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风活血汤治疗缺血性中风
2015-01-24郭春雨
郭春雨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8000)
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之一,其中尤以缺血性中风最为常见。据报道,缺血性中风约占全部脑血管疾病的70%左右[1]。缺血性中风起病急,病情重,易留有脑和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故而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芪风活血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缺血性中风患者45例,其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42~69岁,平均54.3岁;病程1~7d,平均3.6d;合并高血压病者29例,2型糖尿病者15例,高脂血症者22例,冠心病者10例。
西医诊断标准[2]:①急性发病;②症状和体征:口角流涎,吞咽困难,半身麻木不遂,小便失禁,言语不清,口眼歪斜,症状可持续数小时以上;③存在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亦可见全面的神经功能缺损;④脑CT或脑MRI可见梗死病灶;⑤排除出血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其他病变。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3]。气虚血瘀证:半身肢体麻木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能言语,面色淡白,心悸气短,倦怠乏力,可有自汗出,小便仍频,或遗尿,大便溏薄或失禁,舌质淡暗,舌苔白腻,脉沉细弱。
治疗方法
常规治疗:给予降低颅内压、脱水、抑制血小板聚集、营养脑神经、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同时根据患者的合并症情况,给予积极控制高血压、降血糖、降血脂等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芪风活血汤治疗,药物组成如下:黄芪50g,防风5g,赤芍20g,川芎15g,当归20g,地龙15g,牛膝15g,鸡血藤20g,红花7g,桃仁10g,僵蚕10g,炙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取汁200mL,分早晚2次温服。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治疗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4]。临床痊愈:生活能基本自理,半身不遂、言语障碍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消失,可自行行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显效:生活可部分自理,言语转清,患侧肢体功能恢复至2级以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有效:生活不能自理,但言语障碍、肢体不遂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好转,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好转,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不足18%。
结果:本组45例患者,其中临床痊愈14例(31.11%),显效22例(48.89%),有效6例(13.33%),无效3例(6.67%),总有效率为93.33%。
讨论
随着我国生活习惯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人口的老龄化趋势,使得我国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较以往明显升高,给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带来严重的威胁。在缺血性中风发病后,应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以提高治愈率,降低中风后遗症的发病率。
中医学认为缺血性中风属于“中风”范畴,其病因病机涉及风、气、火、痰、瘀及虚等六个方面。笔者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中风的发生虽有各种实邪为患,但总以“虚”为发病前提。如因年高体弱,正气亏虚,或劳累过度,或房事不节,或饮食失宜,或因外邪侵袭等,导致体内气虚,气虚导致气血不和,气虚不能推动血液运行,血行不畅日久成瘀,瘀血又可加重气血阻滞,瘀血阻于脑府脉络,气血不通,发为中风,可见肢体不遂,言语不清、口眼歪斜等症状。由上可见,中风以气虚为本,瘀血为标,总属本虚标实之证,故在治疗上应以益气活血化瘀为主。自拟芪风活血汤中,遵王清任“补阳还五汤”之意,重用黄芪为君,大补元气,气虚得补,可推动血液运行,脉络畅通;用防风以驱散表邪,黄芪得防风之力则功效愈著,二者一攻一补,取相须相得之意也;伍以赤芍、当归、鸡血藤、红花、桃仁、川芎、牛膝等大队活血化瘀药物,可使瘀血祛而脉络畅通,当归、鸡血藤兼具补血之力,使瘀血祛、新血生,而川芎、牛膝又有通畅脑府及全身脉络之效;地龙、僵蚕搜风化痰通络,炙甘草益气健脾,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益气活血化瘀之效,使脑府脉络畅通,气血调和。
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早期联合中药芪风活血汤治疗缺血性中风可显著改善症状及体征,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1]吴雷,李翔 .补阳还五汤配合温阳针灸法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2):271.
[2]赵瑞成,张崇泉,李志,等 .益气清肝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2):279-280.
[3]査镜雨 .补气活血通络法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3,5(8):32.
[4]曹华伟.化痰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40例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10(2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