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伤员的急救护理

2015-01-24胡静波赵婷婷郑媛媛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4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灾害救援

胡静波 赵婷婷 郑媛媛

(解放军第210医院 感染病科,辽宁 大连 116021)

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增长,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各种自然和人为灾难严重威胁人类和社会。在各类灾害活动中,护士总是同其他专业人员共同工作在救灾第一线,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大家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医学救援离开了护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将难以承担使命,无法开展救援工作。

1 灾害事故的急救护理现状

各种灾害所致大规模突发事件的威胁己成为健康保健系统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作为健康保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员应在灾害救援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而灾害急救护理教育在我国还未普及,护士缺乏灾害急救的护理意识、知识技能储备,难以应对突发性灾害,如何把灾害性急救护理与护士培训相结合,培养出可应对灾害的护理人才,应该引起护理界的高度重视。为此,护士应加强对灾害急救护理教育的培养。

1.1 对灾害救援护士的要求

1.1.1 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野外救援或灾害救援现场条件通常十分艰苦,医疗、生活物资缺乏,很多时侯需要护士自己背负很重的必备物资进行长途跋涉,工作强度大、时间长且没有规律,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条件难以胜任。同时要求护士必须具有积极而稳定的情绪,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否则在面对惨烈的灾害场景时容易出现负性情绪,并且这种情绪和灾区人民的情绪会相互渗透和影响,对救援工作产生不利影响。而乐观向上的情绪会感染周围的同事和灾区群众,对医疗救护工作产生积极影响。护士还要具有高尚的护德和良好的沟通技巧,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全心全意救助和关心伤者。

1.1.2 技能要求:一个灾害救援护士应当具备必要的计划、交流、管理、检伤分类、庇护护理、恢复公众健康的能力,应当能够应对各种灾害事件,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早期识别各种危险因素。护士应当通晓如何进行应急搜救、应急救援、应急医疗救助,具有独立思考和解决常见医疗护理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各种野外条件下生存和工作。灾难造成的伤病员往往是成批出现,数量很难预测,伤情复杂多变,在救治条件差,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护士应以抢救生命为主,积极主动开展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等救护工作。护士还需进行各种创伤急救护理操作,包括软组织损伤,烧伤的清创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大量的急救护理操作。

2 护士对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的准备度

2.1 制定应急预案: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不断发生,尤其是512汶川,海地,智利,四川雅安大地震发生后,根据灾害发生的特点,在医院的组织下制定应急预案,包括突发事件(火灾等灾害事件)应急预案、群体交通伤员的抢救预案、集体食物中毒抢救预案、重大突发事件报告预案。发生意外事件时,第一线护士接到重大事件发生消息后的第一实际内利用电话口头逐级上报或直接上报医院和护理部,收集各种信息,做出初步的判断,制定抢救方案,并传达下去,抢救结束后,进行记录总结。

2.2 建立应急护理救治队伍:建立以护理部为中心的护理应急管理体系,成立指挥小组,由全院各科室,急救中心,ICU骨干组成医院的急救医疗护理队伍。

2.3 培训形式:护理部制定全年培训计划,各科室护士长根据本科室情况制定培训计划,采取全院培训与科室培训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培训。

2.4 模拟应急训练:每年进行一次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结合临床意外事故及突发事件的发生模拟救护场景,设置不同病例的急救护理流程及抢救技能重复性训练,将急诊、急救等各种操作技能融入到模拟培训中。采用护士与护士,护士与护士长之间针对突发事件,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应急反应和采取相应措施的培训。最后由护理部点评注意事项,加深印象。

2.5 集中理论知识培训:由护理部安排相应的专业组成员负责授课,将突发灾害事件理论知识融入讲课内容中进行培训。

3 灾害急救

3.1 灾区伤情特点

3.1.1 伤亡瞬间发生,准备时间短,大批量伤病员,医务人员往往在接到命令几小时内出发,准备时间短,困难比较大。

3.1.2 任务繁重:由于大多灾区地理位置偏远,经济欠发达,建筑物多为抗击性能差的土石砖瓦结构,因房屋倒塌造成砸伤、挤压或窒息等直接损伤严重,伤亡人数多,波及范围广,医患比例严重失调,急救任务十分繁重。

3.1.3 工作条件艰苦,环境危险:灾害发生后,公共设施无法正常运行,灾害救援工作需到现场进行,人与环境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缺医少药,缺水少食,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3.1.4 联合救援,参与部门多,协同难:灾害发生后,全国各地将派出军警联合救援开赴灾区,医疗队、防疫队、排检队、消防队等。救灾单位多。军队与地方卫生部门既要分工,又要合作;既要对灾民实施救护,又要保障部队;既要与排险、搜救相结合,又要在灾区迅速建立医疗站进行早期治疗,因此,救援中的组织指挥、协同分工工作相当复杂。

