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患儿输液中的应用和护理

2015-01-24袁艳芳韩永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3期
关键词:肝素右手输液

袁艳芳 韩永梅

(吉林省白城中心医院,吉林 白城 137000)

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患儿输液中的应用和护理

袁艳芳韩永梅

(吉林省白城中心医院,吉林 白城 137000)

静脉留置针;急诊患儿;输液;护理

静脉留置针近年来已成为临床输液的重要工具,不但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而且解决了护士穿刺难的问题,避免了重复穿刺,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和家长的心理压力,为用药提供了方便,大大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由于采用牢固的固定方法,又用弹力绷带加以保护留置针,减少了留置针被抓脱现象,受到患儿家属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急诊科护士应掌握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和护理技巧。

1 临床应用

1.1穿刺对象的选择:急危重患儿,腹泻患儿,用药在3 d以上、表浅静脉不明显、恐惧、穿刺困难的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

1.2穿刺血管的选择:留置针输液宜选粗直、富有弹性且不易滑动的手背部、足部及头部静脉,避开关节及静脉瓣、皮肤不完整处的静脉静脉。头皮静脉可选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上肢前臂桡、尺静脉,下肢内踝大隐静脉、足背静脉等,营养不良患儿可选腋下静脉、腹壁静脉[1]。较大的患儿可选择手背静脉和大隐静脉留置,也可选择桡静脉,必要时使用夹板固定;学龄患儿一般不选择足部的静脉留置,首选手背静脉。在上述血管都难以找寻到的情况下,可以选择颅骨缝间静脉、颈外静脉。

1.3穿刺和固定方法:刮净血管周围毛发,常规消毒。取留置针连接液体,排出留置针导管内空气,右手轻持留置针蝶翼,左手轻轻转动导丝转柄部,使导丝针尖部斜面向上,然后右手持紧蝶翼,沿血管走向,以15°~30°角缓慢直刺血管,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再沿血管前行3~5 mm,退针芯到外套管内,再将外套管送入血管内,拔出针芯,缓慢打开输液调节器。确定穿刺成功后,先用1条胶布固定留置针针梗和针栓处,再用第2条胶布从留置针下左右交叉固定于第1条胶布上。用无菌敷贴固定留置针。

1.4穿刺技巧:操作者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应用消毒液严格消毒穿刺部位。皮肤消毒面积要足够大,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环消毒,直径范围在8~10 cm。取出留置针,用输液管头皮针直接穿刺于留置针Y型管一端的肝素帽上,排出留置针导管内空气,轻轻转动针芯转柄部,使针芯针尖部斜面向上,松动时避免上下拉动,以免损伤导管,使套管在上,针翼在下,取下针尖保护套,左手固定穿刺部位,拇指绷紧皮肤,右手拇指在上食指在下捏住导管座和针翼部分,穿刺点在消毒范围内1/2或2/3处以15°~30°角进针直刺静脉。穿刺角度较头皮钢针稍高,避免角度过低损伤导管及静脉外膜;进针速度宜慢,以免刺破血管,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再将穿刺针推进0.2~0.5 cm,助手一手固定患儿头部,一手绷紧血管下方的皮肤,使血管成一直线,操作者右手持蝶翼向后退针芯,同时左手将外套管送入血管内,这样一退一进,外套管全部送入血管内,送管要及时,动作要轻、稳、快,并防止外套管弯曲折断和损害血管。技术熟练后可采用单手送管法,单手送管法解决了护士单独值班时无人协助的难题,同时也节省了人力、物力及操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单手送管方法为:见回血后再进少许,左手、不动,右手拇指指腹顶住外套管针座,食指协助,向血管内送软管,将软管全部送入后,左手固定针座,右手拔出针心,打开调速器;用专用敷贴固定导管针,在敷贴上写明留置日期和时间。

1.5封管方法:封管时用2~3 mL稀肝素钠盐水,头皮针斜面在肝素帽内均匀缓慢地推入1.5~2 mL,左手同步将小夹子夹在延长管前端与留置针柄交接处,余0.5 mL边退边推全部,拔出头皮针完成封管至次日输液。

