业、企业、职业等要素融入校园文化,借鉴和吸纳优秀企业的价值观、战略目标、经营理念等精神文化,把企业所崇尚的创新意识、诚信观念、竞争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服务理念以及敬业创业的精神融入学校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学生课堂中,丰富校企合作内涵。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让企业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让先进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渗入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逐步具备企业的安全意识、生态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及职业道德素质。

3.森林生态文化科普教育示范基地

学校依托闽台森林生态文化园,积极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及交流活动。在校园内建成行知路、森林小屋、名人雕像、读书亭、文化石、水培系统、闽台茶艺馆等形式多样、动静结合的景观;在校园主干道一侧建成百米科普文化长廊,主要展示学校建设“森林校园文化”的成果以及学生优秀科普作品等;在道路两旁种植名、特、优树种,构建优雅、宁静的森林校园氛围,实现校园的“绿化、美化、香化、彩化”,同时加强植物园建设的力度和校园绿地的种植与养护,让师生体验“人在园中走,如在画中行”的意境。

(三)切实落实“四进”,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1.森林文化进入教材

学校结合地域经济发展和当地的生态特色,针对福建“绿色宝库”的森林文化特点和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的发展需求,利用本地域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综合林业中职学校学生身心的发展水平,编写了体现当地实际、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森林文化》。

2.森林文化走进课堂

学校将“森林美学”“森林文化”等课程纳入德育课程,旨在教育学生学会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生态学知识,并能运用生态原理开展初步的生态实践,培养学生从事科学活动所必需的基本素养、意识和方法。

3.森林文化融进校园活动

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学校将森林文化融入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中。一是以植物园、教学林场、森林人家等校内资源为考察对象,让学生调查校园植物的种类、生存状况及生活习性等并挂牌标注;二是利用校外丰富的森林资源,以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等形式,让学生走进各大森林公园,考察三明地区的生态环境。

4.森林文化进驻网站

以校园森林文化网页为载体,学生兴趣小组活动为支撑,师生共建校园森林文化网页,用科学、和谐的网络生态文化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格、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学校还组织学生在校园网上开展以“森林文化”为主题的写作活动、书画比赛、摄影比赛、生物标本图片展示等各类活动,让森林文化深入人心,提升森林文化的影响力。

(四)积极培育森林文化产业

1.校企联合开发特色森林文化产品

校企合作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所在,传承和创新校企文化则是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3]。福建三明林业学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借助校企合作的平台,从森林观赏、森林健身、森林特色纪念品和养生食品等方面,开发出具有当地特色的森林文化产品,以提升学校“森林校园文化”的品位。如与企业联合制作银杏、金线莲等微型盆景,推广无土栽培、水培系统景观工程;开展药用植物研究,积极研发生产黄精茶、黄精酒、草珊瑚茶、金银花茶、金线莲茶等系列养生产品。

2.开展森林文化旅游

依托福建三明林业学校成立的三明市文笔生态旅行社,大力开展森林文化旅游的同时,也为森林生态旅游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实习与就业平台;集科普教育、休闲度假、健身疗养为一体的格氏栲森林人家丰富了森林生态文化内涵,树立了森林生态旅游的品牌形象,成为了学校开展森林文化科普教育的一张名片。学校作为“福建省科普教育基地”“三明市科普教育基地”,积极开展“走近森林”科普教育活动,在“森林人家”各园区内设置森林生态文化宣传牌,全方位开展科普教育宣传活动,定期组织师生深入“森林人家”开展户外拓展训练、社会实践及科普夏令营等活动,让学生在融趣味性、启发性和体验性于一体的活动中受到教育。

(五)以森林文化活动提升生态意识

1.成立“森林校园文化”研究会

学校聘请林业行业、学校、企业有关专家组建了森林校园文化研究会,积极挖掘学校森林文化的底蕴,深入开展森林文化内涵的研究,合理规划“森林校园文化”活动方案,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促进了“森林校园文化”的建设。

2.开展森林文化宣传活动

学校借助现有的现代林业技术、园林技术、森林生态旅游专业的技术人才和专业实训基地,成立了插花、植物修剪、野生动物保护等学生兴趣小组,并借助爱鸟周、世界环境日、世界森林日、国际湿地日、森林文化年等契机,到市区、乡村开展森林文化宣传,让全体师生在体验森林生态、享受森林生态的同时,增强参与生态建设的意识。

3.举办“森林校园文化”艺术节

学校每年都举办“森林校园文化”艺术节,包括四大类文化活动:一是书画、演讲、朗诵、生态科普知识竞答等竞赛类活动;二是森林浴、艺术插花、户外拓展训练、教学林场采果、闽台茶艺馆茶艺表演、植物园探险等体验类活动;三是生物标本展、“森林校园建设”摄影展、师生书画展等展示类活动;四是利用校园的科普长廊、宣传栏、广播等载体开展宣传类活动。通过上述各项活动让师生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中理解森林文化的内涵,体验森林文化的魅力,强化森林文化的意识。

三、构建特色校园文化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森林校园文化”的构建要彰显人文特色

在“森林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应特别注意学校文化的独特性,这个独特性强调的是每所学校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体”,鲜明的文化特色,是学校的魅力所在。学校的办学历史、优良传统、校风学风、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发展方向、区域特点等都应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依据和内涵要素。基于此,“森林校园文化”的建设,应从林业院校的行业办学特点和人才培养方向出发,挖掘森林文化底蕴,开展与学生年龄、专业、价值观相适应的文化活动,才能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在教书育人中的作用。

(二)“森林校园文化”的构建要突出行业办学的特色

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充分体现职业性、专业性,体现教学行为导向与企业岗位相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校园文化必须和学校林业类主打专业或骨干专业特点相结合,必须和行业办学特点相结合。在与行业岗位对接的同时,还与企业文化对接。校园文化建设既要考虑到地域的特点、学校的特点,又要考虑到企业的特点,文化的理念、活动、口号、服装等,应体现精神文化的内涵。职业学校只有将企业文化理念和管理方式引进学校,才能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而富有职业教育特点的校园文化模式。

四、构建特色校园文化的成效

(一)建成了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近年来,随着百米文化长廊、生态文化墙、园林之窗、水培植物系统工程、石山公园、行知路、感恩文化石等一个个文化景观的建成,校园文化环境得到优化。走进校园,空气清新,环境优雅,充分体现出“校在林中,林在校中,校在园中,人在画中”的美好意境,这就是福建三明林业学校建设“森林校园文化”产生的魅力。师生在优美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激发出热爱学校、热爱自然的情感,增强了师生对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兴趣,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二)获得了丰硕的校园文化成果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不懈努力,“森林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2012年学校被福建省教育厅、林业厅、共青团福建省委授予“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成为全省中职学校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学校。同时还获得了“保护野生动物宣传优秀组织奖”“爱鸟护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橄榄绿青年志愿服务队被三明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学雷锋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的荣誉称号。学校编著的校本教材《森林文化》,已由中国林业出版社正式出版,为林业类职业院校特别是农林类中职学校学生及广大市民提供了生态文明教育指导教科书,为弘扬生态文明做出了贡献。

[1]刘月秀.进一步突出生态文明教育[N].人民日报,2013-06-27(7).

[2]张明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7.

[3]席东梅.校企合作 文化对接 职业教育思与行[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8):89-91.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林业森林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安徽省巢湖市老年大学校园文化 硕果飘香
land produces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