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针运动刺法治疗早期经筋痹痛300例即刻疗效观察
2015-01-24路贵敬
路贵敬
(山东省济阳县中医院,251400)
经筋痹痛是指以筋的症状为主的痹证。主要表现为筋脉拘急、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状。多因外伤、劳损、风寒湿邪侵袭等导致筋脉痹阻、筋脉失养,不荣、不通而痛。经筋痹痛涵盖了现代医学的软组织损伤劳损、骨性关节炎、滑膜炎、风湿病等多种疼痛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于经筋疾病的一个类型。经筋痹痛多由轻渐重,如不及时治疗,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致残。临床多以中西药物、理疗、针灸、针刀、长圆针等方法治疗。笔者在临床中总结发现,在薛氏经筋理论指导下运用单针运动刺法治疗早期经筋痹痛,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易掌握,痛苦小,可重复性好,即刻效果立竿见影,病情轻的患者可一次治愈。有很大的临床推广价值,特别适用于基层、社区服务中心的推广普及。现将具体方法和近期收治的300例病例总结如下。
一般资料
300例病人中男性178例,女性122例;病程最短1d,最长3个月,多在30d之内。其中颈部58例,腰背部70例,肩胛部48例,肩肘腕部45例,臀部20例,膝踝部30例,其他部位29例。
临床表现:300例患者主要以各部位的筋脉拘急疼痛、局部压痛肿胀,以及因疼痛引起的功能障碍为主,排除因筋脉断裂等急需手术者。
治疗方法
找寻针刺点:在不断变化的体位中寻找压痛点、结筋病灶点、功能障碍制约点,也可以在拮抗运动中寻找痛点作为针刺点。75%的酒精棉球消毒针刺点,寻找并保持疼痛的姿势,用毫针刺入针刺点,随着身体的活动用提插捻转或苍龟探穴针法强刺激约30s。该痛点缓解或消除后,再寻找其他压痛点或制约点,施术同上。一般每次施术为1~5个针刺点,治疗时间多在3min之内。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痊愈:疼痛消失,功能受限解除。有效:疼痛及功能活动明显改善。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结果:每位病人施术1次,多在3min以内结束,治疗结束后即刻观察。300例患者中痊愈72例,占24%;有效216例,占72%;无效12例,占4%。
典型病例
例1.患者某,女,42岁。颈部疼痛,不敢左侧转动3d,低头受限,口服戴芬,外用颈腰康贴不能缓解,影响睡眠。嘱患者活动颈部,在左侧转受限姿势找一压痛点,用上述方法施术,疼痛缓解,又在低头位受限姿势大椎穴附近找到一制约点,施术。疼痛消失,活动无障碍,一次痊愈。
例2.患者某,女,45岁。背疼胸闷1个半月,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通过上述方法在T4棘突找到一个明显痛点,以苍龟探穴针法施术,一次痊愈。
注意事项
该操作多是站位或坐位,刺激量大,虽然患者针刺时多无疼痛,但仍要防止晕针。在关节处施术时,找到针刺点施术后,带针活动时将针提离关节,再让患者带针活动,防止断针。注意脏器的解剖位置,避开大的血管和神经施术。
讨论
经筋痹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国中医科学院薛立功教授及经筋理论研究团队对经筋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掘、整理,形成了完整的经筋理论、治疗原则、治疗方法、治疗工具等。薛氏经筋理论认为,十二经筋是古医家对人体的肌肉、韧带及其附属组织沿十二条运动力线对其生理、病理所进行的规律总结。重新考察还原了经筋、结筋病灶点、腧穴、经脉的形成发展过程,提出了广义的经络学说体系。薛氏认为,经筋学说来源于《灵枢》,应与经脉学说并列成篇,是中国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筋体系与经脉体系两者的结合,形成广义的经络学说。经筋学侧重于对病灶,尤其是超出自我修复能力的病灶的认识和治疗,兼有经脉刺激作用。经脉学说则侧重于对人体的自主反应进行调节,自主反应的调整是一切治疗方法取效的关键。经筋与经脉治疗原理的有机结合,才是针灸学的整体治疗原则。为针灸界提出了新问题,开辟了新领域,创新了痹痛理论。