2 临床护理

2.1穿刺部位的护理:①备皮过程中,动作轻柔,防止刮破患儿皮肤,备皮过程中要有助手在旁固定患儿头部及肢体。②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防止静脉炎的发生,尤其是头部留置针应严格消毒,做到足够的消毒时间、消毒剂和范围,备皮范围在8 cm以上。③输液过程中,护士应加强巡视,输液速度控制好,观察留置针部位皮肤情况。如发现局部有红肿或硬结,应停止输液并拔掉套管针,炎症局部用50%硫酸镁湿敷。

2.2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要牢靠固定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先用普通胶布固定针翼及肝素帽,横贴1条胶布,从肝素帽的下面V形绕过1条胶布固定于留置针的两侧,露出肝素帽的穿刺部位,最后用无菌透明敷贴固定留置针。如穿刺部位在头部,可用留置针弹力绷带协助固定,防止反折和患儿触抓。

输液完毕,用5 mL注射器抽取5 mL生理盐水,拔下注射器针头后与输液管连接。将输液针针头向外撤,仅留针头斜面在肝素帽内。右手持注射器缓慢推注生理盐水,当推入3 mL时,将原顶于大拇指上的注射器针栓顶于大鱼际上持续缓慢注射,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固定肝素帽,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拔出输液针头,以拔出针头时尖端有液体自然流出为佳,这样就可达到正压封管,关留置针开关。

再次输液时,肝素帽上的穿刺点用2%碘酊和75%酒精消毒,待干后插入头皮针即可。若液体滴入不畅,勿用力挤压输液管,以防栓塞发生;静脉推注时避免用力过猛,使血管内局部压力骤增,管壁通透性增加,液体外渗。如半堵塞,应先抽出血栓,再接输液装置;如已堵塞,应拔出另行穿刺。

定时更换透明敷贴和穿刺部位,如透明敷贴出现破损、脱落,应立即更换,或视透明敷贴的污染情况随时更换。输液完毕封管后,护士交待患儿家长有关注意事项。建议留置时间为3 d。

2.3患儿应用留置针输液护理的注意事项:置管前护士应了解患儿病情及输液时间,若输液时间在3 d以上者,可考虑应用留置针,向患儿家长说明静脉留置针应用的目的、优点,取得患儿家长的同意后方可应用静脉留置针一定要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进行穿刺,不要选择细小的血管,以免穿刺不成功。。穿刺护士安抚患儿,消除恐惧感,分散其注意力以减少哭闹。对不合作患儿在可能的情况下,让患儿家属回避,由其他护士协助固定好患儿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再交托家属,以避免家属给操作者造成心理压力。操作护士保持平稳心态,充满自信心,尽量做到一次成功,减少患儿的痛苦,避免留置针的浪费,从而发挥留置针的重大作用。要以书面及口头的方式双重宣教,尤其要指导家属在家做好观察和护理。让家长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协助护士密切观察,以便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2]。使用留置针期间,有时可引起液体渗漏、导管堵塞、导管脱出、静脉炎等并发症。为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或出现并发症时能及时处理,建议家长每天带孩子来医院输液。

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套管柔软且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不易穿破血管[3]。静脉留置针在急诊输液应用解决了护士穿刺难的问题,避免了重复穿刺,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和家长和护士的心理压力,为用药提供了方便,大大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与患者交流。由于采用牢固的固定方法,又用弹力绷带加以保护留置针,减少了留置针被抓脱现象,受到患儿家属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1]郑思竟.系统解剖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韩美珍.合理选择留置针在儿科患儿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8,22(7C):1923-1924.

[3]唐晓燕,周桂菊,潘宏其.静脉留置针应用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6):5.

R473.72

A

1671-8194(2015)23-0236-02

猜你喜欢

肝素右手输液
左手和右手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举左手还是举右手
左手和右手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PCC中不同水平抗凝血酶和肝素对其促凝及抗凝能力的影响
低分子肝素药理学机制及适应证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