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期胃癌CT表现与其组织分化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2015-01-25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影像科江苏南京210017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影像科(江苏 南京 210017)
单 华
进展期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病死率在我国位居恶性肿瘤第一位。进展期癌是相对早期癌症而言,其主要包括中期癌症与晚期癌症[1-2]。其发生发展过程目前尚未得知[3]。随着CT技术的发展,多层螺旋CT被广泛的应用于胃癌患者的术前评价[4]。本研究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的CT表现和患者组织分化程度进行相关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入的8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所有患者经活检显示为进展期胃癌,其中男52例,女30例,年龄56~75岁,平均年龄(67.5±4.25)岁。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进展期癌症的患者;所有患者都要有病史资料,病史资料中完整记录患者的个人资料以及各项生化指标;年龄在18周岁及以上的患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病理分型不明确患者;临床资料不全的患者;精神疾病患者。
1.3 诊断标准病理学诊断标准组织学分型按WHO分类标准(2000年)[5]将进展性胃癌分为息肉型(癌变发生在胃腔内并凸出进行生长,主要形态有息肉状、蕈伞状、结节状、乳头状及菜花状等。有糜烂、溃疡状,肿瘤基底较宽,浸润不明显有清楚的界限,生长缓慢并较晚发生转移)、溃疡型(癌瘤表面形成明显溃疡,并在其边缘有明显有明显隆起,有明显界限、局限并无明显像周围浸润)、浸润型(癌瘤在胃壁处像各层弥漫性浸润生长,黏膜面肿块隆起不明显,未形成深溃疡。黏膜有完整或小溃疡、糜烂状,胃壁增厚变僵硬,黏膜不平无皱襞或皱襞变不整,胃腔缩小,其浸润能够累及全胃呈弥漫浸润型,可以为全胃弥漫浸润或革囊胃及局限浸润或革囊胃);根据分化程度将进展性胃癌分为高分化癌、中分化癌、低分化癌。
1.4 病理检查采用胃镜检查、X线、手术所见以及实验室检查等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经内镜活检或手术切除得到病理标本经10%的福尔马林液和梯度乙醇脱脂,用石蜡包埋,切成厚度月4~6mm的片状,用苏木精染色并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1.5 CT检查82例患者禁食6h后,于肌肉注射20mg654-2,并服1000ml温水,10min后仰卧,在吸气未屏气时对胃部进行CT检查(GElightspeed-16多层螺旋CT机,电压120kv,电流360mA,扫描厚度5mm,间隔5mm)。高压且3ml/s注射欧乃派克(通用电气药业有限公司,300mg/ml,100ml),25s后为扫描的动脉延迟期,35s为静脉期(最大强化期),1min为平衡期。将所监测数据进行1.25mm薄层重建。其中浆膜表面粗糙,脂肪之间界限不明确表现为浆膜受侵阳性。淋巴结大于5mm变现为阳性。
1.6 统计学方法文中数据均采用SPSS17.0版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对比采用卡方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进展期胃癌CT检查分类进展型胃癌根据CT肉眼形态可以分为以下三种,8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中息肉型9(10.98%),溃疡型10(12.20%),浸润型63(76.83%),总体准确率98.78%(χ2=13.12,P=0.002),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1,图1-3。
2.2 不同分化程度表现CT显示8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中高分化32(39.02%),中分化26(31.71%),浸润型24(29.27%),总体准确率84.15%(χ2=11.29,P=0.003),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2,图4-6。
2.3 CT表现与组织分化关系将CT表现与组织分化关系进行统计,并进行Pearson分析表明进展期胃癌患者肿瘤厚度(χ2=12.35,P=0.003)、淋巴结转移(χ2=9.64,P=0.004)、强化差值(χ2=13.26,P=0.002)与组织分化程度有关(rs=0.46,P=0.003),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研究结果见表3。
3 结 论
由于现代人饮食方式以及生活状态的改变,肿瘤发生率逐年升高,据统计老年人中接近5成存在不同程度胃癌,67%以上的患者经病理学检查被确诊为进展期[6],且以男性居多[7]。结合充气和充水的多层螺旋CT成像可以对胃癌的术前分期进行准确的评价[8],本文选取我院近两年8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对患者进行CT检查,分析进展期胃癌患者的CT表现和患者组织分化程度进行相关性。
表1 CT表现与患者形态关系
表2 CT表现与不同分化程度比较
