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东县生猪产业发展的四大推动因素

2015-01-24王爱华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12期
关键词:如东如东县养猪业

王爱华

(如东县家畜改良站,江苏如东 226400)

浅析如东县生猪产业发展的四大推动因素

王爱华

(如东县家畜改良站,江苏如东 226400)

江苏省如东县与周边县(市)相比并无养猪业特别优势,经过若干年发展如东县却成为江苏省母猪饲养第一大县,养猪业从农民的一门副业跃升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本文阐述了如东县政府及农牧主管部门在推进养猪业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做法,分析了服务体系建设对养猪业增产增效的促进作用,认为富有特色的生猪品种改良、配合饲料推广、流动体系与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为如东农民养猪致富提供了保障,是如东农民长期积极养猪的根本原因,也是推动如东生猪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生猪 产业发展 推动因素

江苏省如东县,地处南黄海之滨,面积1 840km2,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20世纪80年代中期如东县生猪栏存量仅40万头左右,能繁母猪栏存量不足5万头,而2013年全县生猪栏存已发展至162万头,其中,能繁母猪栏存达23.9万头,母猪饲养户达10.7万户。2009年,如东县生猪与苗猪产业被列为江苏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

近30年来,与周边地区一样,如东县包括乡镇企业在内的工业以及第三产业同样得到较快发展,如东县养猪业同样经受着一轮又一轮行情与疫情的双重冲击,然而如东县养猪业不但没有萎缩,反而不断发展壮大,以至成为江苏省母猪饲养第一大县,养猪业也从农民的副业一跃而成为如东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笔者经调查思考认为,有钱可赚是如东农民发展养猪业的内在动力,当地政府、部门对养猪业的重视以及提供的出色服务则是如东农民养猪致富的强大保障;富有特色的生猪品种改良、配合饲料推广、生猪流动体系与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构成了如东养猪业发展的四大支撑,是推动如东养猪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

1 生猪品种改良

20世纪80年代初期如东县生猪生产水平落后,1头上市重60kg左右的肉猪饲养期接近1年,生长1斤毛猪需要5斤以上粮食,老百姓是“养猪不赚钱,回头看看田”。80年代中期以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为突破口的生猪品种改良促进了如东生猪生产性能的不断提高,增强了如东生猪与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打破了如东农民猪难卖的历史困局,养猪效益的日益提高调动了当地农民养猪积极性,奠定了如东生猪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

1.1 人工授精技术

30年持之以恒抓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如东县是江苏省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普及面最广、持续时间最长、年供精量最大的县,是江苏省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的一面旗帜。如东县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的主要做法:一是抓种公猪饲养设施建设。如东县家畜改良站先后3次搬迁改造,种公猪饲养设施不断改善,过去的开放式猪舍转化为目前封闭式猪舍,尤其控温装置的应用将夏季猪舍内温度控制在26℃以下,避免了高温季节精液质量波动。目前改良站拥有3个种公猪饲养基地,总占地面积28亩,种公猪饲养能力达350头,年生产供精能力达80万份。二是抓国外优良瘦肉型种公猪引进,始终保持品种的先进性。如东县先后从浙江、上海、北京、山东等地种猪场引进长白、大约克、杜洛克等优良种猪,近几年特别注重优良新品系引进,在猪场选择上从一般性猪场转向国家级核心育种场,在种猪选择上从依靠外貌选择向经过性能测定方向转化。三是抓精液生产质量。加强种猪科学饲养管理,积极试验应用先进饲料配方,注重种猪运动,严格执行兽医卫生制度,饲养员实行定期驻场制度,制定了严格的精液采集、检测、稀释、分装、运输、保存等操作规程,岗位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四是抓精液配送网络建设。如东县实行统一供精,边远乡镇距家畜改良站80多km,为此依托乡镇畜牧兽医站在全县建立猪精液配送网点30多个,每天早晨通过公交车或小轿车将精液发送到各网点,每个网点配备了精液检查与保存设备,养殖户可以在10km范围内到供精网点顺利获取精液。五是抓输精技术培训。猪人工授精推广初期,如东县将乡镇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分流人员、社会公猪饲养人员等进行培训并组成500多人的专业输精员队伍,养殖户通过电话等方式向所在镇畜牧兽医站报情,输精人员随即登门为母猪输精服务。2007年实施国家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后,针对部分输精员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输精技术不高的实际情况,如东县组织输精人员集中培训,对理论考试与实践操作考核合格的220多人发给“输精技术等级证书”,规定只有取得等级证书人员才能参加生猪良种补贴项目输精工作,以此促进社会输精人员业务技术提高与服务态度的改善。近年来针对二元母猪需要通过反复压背手段判断输精适期的实际,考虑到与工作量大、服务范围广的专职输精员相比,母猪养殖户更有利于通过压背判断输精适期,更有利于在第一次输精后6~8h再重复输精一次,因此大力培训养殖户输精。目前全县自己输精的母猪养殖户达4.5万户,超过总养殖户40%以上。

