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养殖小区疫病防控及饲养管理措施
2015-01-24黄云
黄 云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凤凰镇动物防疫站,江苏张家港 215612)
奶牛养殖小区疫病防控及饲养管理措施
黄 云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凤凰镇动物防疫站,江苏张家港 215612)
本文因一例奶牛养殖小区发生“结核病”,从而启示养殖小区通过加强奶牛疾病的防控措施、奶牛养殖小区的管理,并讨论了消毒对奶牛养殖小区的好处,详细分析了奶牛养殖小区的日常防控措施,定期预防接种、检疫,并强调了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从而突出了防重于治的科学道理。
养殖小区 防控措施 检疫 管理
近几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奶牛养殖小区在日常饲养管理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奶牛的防疫及科学管理。减少疾病的发生,特别是传染病的预防。要树立“防重于治”的理念,加强兽医技术人员的业务及职业道德培训,改变重治轻防的状况。使得奶牛养殖小区在日常的生产中能使奶牛更好的发挥生产性能,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
1 日常的管理措施
近两年来,张家港市对奶牛养殖小区实施规范化管理,根据省级的标准,地理位置及原有设施进行改建,每个奶牛小区必须根据实际的饲养量来配建沼气池、沉尸井、堆粪场,使得一个养殖小区真正能做到干净、健康、环保。
1.1 环境卫生管理
做好环境卫生很重要,它不仅能保证奶牛健康又能保证牛奶的质量。每天要将卧床平整,每3个月要整理一次卧床基础使其保持原有的坡度;每天至少2次清洁通道内的粪便,尽可能减少粪便被牛蹄带到卧床上的可能;卧床上的垫料必须每周两次更换,保持干燥清洁:挤奶前要做好奶头及周围的消毒工作,一般挤奶要用挤奶机如有特殊情况需要手挤奶的也应用专业挤奶员工,因为挤奶时的粗暴会使得奶牛出现乳腺炎。牛粪一般采取堆积发酵处理,堆积处一般放在生产区的下风去,并每周用2%~4%烧碱消毒一次。饲养人员定时体检,如有特殊情况一定要更换饲养员。喷雾消毒和洗手消毒应用0.2%~0.3%过氧乙酸,每天更换一次;饲喂的用具、料槽、牛床及通道等要定期3~5d消毒一次,可用0.1%新洁尔灭、0.2%~0.5%过氧乙酸或消毒王进行消毒;严格执行兽医防疫制度,每月进行一次全场消毒,如发现检出阳性牛应立即监管处理并临时增加消毒
1.2 饲料营养的管理
日粮的配比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奶牛的健康、产奶性能及饲料的利用率。根据产奶量的水平、泌乳阶段、乳的成分、泌乳曲线、气候的因素并结合奶牛的体况来推算实际的采食量,并推广使用TMP饲喂技术,充分利用本地的饲料资源。首先要对奶牛合理分群,对处在泌乳早期的奶牛,不管产量的高低,都应该以提高干物质采食为主。对于泌乳中期的奶牛采量较高或消瘦的奶牛应该归入早期牛饲养。夏季奶牛的饮食量下降这时必须提高能量、蛋白水平,同时适当增加青绿饲料的比例。
1.3 预防热应激
热应激是指奶牛受到超过自身体温调节能力的过高温度刺激时引起机体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是导致奶牛夏季产奶性能下降、影响牛奶品质、繁殖性能和免疫力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热应激的预防分这几个方面:(1)牛舍遮阳,牛舍顶棚选用隔热性能好的材料制作要建成倾斜式以空气流通或在房顶堆放干草。运动场上方搭建遮阳网或凉棚,凉棚的高度为5m为宜。(2)夏天对奶牛改变饲喂时间及饲喂方法,一般奶牛采食后2~3h为热能生产的高峰阶段,因此在饲喂时间上,应选择在一天中温度相对较低的夜间增加饲喂量,同时在夏季应提高日粮的蛋白水平及适当多喂些青绿饲料。(3)要提供充足的饮水,饮用清洁的深井水,加大尿液的排泄量,以便带走多余的体热,减少因体温升高,大量出汗而造成的体液损失。四、在牛棚内要安装风扇及水空调设备进行降温,当气温高于29℃,湿度在50%以上应开启降温设备。
1.4 定期健康检查
奶牛养殖小区每年应定期对奶牛1~2次的健康检查,了解奶牛群的代谢状况,定期邀请镇动物防疫站对奶牛抗体水平的检测,及时地掌握免疫接种的效果,为科学制定防疫,检疫程序提供依据;要做好疾病的预防,要突出强调牛群的安全,所采取的一切措施要从养殖小区奶牛群体出发,要有利于群体,要做好牛舍空间地的绿化,注意保持舍内的通风换气,搞好冬季的保暖工作及夏季的防暑降温工作。要搞好牛体的自身卫生,奶牛的乳房毛可能沾有大量的污物和细菌,很容易污染牛奶和乳头,要注意奶牛的蹄部的管理。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减少疾病,尤其是乳腺炎的发生。奶牛乳腺炎主要是由于挤奶人员技术不熟练,余奶变质或乳房不清洁及有外伤受细菌感染而引起。因此在挤奶时间要搞好环境卫生,坚持天天清扫牛栏和运动场,定期刷拭牛体和清洗用具。挤奶时严格按照操作规范,用挤奶器严格空挤,同时手工挤奶时不要太粗暴。
1.5 寄生虫病检查