表3 CT表现与组织分化关系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8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中息肉型9(10.98%),溃疡型10(12.20%),浸润型63(76.83%),总体准确率98.78%;CT显示8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中高分化32(39.02%),中分化26(31.71%),浸润型24(29.27%),总体准确率84.15%。通过对进展性胃癌患者进行CT检查可知,CT检查具有很高的准确性,比较准确的诊断患者的胃癌类型及分化程度,可以看出,CT检查结果和患者的临床分型和分化程度具有一致性。将CT表现与组织分化关系进行统计,并进行Pearson分析表明进展期胃癌患者肿瘤厚度、淋巴结转移、强化差值与组织分化程度有关,具有统计学意义。肿瘤厚度是评价肿瘤的一个重要表征[8],进展期胃癌患者的胃壁变厚,不同分化程度的肿瘤厚度不同,经CT检查肿瘤厚度与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进展性胃癌主要依靠淋巴结转移而转移[10],因此淋巴结转移越严重代表患者的胃癌分化程度越大。强化差值主要与血管丰富程度有关,差值越大表明血管丰富、杂乱,而肿瘤组织内血管就呈现杂乱、不规则现象[11]。胃癌淋巴管侵犯者实质期强化明显高于无侵犯者[12]。因此,强化差值能够很好的表示肿瘤分化程度。所以,低分化易出现淋巴结转移,强化差值小。
有研究表明,胃癌发病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性差异,世界胃癌高分布区主要在东亚、东南亚地区。在东亚一些国家,尤其是我国,胃癌的相对发病率每年都在上升[13-14]。而胃癌治疗的临床证据表明,胃癌治疗的预后与诊疗时的分期有关[15],所以对患者进行CT表现和患者组织分化程度分析,为患者治疗和预后提供理论依据,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能够准确的评价进展期胃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操作简单。进展期胃癌患者的CT表现和患者组织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图1息肉型。图2 浸润型。图3溃疡型。图4 高分化。图5 中分化。图6低分化。
1.刘爱群.胃癌组织中FAF1蛋白表达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研究[J].重庆医学,2011,40(22):2213.
2.吕静.APE-1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胃癌的关系[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9):3313.
3.路春华,盛修贵.宫颈癌相关干细胞的研究进展[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3,20(4):317-320.
4.RoccoA,Shcnad L,Chen J,etal.Loss ofFHIT Protein expressioncorrelateswith diseaseprogression and poordifferentiation in gastriccancer[J].CancerResClin Oncol,2013,129(2):84-88.
5.HamiltonSR,AahonenLA.World Health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Tumours.Pathology andGeneticsofTumoursofthe DigestiveSystem[M].Lyon:IARC Press,2000:38-39.
6.HigashiH,YokoyamaK,FujiiY,etalEPIYA motifisamembranetargetingsignalofHelicobacter pylorivirulencefactorCagA in mammaliancells[J].BiolChem,2011,280:23130-23137.
7.叶民峰,陶锋,徐关根,等.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2013,51(5):396-399.
8.刘静红,刘伟,李智勇.多层螺旋CT成像对胃癌的术前评估[J].中国CT和MRI杂志2010;(4):69-71.
9.季加孚.我国胃癌防治研究三十年回顾[J].中国肿瘤临床,2013.40(22):1346-1348.
10.岑朝,王超,周喜汉,等.百色市胃癌发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4.21(3):178-182.
11.石岩岩.幽门螺杆菌毒力因子致胃癌机制的研究现状[J].中国肿瘤.2011,11(7):649-651.
12.任军,殷信道,黄文斌等.初步探讨胃癌多层CT三期扫描与肿瘤组织分化及瘤内微淋巴管侵犯关系[J].中国CT和MRI杂志2011;9(2):38-41.
13.叶民峰,陶锋,徐关根,等.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2013,51(5):396-399.
14.陈志峰,宋国慧,侯浚,等.磁县1988-2007年食管癌和贲门癌发病分析[J].中国肿瘤,2011,20(4):262-265.
15.KawaguchiK,YashimaK,KodaM,et al.Fhitexpressioninhuman gastricadenomasandintramucosal carcinomas:correlation withMlhlexpressionandgastricphenotype[J].BrJCancer,2011,90(3):672-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