1.2 按照市场需求不断调整母猪品种结构

在重视父本体系建设的同时也注重母猪品种改良。如东县生猪品种改良大致经历了二元杂交、土三元杂交和洋三杂交3个阶段。1985~1994年为二元杂交阶段,主要鼓励农民饲养优良地方品种梅山母猪。县农牧部门兴办了如东县梅山猪原种场,专门繁育梅山母猪向社会供种,并通过签订包收包销协议将一部分规模较大的母猪饲养户纳为梅山猪特约繁育户,通过一系列努力,如东县很快实现了“母猪地方良种化、公猪外来优质化、商品猪杂交一代化”的要求。1995~2005年为土二元杂交阶段。开始动员农户从长梅二元杂交后代中选留优秀个体留种,用大约克精液配种,生产大长梅三元杂交商品猪。为推广二元母猪,曾从昆山等地调进2000余头大梅二元母猪分发到全县8个镇12个村饲养,通过这样的示范作用进一步加速了全县二元母猪发展进程。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上海农科院赵方根同志指导如东用皮特兰公猪与梅山母猪杂交生产皮梅二元母猪,这种母猪全身被毛黑色,嘴端和四肢末端毛色为白色,尤其在面部有一特征性白色斑毛,有利于农民对种猪的识别与选择。由于杂交母猪吸收了皮特兰的高瘦肉率优点,又吸收了梅山母猪的繁殖力强、母性好的优点,因此不仅母猪受到养殖户喜爱,而且与长白或大约克杂交生产的“两洋一土”商品猪受到普遍欢迎。目前如东县皮梅二元母猪占栏存母猪的70%左右。2005年前后如东县有一部分规模猪场饲养长大二元母猪,与杜洛克猪杂交生产杜长大“洋三元”,从此如东县进入土三元与洋三元并存发展阶段。

由于生猪品种结构不断作适应市场需求的调整,如东县优质商品猪始终保持着强大市场竞争力,猪好销,价格高,效益好,如东生猪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2 配合饲料推广

与落后的品种一样,有啥吃啥,将饲粮甚至青草煮熟调成稀粥状喂猪的传统养猪方式,不仅影响猪的生长速度,而且饲料转化率大大下降。以南通正大饲料为代表的猪全价配合饲料在如东的全面推广,实现了如东养猪史上养殖方式的革命,多年积极推动的“三改(改单一料为配合料、改熟喂为生喂、改水喂为干湿喂)”新养殖方式因为配合饲料的推广带动而成为现实,为如东优质生猪生产性能的充分发挥提供了可能,也为养猪业的增产增收和生猪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南通正大企业落户如东,开启了全价配合饲料喂猪新时代。1989年由于招商引资原因正大集团在如东投资兴办了以配合饲料生产为主体的南通正大公司,公司按猪不同生长阶段生产出仔猪料551、552,中猪料352、肉猪料555等系列全价配合饲料,并通过广告宣传、培植示范、低价试用、建立销售网点等手段促进饲料的推广应用。同时如东县农牧主管部门也迅速将配合饲料应用作为一项养猪新技术进行推广,并列为乡镇畜牧兽医站年度目标管理考核重要内容,乡镇畜牧兽医站将任务指标分解给承包兽医,利用其与千家万户联系的优势,宣传到户、指导到户、送货到户,经过1年多时间努力,全县配合饲料推广村组普及面达100%,户普及面达90%以上。

巴大等饲料企业相继兴起,希望、嘉吉、普瑞纳等品牌饲料陆续打入如东市场,形成如东配合饲料推广应用不可逆转的形势。正大饲料在群众抱着试试看心理状态下悄然推开,让养猪户尝到了甜头,巴大等品牌饲料则为养殖户在饲料质量、价格等对比上提供了可能,各种饲料的有序竞争使养殖户拥有了更多选择、得到更好的服务、购买到更优惠饲料产品,也使如东养猪业应用配合饲料达到空前水平。

