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冲穴”阴中隐阳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的研究思路探析*

2015-01-24李鞍英李秀霞李雪青

针灸临床杂志 2015年8期
关键词:原穴太冲热病

李鞍英,刘 兢,李秀霞△,李雪青

(1.唐山市中医医院,河北 唐山063000;2.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河北 唐山063000;3.河北联合大学中医学院,河北 唐山063000)

失语症是指因大脑疾病而导致的语言障碍,即对语言成分解码和编码的能力受损[1]。缺血性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其致残率、死亡率高,而失语是缺血脑卒中后的主要功能障碍之一[2]。研究显示约1/3以上的中风病患者发生或轻或重的言语障碍[3]。失语不但影响生活质量,还给患者带来难言之苦,影响交际能力,尚无理想治疗方法[4]。目前对穴位效应的脑功能研究已经证实,针刺能较明显影响大脑的功能网络系统,包括边缘系统、默认状态网络系统、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痛觉调制系统等等[5-7]。也就是说,针刺对脑部疾病影响较大,缺血性脑卒中及失语症是目前中老年人最常见的脑部疾病,因此本研究立意深远、临床意义重大。

1 四冲穴的选择

“冲”在古代指的是突袭;冲击。《六韬·敌武》曰:“敌人逐我,发我车骑冲其左右。”在古代又谓直朝某一方向而去。汉代蔡琰《胡笳十八拍》云:“杀气朝朝冲塞门,胡风夜夜吹边月。”在腧穴名称中带有“冲”字都包含这层含义,以腧穴的名称进行分类,自古到今都屡见不鲜。如《标幽赋》中载:“岂不闻脏腑病而求门、海、俞、募之类,经络滞而求原,别,交,会之道。”所谓门、海、俞、募,门指以门命名的穴位如期门、神门;海,是指以海命名的穴位,如气海、血海;俞是指背腧穴;募是指募穴。笔者选择四冲穴,是以冲命名的穴位:关冲、中冲、太冲、兑冲(即神门)。选穴原则如下:

1.1 选用两个清热、开窍、利咽喉功能较强的井穴:关冲和中冲

井穴开窍醒神的作用非常强,而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者多伴有或轻或重的神志问题。关冲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的井穴,有醒脑开窍、调理三焦气机、清心聪耳利咽喉之功。中冲是手厥阴心包经的井穴,有清热、开窍、利喉舌之功,是临床上治疗舌强肿痛的要穴。

1.2 选用心经和心包经二个腧穴中冲、兑冲

清代张志聪说:“音声之器,在心为言”。在经络循行上心都和舌有着密切的关系,《灵枢·经脉》曰:“心手少阴之脉……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况且心又开窍于舌,故缺血性卒中后失语的发生必然和心有着密切联系。

1.3 选用手少阴心经原穴兑冲和足厥阴肝经上原穴太冲

《难经·六十六难》载:“五脏六腑之有病者,取其原也”;《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曰:“五脏有疾,当取十二原”;可见,十二原穴,是人之生命所系,也是十二经的根本。原气借三焦之路贯通输布五脏六腑。在《内经》里手少阴心经是没有腧穴的,因为心为君主之官,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如有邪气侵袭主要伤及心包,心经没有腧穴,但在《内经》中指出一个地方,可治心之病,在《灵枢·邪客第七十一》载:“黄帝曰:少阴独无腧者,不病乎?岐伯曰:其外经病而藏不病,故独取其经于掌后锐骨之端”。掌后锐骨之端就指的是神门穴。兑冲(神门)是手少阴心经上的原穴,是治疗心和心包系统疾病的要穴,有安神定志、宁心清热之功。而且神门和通里位置极为接近,主治也必有相通之处。手少阴心经的通里穴,自古至今都被认为是利喉舌的要穴。故神门兼有通里穴的利喉舌特点和心经原穴的特点。太冲,在汉语词汇谓极其虚静和谐的境界。在《庄子·应帝王》曰:“吾乡示之以太冲莫胜,是殆见吾衡气机也。”正如吴清忠先生在《人体使用手册》中所说:“它太像是一位怒而威又宽厚、睿智的长者,它总能给你注入能量”,太冲穴五行属土,具有土的能承载万物的特性。太冲穴源自《灵枢·九针十二原》曰:“阴中之少阳,肝也,其原出于太冲,太冲二。”太冲穴别名:大冲穴。所谓太,大也。冲,冲射之状也。该穴名意指肝经的水湿风气在此向上冲行。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之输穴、原穴,为临床常用穴位之一,具有疏肝理气、熄风止痉、补益肝肾、平肝潜阳、理气调血、养血柔肝之功效。肝经与脑、喉有密切的关系,《灵枢·经脉》载:“肝足厥阴之脉……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作为肝经上的原穴,太冲穴治疗中风的疗效为大家所公认。秦文熠[8]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肢体疼痛32 例,电针四关穴(合谷、太冲),4 周后观察疗效,总有效率90.63%。袁佳等[9]在接受康复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强刺激刺患侧外劳宫、太冲穴,显效明显。临床上这样例子从古到今,不胜枚举,太冲穴平肝熄风之功强劲,是治疗内风的要穴。