3.2 灾害急救护理

3.2.1 现场营救与就地抢救:在接到伤员后迅速对其进行卧位的安置、去除有污垢的衣服。医疗救护人员以“救”为主,其他人员以“抢”为主,各负其责,相互配合。以免延误抢救时机。在医师查体的同时护士迅速给伤员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止血、包扎、固定、建立留置针静脉通道、检测生命体征,执行医嘱,做好需手术者的术前准备。做好轻、中度受伤患者的病情观察、诊疗、护理工作。

3.2.2 预防疫情和创伤处理:灾民砸伤、划伤、扎伤等外伤随处可见,伤口直接暴露接触病原菌,病菌复杂,条件有限,无法进行微生物检测,护理人员对每处伤口都要进行彻底清创消毒,严密观察伤病员伤口情况,对可疑性坏疽的患者隔离治疗。加强对灾区恶劣环境的整治集中处理医疗垃圾,协助卫生防疫部门的工作。

4 护理组织与灾害护理

4.1 灾害期间的护理:社会对灾害的承受能力是评价社会是否健全的一个直接标准。灾后社会能否健全,医护人员的作用不可替代[1]。护士在灾后早期的职责包括:开展紧急救治、进行预检分诊以确认最需要优先救治的伤员;提供救援人员;协助保证水、卫生设施及临时的避难场所;疾病的监测及报告;紧急实施治疗饮食计划;护士在关注弱势群体,保护妇女、儿童免遭性侵害、人口交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护士是保证受灾人群身心健康的重要资源。

4.2 灾后早期的护理[2]:在灾后短期的应对中,护士关注必要资源的协调和运作,如获得水、食物、卫生设施和避难场所。他们协助紧急救援工作,关注弱势群体,如患者、残障人士、儿童、妇女和老人等。另外,对救援人员的保护、关注和支援极为重要,护士也面临着这方面的挑战,因为救援人员中也包括直接经历了灾害的护士。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疲劳,尽管身体、精神都处于极限状态,还要尽可能为受灾人员提供服务。有研究报道,护士与其他医务人员在灾害中和灾后也会经历创伤后压力综合征。例如,国际护士协会会长南裕子坦陈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的几周内,她本人也经历了创伤后应激反应[3-4]。

4.3 灾后中期的护理:在灾后的中期,除了受灾人群的安置计划,护士也要关注和协调受灾人群在心理、社会、经济和法律方面的需求,如提供证明文件、咨询和搬迁等。在灾后中期的重建中,护士的技能和知识对于地区的重建及受灾人群的再适应是非常重要的。如在临时避难所、难民营或新建社区等,在受灾人群的重组和社区的再建中,护士可以提供协调服务,特别是保健服务。所以护士应当准备、认识、利用和支持自身在这方面的职责,并使效率最大化[5]。

4.4 灾后远期要加强心理干预,建立共同的心理目标:在灾难发生之后,许多人会经历亲人的伤亡,或是自己身体也受到伤害。在这种情况下,受难者会因灾难而产生一些身心反应。而其中的一系列心理反应如果过于强烈或持续存在,就可能导致精神疾患。有研究表明,重大灾害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为10%~20%,一般性心理应激障碍更为普遍。因此,在近二十几年以来,在全世界针对各大灾难的救援活动之中,灾后心理辅导基本上已被列为了正式的医疗救助手段和项目。而至今为止,大家最为熟知的灾后心理救援活动就是关于911事件的心理辅导工作。

日本灾害救援中加强远期心理应对干预包括:对受灾者的关怀、帮助受灾者恢复健康生活的援助活动和地区社会重建的援助活动等内容。日本护理志愿者在灾后会向受灾者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同时他们还提出安慰心灵伤痛必须要做到3T,即:交谈(Talk)、眼泪(Tears)、时间(Time)。

灾难的不可预知性、不可抗拒性及其所造成的灭性后果,使个体直接面对突然的、可怕的、残酷的悲剧场时,极易出现心理失衡、心灵创伤等问题,这种心理伤害不仅是构成灾害破坏的重要内容,而且还对以后的灾害救援工作带来巨大阻碍。因此,与生命和财产救助相比,心理援助在对人们心理平衡的重建和应激行为的导上发挥着难以估量的作用。迄今为止,灾后心理干预还不是主流,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1] 徐鑫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救治系统构建[J].中华急诊医学,2005,14(12):1055.

[2] 刘逸文,成翼娟,廖燕.从汶川地震紧急医疗救援实践探讨我国灾害救援护士的培训[J].中华护理杂志,1009,44(7):598.

[3] 管晓萍,张利岩,高歌.等国际救援实践对护理培训方向的启示[J].中华护理教育,2006,3(3):112.

[4] 胡爱招,王志红.加强护理人员在灾难救援中的作用[J].护理研究,2005,19(5):832.

[5] 丁振华,张蕻,陈英.突发事件护理应急救治能力培训模式的探讨[J].现代护理,2007,33(13):3238-3239.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灾害救援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紧急救援
千年蝗虫灾害的暴发成因
蝗虫灾害的暴发与危害
3D打印大救援
地球变暖——最大的气象灾害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救援行动
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