配合饲料的普及应用加快了猪生长速度,提高了饲料报酬,进一步提高了农民养猪效益和发展养猪业的积极性。

3 流动体系建设

卖猪难曾经是困扰如东养猪农民的一道难题。以市场带动型为模式的生猪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如东生猪产业的发展,引领了如东生猪流动体系建设,催生了农民经纪人队伍,破解了农民卖猪难的困局,为如东农民养猪效益的提高和生猪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如东生猪品种改良取得成效,生猪产业迅速发展,可是农民猪难卖矛盾日渐显现,尤其生猪行情低迷年份更加突出。在县委、县政府关心下,1995年如东县成立了以生猪流通为主要目的的县畜禽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建立了三个直属的日成交千头以上的仔猪批发市场,培育从事生猪流动的农民经纪人达2000多人,以“市场+经纪人+农户”运营模式将优质仔猪生产基地的农户与公司联系在一起,公司严把仔猪“品种、质量、检疫、司磅、价格”五大关,带动全县20多个仔猪批发市场规范经营,将如东优质仔猪源源不断输往全国各地。不仅如此,一批农民运销户经过数年磨炼也从农民经纪人角色逐步转化为全县生猪流动的骨干企业负责人。过去农民卖猪要找捉猪的、运输的,运到几十公里外未必能卖掉,即使卖掉也未必有好价钱,自从如东畜禽公司成立后,农民一个电话就能招来多名经纪人,经纪人的竞争不仅使农民的猪不愁卖,而且还能卖上好价钱。

4 畜牧兽医体系建设

没有一支稳定高效的兽医队伍,就不可能有畜牧业生产的健康发展。以体制改革为切入点的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是如东畜牧兽医工作特色与亮点之一,为如东畜牧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和动物疫病防控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是保护生猪健康、促进农民致富和推动生猪产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30多年来如东县进行了2次实质性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兽医体制改革。1983年第1次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将原有的县、乡、村三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为县乡两级管理体制,通过考试考核精简分流了一部分村级兽医人员,对吸收进入乡(镇)畜牧兽医站人员分批送畜牧兽医学校培训以提高业务素质。乡(镇)畜牧兽医站将全乡(镇)畜牧兽医服务工作划分为若干承包片,由兽医实行经济技术承包,兽医人员的工资待遇与目标工作考核结果和收取的承包服务费紧密挂钩。与此同时县农牧主管部门推动“乡镇五有文明畜牧兽医站”建设,对各镇防疫、检疫、畜牧生产、站务管理等工作实行目标管理考核,管理人员的工作待遇与县考核结果挂钩。第1次兽医体制改革初步理顺了兽医管理体制关系,明确了工作职责和要求,人员的分流保障了一线工作人员的基本生活待遇,经济技术承包制的推行,有利于奖勤罚懒,促进了服务工作的改善,充分调动了广大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积极性。2008年第2次兽医体制改革,如东县将原有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为驻镇畜牧兽医站和镇动物医院两部分。驻镇站由财政拨款,负责疫病防控与监管工作。动物医院为民营非企业性质,实行自收自支,工作人员全部纳入国家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负责辖区动物医疗、阉割等工作,同时协助驻镇站防疫检疫工作。兽医体制的第2次改革进一步理顺了兽医执法与技术服务关系,分工更加细致、职责更加明确,重点更加突出,尤其创新性地建立与发展动物医院,延续稳定了畜牧兽医服务队伍,解除了广大养猪户“猪难养”后顾之忧,为养猪业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1]黄锡全.如东县生猪产业特点及加快发展的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8,(1):17.

[2]吴至琼.浅析发展生猪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中国畜禽种业,2014,(8):91-92.

王爱华(1964—),江苏如东人,本科,高级畜牧师,研究方向为生猪品种改良与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

猜你喜欢

如东如东县养猪业
A Cool Journey
The First Lessons
2022年养猪业或将迎来“大变局”
如东县洋口港实验小学教师作品
环保风暴下,如东小棚模式北上之路该如何走?
2020年养猪业盘点
如东对虾高产火出圈了!看如东养虾人如何凭实力出名
A Harvest season.
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降低了猪蓝耳病对养猪业的影响
2018: 全面决胜小康关键之年与养猪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