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琳琪从脾肾论治痛风探微

2015-01-24刘铃燚张琳琪

中国民间疗法 2015年5期
关键词:运化肾虚痛风

刘铃燚 张琳琪

(1.河南中医学院,郑州450000 2.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障碍所致血尿酸增高的疾病。临床上以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发作和痛风石形成为特点,甚者可致关节畸形、急性梗阻性肾病、尿酸性肾结石和痛风性肾病。导师张琳琪教授从事中医内科教学、临床及科研工作近30年,对痛风的中医药治疗独具匠心,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师学习,深受教诲,现就张琳琪教授治疗痛风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湿热瘀阻,脾胃受困

我国古代医家对痛风的明确认识始于宋元时期。朱丹溪《格致余论》云:“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水,或立湿地……寒凉外搏,热血得寒,寒浊凝滞,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阳也。”[1]中医学认为本病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或平素过食海鲜及肥甘厚味,酿生湿热痰浊,阻滞气血,血停为瘀,湿聚成痰,日久生热,湿热痰瘀互结,复与外感之邪相合,闭阻经络,流注关节所致,属本虚标实证。《内经》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2]。脾主运化,运化精微而升清;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而降浊。脾升则健,胃降则和。患者如素体脾胃虚弱,加之饮食不节,易致脾胃失和,升清降浊失司,水湿运化障碍,湿邪留滞体内,留注四肢关节,郁而化热,湿热痹阻经脉,致关节红肿热痛,功能障碍。脾主四肢,湿性下趋,痛风好发于四肢远端关节,尤多发于第一跖趾关节。辨证属中医“热痹”范畴,张琳琪教授提出本病病机为湿热瘀阻,脾胃受困,病至后期可致肾虚精亏,骨疏正伤。

肾虚精亏,骨疏正伤

痛风患者病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日久可损伤脏腑气血功能,尤肾虚精亏最为常见。张琳琪教授提出湿浊为标,正虚为本,肾虚精亏为发病关键。肾主骨生髓,主藏精,司开合,为先天之根,脾主运化,布化水谷精微,为后天之本。脾肾亏虚,水液失运,日久气血运行障碍,使气血痰湿集聚关节经络而发病。脾肾精虚血亏,骨失所养,髓空骨疏。

分期辨证,标本兼顾

痛风有急、慢性之分,急性者夜间突然发作,第一跖趾关节为好发部位,其次为手足其他小关节和踝、足、跟、膝、腕、肘等部位。根据五行的相互关系,脾土与肾水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素问》云:“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2]。

痛风急性发作期起病急,以关节红肿,夜间加重,活动痛甚为主。张琳琪教授认为本病的发生湿为主因,湿虽为阴邪,如恣饮酒热,或恣食膏粱厚味,或疲劳等,可使湿从热化,湿热内蕴,痹阻经络而发为本病。治疗宜清利湿热,佐以活血通络,急则治标缓解疼痛,重用白虎汤伍以薏苡仁、猪苓等清热利湿,便秘者加大黄、芦荟泻下通利。

痛风缓解期可见关节红肿热痛减轻或消失,活动改善。轻者可见关节疼痛消失,重者则偶有关节隐痛或肿胀难以消退。张琳琪教授认为本期热毒虽解,但湿邪未除,湿性黏滞,痹阻关节,缠绵难愈,本期治疗宜缓则治本。治疗原则以益气健脾,兼以利湿化浊,方可标本兼治。常在临证中喜用健脾益气之黄芪、山药、炒白术之属,意寓脾气健旺以助肾气充沛。

预防调摄

张琳琪教授在临证处方时指导患者少摄入助湿生热、肥甘荤腥及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膏粱厚味、海鲜、酒类尤其是啤酒等,嘱患者平素多食健脾利湿之品,适当运动,避免不良情绪;多饮水,使每日尿量保持2500~3000mL;多食碱性食物,蔬菜、水果属碱性食物,碱性环境可提高尿酸盐溶解度,利于尿酸排泄;保持大便通畅,以使湿热邪毒自体内排出,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还应积极治疗其他慢性病如糖尿病、肥胖症等疾病,以防止恶性循环。

体会

张琳琪教授认为痛风急性发作期在清利湿热的同时,配以益气健脾之法以标本兼治;而在缓解期应以益气健脾为主,清利湿热为辅,因脾气健旺以助肾气充沛。强调审证求因,辨证论治,治病求本,可使得脾胃健运而湿热自除。同时,张琳琪教授强调痛风患者应注意饮食宜忌,少食高嘌呤食物,做好医患配合,方能药到痛除。

[1]朱震亨.格致余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有限公司,2005:24.

[2]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538,326.

猜你喜欢

运化肾虚痛风
被痛风症“缠上”,如何科学进食
痛风的治疗
“肾虚湿瘀”理论下的慢性肾脏病中医证候学研究
痛风:改善生活方式防复发
痛风患者怎么吃才健康
“赶走”肾虚
透视“肾虚综合征”
从《黄帝内经》认识脾的作用
湿气重可以游泳吗
妇科肾虚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