2 阴中隐阳法的选择

2.1 《内经》关于中风的记载

缺血性卒中属于中医中风的范畴。在《黄帝内经》中风属于热病的范畴。《内经》中风虽非指现代中风,但有关现代中风病的记载,最早仍见于《内经》,《内经》所论薄厥、仆击、偏枯、大厥病名与现代中风类同。早在《内经·热病第二十三》篇便指出偏枯和风痱两种中风病证的分类。《内经·热病第二十三》曰:“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在本篇指出偏枯与风痱皆由风邪所中,营卫运行失常,正气空虚,邪气独留,经络瘀滞所致。接着在《内经·热病第二十三》又提出了中风的取穴原则:“病先起于阳,后入于阴者,先取其阳,后取其阴,浮而取之。”可是,在本句中只是提到病先起于阳,并未提到病先起于阴。《灵枢注证发微·热病》解释道:“但经文不言病先起于阴……须知病先起于阴者,其病终不可治也,故不言之,抑亦病先起阳者,以反推之耶。”由此可见在临床上大部分中风都是“病先起于阳”,因为“病先起于阴”者终不可治也。

2.2 杨继洲设专篇讲述阳中隐阴、阴中隐阳法

杨继洲在阴阳理论的指导下,在精妙的针刺补泻的运用下,在师古而不泥古的思想指导下,应随证灵活变通的较高境界的追求下,结合审因论治,结合自己对《内经》、《难经》病机的深刻理解,在《针灸大成·针有深浅策》设专篇论述阳中隐阴、阴中隐阳法。《针灸大成·针有深浅策》曰:“使先热后寒者,不行阴中隐阳之法,则失夫病之由来矣。是何以得其先后之宜乎?如先寒后热者,不行阳中隐阴之法,则不达夫疾之所致矣。”也就是说先热后寒、先寒后热者不用此法就不能触及疾病的症结、抓不住疾病发展规律。结合杨继洲的针灸学术思想及后人的理解,针对阴中隐阳之法,杨继洲的病机思路可以理解为:体质阴不足之人即阴虚→阴虚则阳盛→病邪先侵袭在阳经→中于阳则溜于经(外邪侵袭了体表可流传到三阳经脉)→发病先热后寒→施以阴中隐阳之法→先泻后补。杨继洲使阳中隐阴、阴中隐阳法理论更加丰富、完善。是将理论认识与临床操作相结合的成功典范。

2.3 缺血性脑卒治疗采用阴中隐阳法

《内经·热病第二十三》提出了中风的治疗原则是:“病先起于阳,后入于阴者,先取其阳,后取其阴,浮而取之”,这里“病先起于阳”和《杨继洲·针有深浅策》“其先热后寒者”有异曲同工之妙。①都是针对热病;②其次都是风邪所致,营卫功能失常;③都是指病邪先在阳分(阳经),再到阴分(阴经),两者虽病症表现不尽不同,但病机却高度一致;④阴中隐阳法是一种先泻后补的补泻方法,这是在同一穴位中这是在同一穴位中的地部先泻,相当于行透天凉,后在天部再补,相当于行烧山火,主要用于实中夹虚证。而中风是本虚标实证,这也是大家所公认。从整体上来说,中风之发病是风、火、痰、瘀诸邪伤及心、脾、肝、肾四经,而风、火、痰、瘀阻滞心神之经络扰及神明,阻闭舌窍是导致失语的基本病机[10]。从操作上说,用先泻后补的操作手法治疗本虚标实证,符合针刺治病的原则。综上,本着中医“辨证论治”,而不是“辨病论治”的思想,采用阴中隐阳法治疗中风。

综上所述,“四冲穴”采用二井、二心、二原的配伍原则,选穴谨慎、配伍精当;阴中隐阳法理论严谨、操作方便,汇聚了《内经》和《针灸大成》针刺补泻理论的思想精华。“四冲穴”阴中隐阳法治疗缺血性卒中后失语是古典针灸理论的进一步创新,经过大量临床观察,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

[1] 黄双双.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早期语言康复治疗的效果[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6):4658-4659

[2] Berthier ML.Poststroke aphasia epidemiology pathophysiology and treatment Drugs[J].Aging,2005,22(6):163-182

[3] 王雪,袁萍,张玉丽,等. 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的临床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7,23(6):13

[4] 罗红波,杨金升,石向群,等. 多奈哌齐对脑卒中后失语的治疗效果评价[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1,38(5):423-425

[5] Lee SH,Jahng,Choe IH,et al. Neural pathway inter ference by retained acupuncture a functional MRI study of a dog model of Parkinson's disease[J].CNS Neurosci Ther,2013,19(8):585-595

[6] Quah- Smith,Williams MA,Lungdeberg T,et al. Differential brain effects of laser and needle acupuncture at LR8 using functional MRI[J].Acupunct Med,2013,31(3):282-289

[7] Lang PM,Stoer J,Schober GM,et al. Bilateral acupuncture analgesia observed by quantitative sensory testing in healthy volunteers[J].Anesth Analg,2010,110(5):1448-1456

[8] 秦文熠.电针四关穴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肢体疼痛的临床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16-28

[9] 袁佳,豆运香.针刺外劳宫、太冲穴对中风软瘫期患者的疗效观察[C]//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广州:广东省针灸学会,2010:150-152

[10] 常静玲,刘剑,高颖.论中风后失语从肾论治的理论渊源及现代生物学基础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7):1904-1907

猜你喜欢

原穴太冲热病
黄帝内经
从原穴角度探讨经脉脏腑相关的研究思路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春季护肝 按摩太冲
按压神门穴安神
针刺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下丘脑室旁核炎症因子含量及Toll样受体4表达的影响
腰背痛:揉按委中穴
论伤寒春变温病夏变热病
趋向出人意料的进程:艾迪斯·华顿的《罗马热病》
针刺太冲太溪太自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