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疗法治疗腰肌劳损
2015-01-24还剑东还昊天
还剑东 还昊天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224006)
腰肌劳损为慢性腰部软组织劳损的统称,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不断上升之势。笔者运用生姜擦法配合推拿、TDP治疗腰肌劳损,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均为我院2010~2013年推拿门诊患者,100例,临床诊断均依照《推拿学》教材诊断标准[1]。100例患者中男70例,女30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1岁;病程最短1h,最长4d;左侧腰部疼痛51例,右侧腰部疼痛49例。
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腰肌劳损的诊断标准。①有长期腰痛史,反复发作。②一侧或两侧腰骶部酸痛不适。时轻时重,缠绵不愈。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③一侧或两侧骶棘肌轻度压痛,腰腿活动一般无明显障碍。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20~60岁。③病程2周以上。(4)VAS积分一般无明显障碍。
排除标准:①疑有或已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者。②骨关节结核、骨髓炎及膀胱疾病等引起的腰痛者。③诊断不明确的脊柱损伤伴脊髓损伤者。④患严重的心、肺、脑、血液系统疾病及糖尿病患者。⑤施治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⑥曾经接受腰椎手术治疗和腰椎畸形者。
治疗方法
1.推拿治疗。
(1)循经按揉:患者俯卧位,医者站于一侧,先用㨰、按揉法沿两侧膀胱经由上而下往返施术3~5遍,用力由轻到重。然后用双手拇指按揉肾俞、腰阳关、大肠俞、八髎等穴,以酸胀为度,并配合腰部后伸被动运动数次。
(2)解痉止痛:医者用点压、弹拨手法施术于痛点及肌痉挛处,反复3~5遍,以达到提高痛阈、松解粘连、解痉止痛的目的。
(3)调整关节紊乱:患者侧卧位,医者面向患者站立,施腰部斜扳法,左右各1次,再取仰卧位,双下肢屈膝屈髋,医者抱住患者双膝作腰骶旋转,顺、逆时针各8~10次,然后作抱膝腰16~20次,以调整腰骶关节。
(5)辅助治疗:功能锻炼,加强腰背伸肌锻炼,如仰卧位拱桥式锻炼,俯卧位的飞燕式锻炼,早晚各1次,每次各作20~30下。有利于腰背肌力的恢复。
2.生姜擦。
(1)操作部位:腰部(足太阳膀胱经:从肾俞、志室到次髎、秩边)。
(2)操作器具:生姜块(事先将生姜切成块,大小适宜,以便于操作为准)。
(3)操作:推拿后患者取直立位,双手扶床,微屈腰部,使腰部皮肤稍绷紧,要求使擦拭部位仅出现皮肤潮红、散在出血点痧象。施术每日1次,共治疗10d。
(4)补泻:参照推拿补泻原则,顺者为补,逆者为泻。
3.TDP治疗。对患侧局部予TDP照射20 min,以局部皮肤潮红不致烫伤为度。每日1次,共治疗10d。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拟定标准。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公式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痊愈:腰痛等症状体征积分减少≥95%,腰部活动自如。显效:腰痛等症状体征积分减少≥70%但<95%,腰部活动不受限。有效:腰痛等症状体征积分减≥30%但<70%,腰部活动改善。无效:腰痛等症状体征积分减少<30%,腰部活动无改善。
结果:100例患者经10d治疗,痊愈81例,显效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痊愈率81%。
讨论
腰肌劳损是一种以腰部疼痛、功能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主要症状的疾患,属于中医学“腰痛”“筋伤”“痹证”等范畴。中医认为本病主要的外因有感受外邪、外伤迁延、慢性劳损;主要的内因是气血不足、肝脾肾亏虚等。西医学认为腰肌劳损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腰部脊柱周围的韧带、筋膜、肌肉、脊柱关节突间关节滑膜(小关节滑膜)等软组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损伤后,出现炎症、粘连、纤维化,这些病变刺激、压迫神经末梢和营养血管,导致局部循环、代谢障碍。由于代谢产物积聚与炎性物质的产生,进一步导致了以腰痛为主症的系列临床症状。从经络学说而言,委中为膀胱经穴,足太阳主筋所生病,加之“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可通调足太阳经气而散风寒之邪,是为“腰背委中求”;肾俞、命门、关元俞补肾培元、舒筋活络;大肠俞、腰阳关祛寒除湿、疏通经络。生姜含挥发油,具有促进外周血液循环、解表发汗、抗炎、镇痛的功效[2]。通过局部摩擦可直接刺激皮肤而起作用,发挥活气血、通经络、增强微循环的作用,达到扶正祛邪治病止痛的目的,且其缓解疼痛作用快。生姜擦法刺激体表经络,使腠理开泄、祛邪于表,达到疏通经络、排毒祛瘀、宣通气血,从而调节脏腑经络气血之阴阳平衡。将生姜擦法与推拿有机结合,共奏壮腰培元、扶正祛邪、舒筋活络之功,达到协同强化的作用,明显提高了中医治疗该病的疗效。由此可见生姜擦法联合推拿、TDP治疗腰肌劳损,确有协同强化的作用,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1]俞大方.推拿学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19.
[2]卓大宏,董岳琳,潘静江,等.中药临床应用[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75: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