薛氏经筋理论还指出了传统中医治疗痹证的不足,中医常以风、寒、湿辨证,认为痹证的原因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以祛风散寒、利湿为主要治法,未抓住“横络”这个关键;针灸常规治疗痹证多用经脉理论指导本病治疗,注重对经脉功能进行调整,基本忽略了经筋理论。强调了整体观念,有时忽略局部定位辨治,无法从根本上解除“横络卡压”的致痛原因;重视针灸、手法、方药的治疗,忽视了古九针的其他针具,如长针、圆针,很难根治因横络卡压导致的“顽痹”“痼痹”“深邪远痹”。致使许多痹证成为疑难病症。
薛氏经筋理论挖掘《内经》“治痛理论体系”,形成完整的经筋病辨证论治理论。认为疼痛的机制为“迫切为沫”,慢性疼痛的机制为“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内经·周痹》指出:“……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分裂则痛,痛则神归之”。《灵枢·刺节真邪》曰:“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所聚之沫即为疼痛的致病因素,所聚之沫,不能及时消散,久之就形成横络,导致顽痹、痼痹,形成慢性疼痛。因此疼痛的根本在于渗出液的浸润,而经筋是最容易被损伤并遗留持续渗出的病理基础,故临床疼痛多位于筋。
薛氏经筋理论提出了经筋痹痛早、中、晚期的分期辨证施治原则及方法。经筋病早期是指经筋早期的功能性损伤期。其特点是病程短,经筋和经脉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发生反应性挛缩、扭曲,使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或阻滞,造成气血津液的渗出,刺激压迫而出现疼痛与不适。临床表现为:经筋病灶点仅有压痛和不适,无痛性条索、挛块等病理性、器质性损伤。此期采用传统方法,即毫针法、灸法、水针法、推拿按摩法等即可。经筋病中期指早期损伤反复多次,出现痛性条索、挛块等病理性、器质性损伤。临床表现为:经筋病灶点不仅有压痛和不适,而且有痛性条索、挛块等病理性、器质性损伤。此期应选用圆针、燔针劫刺、长针(长圆针)等疗法进行治疗。以解结法为原则,以松解疏通经筋病灶点处的痛性条索、挛块(横络)等病理性器质性损伤为主,解除经脉卡压、渗出,解除病痛。在解结的基础上,配合传统方法可取得较好效果。经筋病晚期指中期器质性损伤加重,临床表现不仅出现痛性条索、挛块等病理性、器质性损伤,同时有明显的骨性损伤并造成力线严重偏离,使经筋处于难于避免的非生理性牵拉状态。而且用解结法已不能改变力线的偏离。此期应采用手术方法矫正骨性力线,再配合其他方法可取得较好效果。
该组患者多数发病在30d内,以疼痛和因疼痛引起的功能障碍为主。属于经筋痹证的早期,即经筋功能性损伤期。如不及时治疗,进一步发展可出现筋性条索、解结、钙化,甚至关节畸形等中后期改变。既影响伏行于经筋中的经脉系统,又影响经脉气血的运行,导致筋性内脏病。届时将不得不用长圆针、针刀等解结工具,甚至手术治疗。因此,早期有效缓解经筋痹痛,事半功倍,属于治未病范畴。
笔者在20多年临床经验基础上,结合薛氏经筋理论,探索出单针运动刺法治疗早期筋伤痹痛,简单有效,成本低廉,副作用少,适合普及推广。
本组患者取得疗效的关键点是在运动中寻找针刺点,在运动中刺激病灶点。保持痛的姿势进针,病灶点绷紧,定点精确无误,针刺直捣病灶;反复寻找多个针刺点,病灶点无遗漏;在针刺部位行提插捻转、苍龟探穴手法,反复施术,针力集中,重点突出;在运动中施术,疏通力强,无论是解结还是缓解痉挛,如四两拨千斤,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