奶牛要定期进行疥癣等体表寄生虫检查,每年的6 ~9月份要做好灭蜱工作,10~11月份要做好肝片吸虫等的预防驱虫工作,春季还要做好犊牛的驱虫。在场区内不得解剖尸体,不能养犬、猫等动物。夏季蚊蝇多,容易传播疾病,粪尿容易发酵分解,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环境。因此要注意奶牛饲养场的灭蝇灭蚊;及时清理牛舍的粪尿,定期进行冲洗消毒,发现疫病要及时防治,杜绝传染病的传播。
1.6 中毒性疾病预防
中毒性疾病危害比较严重,中毒的原因很多,一般多数是农药和植物型。在日常生活中,奶牛的青绿饲料多数是饲养员从田间或河道边割来的,自己种植的也满足不了奶牛的饮食,所以,一定要了解牧草来源是否有农药,是否有有毒的牧草;采用敌百虫给奶牛驱虫时,一定要掌握用药的剂量;敌敌畏等农药驱赶体表寄生虫时一定要掌握好浓度,尽量避免奶牛舔到体表的农药而引起中毒。
1.7 蹄病预防
日常奶牛蹄部的管理很重要,一般每年春秋两季各检查整蹄一次,对患有蹄病的奶牛应及时治疗。平时要当心运动场上的碎砖石块或其他金属异物刺伤蹄部,牛床的粪便不及时的清理,长期蹄部在不干净的情况下而被腐蚀,所以牛床、运动场要经常清扫,粪尿不能堆积过多,经常检查奶牛蹄底部,尽早发现疾病,有条件尽量每周用5%硫酸铜液喷洒蹄部2次,以减少蹄病的发生。
2 计划免疫和检疫
近几年来,张家港市特别重视奶牛“两病”的检测,做到每年5月份和12月份两次检测,对于 “结核病”的检测一般用牛提纯结核菌素进行皮下试验,经72 h观察局部有无明显的炎症反应,如果皮厚差大于或等于4 mm,即判定为阳性。在检测中逐头过堂,做到一头不漏,对阳性奶牛严格监管处理。布病采取按10%的抽检,如发现有布病全场奶牛进行采血送市实验室检查。发现确诊病牛,在第一时间进行监管处理,对其所生的犊牛应隔离饲养,喂健康牛奶或消毒奶。对发病的可疑结核病牛要加强监控进行隔离饲养观察,过42 d后进行复检,复检结果为阳性,则按阳性牛处理;如果仍呈怀疑的再过42 d复查,结果仍为可疑的视为阳性牛处理。
强化动物疫病口蹄疫疫苗的免疫,对奶牛养殖小区加强了每年各两次的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及口蹄疫A型灭活疫苗的防疫。对犊牛满3个月进行一免,隔1个月进行加强免疫一次,以后就按成年牛进行常规免疫。在免疫方面我们严格防疫员的操作,做到疫苗随领随打,一只针尖一头牛,注射部位用75%的酒精药棉消毒,严格按市站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防疫。
张家港市对所有养殖小区的奶牛在今年5月份植入免疫标识芯片,实现了“一牛一标一号”建立完整档案,全面实行奶牛健康证和户口台账管理,所有奶牛都登记造册,逐步规范记录奶牛免疫情况,及时掌握奶牛的存栏和调运状况。对健康奶牛养殖小区发给奶牛结核病检测合格证明,芯片的植入为养殖小区的奶牛卫生安全追溯制度奠定了基础。
为确保奶牛养殖小区安全性,加强流通防疫监管,严防疫病传播。异地调运的奶牛必须来自于非疫区,经我镇动物防疫站检验合格,核对异地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确定健康无疫病才能方可进入养殖小区内饲养。
3 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
养殖小区一般最好不从外地给进奶牛,尽量以自繁自养最佳,这样可以避开够买奶牛时带进各种传染病。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引进奶牛,一定要从非疫区引进,必须持有兽医检疫部门出具的检疫合格证明,并严格执行隔离检疫制度,确认奶牛健康后才能进场饲养。
4 紧急防治措施
发生疫情时应立即组成防疫小组,尽快做出确切诊断,迅速向有关部门报告疫情。迅速隔离病牛,对危害较重的传染病应及时划区封锁,出入人员和车辆要严格消毒,同时严格消毒污染环境。对病牛及封锁区内的奶牛实行合理的防控措施,对周边健康的奶牛进行疫苗的紧急接种。解除封锁的条件是在最后一头病牛痊愈或扑杀后,通过实验室检测或临床观察,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未发现新的感染或发病时经过全面大消毒,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方可解除封锁。病死牛尸体要严格按照防疫条例进行处理。
5 结语
总之,“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观念必须建立起来,如果等到继发感染再来治疗,往往收效很小。要做好奶牛的健康养殖必须要从这几个方面来重视:(1)加强重大动物疫病口蹄疫的免疫;(2)加强人畜共患病牛结核病、奶牛的布氏杆菌病检测;(3)加强奶牛养殖场的细化管理;(4)规范消毒预防疾病的重要性;(5)加大动物防疫员的监管力度,强化兽医技术员的思想素质,通过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兽医技术员对奶牛疫病流行、防控技术、疫病识别的认识,为畜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1] 姚学梅.对规范养殖小区防疫管理的探讨[J].中国畜禽种业,2007,(11):72-73.
[2] 马燕芬,王军,王瑞.奶牛乳腺炎病因分析及对策[J].山东畜牧兽医,2005,(9):12-15.
[3] 赵保生,乔瑾,富新府,赵金国.对养殖小区标准化动物防疫技术的探讨[J].畜牧兽医杂志,2010,(3):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