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及诊治分析
2015-01-24余子成梅银雨
余子成 梅银雨
(湖北省蕲春县妇幼保健院,湖北 黄冈 435300)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及诊治分析
余子成梅银雨
(湖北省蕲春县妇幼保健院,湖北 黄冈 435300)
目的 探讨新生儿黄疸诊治措施。方法选择黄疸新生儿300例临床资料,分析诊治情况。结果在新生儿黄疽致病因素中,围生因素和感染因素造成新生儿黄疸的比例很大,母乳性黄疸和新生儿ABO血型不合因素也占有一定比例,此外还有个别患者不明原因。经治疗,治愈250例,好转30例,自动出院的有19例,转到上级医院治疗的有1例。结论新生儿黄疸的主要病因为围生因素、母乳性因素、感染因素及ABO血型不合因素。因此,应加强围生期保健,减少产科异常及母婴感染机会,明确病因后积极对患儿进行治疗,确保患儿的健康。
新生儿;黄疸;病因;诊治
新生儿黄疸是现代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儿科疾病,该疾病可分为两种,即病理性黄疸与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对新生儿所产生的影响比较小,不需要对其进行特殊处理,仅需对其进行临床观察,而病理性黄疸会对患儿产生较大危害,病因比较复杂,若无法对其进行早期诊断以及及时治疗,浓度较高的血清胆红素将会造成患儿神经系统有不可逆转性损伤出现,有胆红素脑病产生,将会对听觉造成损伤,严重时会造成患儿死亡。因此,对该疾病病因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诊断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义。本文选择曾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0例黄疸患儿,对其进行临床治疗,并对其病因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曾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0例黄疸患儿。在这些患儿中有180例为男性,另外120例为女性,患儿天数最长者为24 d,天数最短者为2 d,其平均天数为(8.6±2.8)d,在这些患儿中有180例为围生期因素导致黄疸,有60例为感染因素,另外40例为母乳因素,另外20例为血型因素。所有患儿家长均为自愿配合接受治疗研究,并且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对患儿原发症进行积极治疗,对于感染以及溶血等病因患儿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及对症支持治疗,对患儿以药物与光照相结合方法对其进行治疗,蓝光治疗法对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病理性黄疸比较适合,所使用的蓝光波长为25~480 nm,能够使未被结合的胆红素经过光氧化分解成为直接胆红素,从而有胆绿素以及双吡咯产生,其水溶性比较好,很容易随着胆汁以及尿液而排出体外,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不会出现较严重不良反应。药物治疗所选择的主要就是苯巴比妥,大剂量使用人血白蛋白,所选择的中药主要就是如茵栀黄口服液,从而对患儿进行退黄保肝治疗。
1.3疗效判定标准:在完成治疗之后,患儿皮肤黏膜黄染消失,并且未出现复发,对其血清胆红素进行检查,显示其在85 μmol/L之内,并且未出现其他并发症,则表示为显效;在治疗结束之后,患儿皮肤黏膜黄染有所减轻,检查其血胆红素,显示在85~221 μmol/L,并且不存在其他并发症,则表示无有效;在经过治疗之后,患儿皮肤黏膜黄染与治疗之前相比较而言未出现明显变化或者减轻之后再次有黄染出现,对其血清胆红素进行观察,显示早产儿在257 μmol/L之上,足月儿在221 μmol/L之上,则表示无效[1-2]。
1.4统计学分析: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对于结果中所存在的计量数据通过均数±标准差对其进行表示,并且要通过t对其进行检验,对于两组患者之间的具体比较情况利用χ2进行检验,在本文研究中将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 果
在新生儿黄疽致病因素中,围生因素和感染因素造成新生儿黄疸的比例很大,母乳性黄疸和新生儿ABO血型不合因素也占有一定比例,此外还有个别患者不明原因。经治疗,治愈250例,好转30例,自动出院的有19例,转到上级医院治疗的有1例。
3 讨 论
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的一种常见临床症状,新生儿时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在该时期之内,小儿与母体脱离而独立生存,其所处的环境在根本上发生变化,但是其适应能力还不够完善,所生成的胆红素比较多,但是肝细胞摄取胆红素的能力却比较差,肠梗阻造成肝肠循环增加等引起新生儿血中胆红素的浓度比较高,从而有黄疸症状出现。黄疸中比较严重的为病理性黄疸,其发病因素主要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围生期因素。围生期因素在各种病因中占据首要地位,在围生期之内,新生儿肠梗阻、胎便延迟以及窒息导致缺氧、早产以及剖宫产等因素会造成肝细胞与胆红素酶类相结合的活性有所降低,从而使肝脏摄取以及结合的胆红素有所减少,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有所升高。对于新生儿而言,其肠道功能不够完善,很容易有梗阻及胎便延迟等功能紊乱症状出现,造成肠道循环增加,胆红素回血有所增多,血胆红素浓度有所升高,从而有黄疸出现[3]。第二,母乳因素。由于母乳喂养而造成的黄疸属于类型比较特殊的一种病理性黄疸。该病理机制还不是很明确,其主要表现就是哺乳停止48 h,胆红素下降较明显,达到50%,若再次对其进行哺乳,则胆红素会再次上升。在新生儿黄疸病因中,母乳因素并未占据首要地位,其原因可能使因为一方面而言,现代社会提倡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人们对母乳喂养的意识也有所提高,更多选择进行母乳喂养;另一方面而言,现代临床上对黄疸监测以及诊断技术有所发展,其诊出率得到提高[4]。第三,感染因素。在近几年来,随着现代医疗技术水平以及药物的不断发展,感染因素所造成的黄疸有所降低,病毒感染比如乙肝病毒或者细菌病毒改善导致肝细胞功能受损而有黄疸发生。细菌感染比较多见的就是败血性黄疸,病毒感染大多数都是宫内感染,最常见的就是巨细胞病毒以及乙型肝炎病毒,其他感染主要包括风疹病毒、EB病毒以及弓形体,但均比较少见[5]。第四,新生儿溶血。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溢出分解,造成血胆红素升高,从而有黄疸出现,对于新生儿溶血性黄疸而言,其最常见原因就是ABO溶血,这是由于母亲与新生儿血型不符合而导致的,大多数都是母亲血型为O型,而新生儿血型为A型或者B型最常见,并且其所造成的黄疸比较严重。对于新生儿溶血而言,其特点就是出生之后24 h之内有黄疸出现,并且会逐渐加重。红细胞结构功能缺陷也可能会造成发生黄疸[6]。因此,对于新生儿黄疸而言,在新生儿期应对其体征以及胆红素等方面生化指标进行严密监测,从而尽早进行确诊,并对其进行积极治疗,目前而言,对病理性黄疸进行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疗法以及光照疗法。
综上所述,新生儿黄疸的主要病因为围生因素、母乳性因素、感染因素及ABO血型不合因素。因此,应加强围生期保健,减少产科异常及母婴感染机会,明确病因后积极对患儿进行治疗,确保患儿的健康。
[1]黄劼.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及诊治分析[J].四川医学,2012,5(24):779-781.
[2]吴文坚,莫来.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及诊治体会[J].吉林医学,2012,19(30):4150-4151.
[3]邱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及诊治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13(26):93-95.
[4]孙淑娜.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及诊治分析[J].中外医疗,2011,22(28):103-105.
[5]刘钊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及诊治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34(22):115-116.
[6]于晶晶.间断及持续蓝光照射治疗不同病因新生儿黄疸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14,2(24):26-28.
R722.17
B
1671-8194(2015)23-01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