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开放性眼外伤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2015-01-24卢吉坤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0期
关键词:眼外伤开放性我院

卢吉坤

(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影响开放性眼外伤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卢吉坤

(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目的 了解影响开放性眼外伤预后的相关因素,并分析其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8例开放性眼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系统分析患者预后与就诊时间、损伤性质、年龄等因素的相关性,并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开放性眼外伤预后与就诊时间、致伤性质、发病年龄等因素具有相关性(P<0.05),经由针对性护理后,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影响开放性眼外伤预后多为其损伤性质、年龄等,及时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其预后。

开放性眼外伤;预后;护理

开放性眼外伤作为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多因化学性、物理性、机械性等因素诱发眼功能及结构改变,难以保障患者生活质量。由于其致病因素复杂,损伤状况多变,故处合适的防治措施外,还必须要强化临床护理[1]。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8例开放性眼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究影响开放性眼外伤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选择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开放性眼外伤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均经实验室检查确诊,其中男性占有41例,女性有27例,年龄8~68岁,平均年龄在(34.56±2.65)岁。

1.2一般方法

1.2.1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8例开放性眼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致伤性质(眼球钝挫伤、眼异物伤、眼球穿通伤及眼内出血)、就诊时间、发病年龄、手术方法等,分析开放性眼外伤预后相关影响因素。

1.2.2护理方法:所有患者均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

心理护理:由于开放性眼外伤具有突发性,故受伤后患者易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消除其恐惧心理,树立治愈信心。

急诊处理与护理策略:①角膜异物伤者,采用生理盐水或无菌湿棉去除异物,然后应用抗生素眼膏包扎,一般包扎24~72 h,维持伤口敷料清洁,7 d内勿进水、揉眼;②眼球穿通伤、钝挫伤者应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清除眼内容物,做好止痛、止血、包扎伤口等处理,并积极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健康教育指导:宣传疾病相关知识,促使其掌握自救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与能力。同时,提高安全生产设施与防范意识,宣传眼外伤危害,指导患者树立乐观向上的态度,予以滴眼药使用方法指导,保证睡眠充足,进食高维生素食物,坚持复诊。

1.3预后判定方法。①预后良好:矫正视力为0.02及以上;②预后不良:视网膜、眼球结构恢复正常,但未至良好标准。

1.4观察指标。①显效:临床主要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病情稳定;②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部分消失,病情得到有效控制;③无效: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

1.5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对上述资料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开放性眼外伤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从致伤性质角度出发,眼异物伤21例,预后良好18例(26.47%),不良3例(4.11%);眼球钝挫伤11例,预后良好8例(11.76%),不良3例(4.11%);眼球穿通伤34例,预后良好19例(27.94%),不良15例(22.06%);眼内出血2例,预后良好1例(1.47%),不良1例(1.47)%。在就诊时间上,41例<6 h,预后良好32例(47.06%),不良9例(13.23%);6~12 h16例,预后良好10例(14.71%),不良6例(8.82%);8~30 h 33例,预后良好26例(38.23%),不良7例(10.29%)。在发病年龄上,8~30岁33例,预后良好26例(38.23%),不良7例(10.29%);30~55岁28例,预后良好20例(29.41%),不良8例(11.76%);>55岁7例,预后良好4例(5.88%),不良3例(4.11%)。致伤性质、就诊时间、发病年龄与开放性眼外伤预后具有相关性(P<0.05)。

2.2护理效果分析:68例开放性眼外伤患者经由一系列的精心护理后,治愈率达100%,其中显效50例(73.53%),有效18例(26.47%),无明显并发症出现。

3 讨 论

开放性眼外伤作为由物理性、机械性、化学性等因素直接促使眼结构、功能出现改变的一种致盲性眼病,据临床研究发现,其预后相关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患者自身年龄、就诊时间及致伤性质等[2-3]。本文研究结果证实,开放性眼外伤预后与致伤性质、就诊时间、发病年龄等因素具有相关性(P<0.05)。有学者认为,强化开放性眼外伤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4]。在本文研究中,所有患者经由针对性临床护理后,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表明有效的护理干预能保证开放性眼外伤患者生存质量。究其根源,从患者实际护理需求出发,立足于其生理、心理、精神及社会等角度,强化临床病情观察,予以健康教育及饮食指导,并重视并发症预防及护理,能有效缩短病程,改善患者伤眼视力,保证其生活质量。现阶段,护理人员明确开放性眼外伤预后因素,坚持以患者为本,经由系统性临床护理干预可促使患者逐步成为心理、生理健全者,对其临床治疗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基于把握开放性眼外伤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前提下施以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预后。

[1]芮丽丽.影响开放性眼外伤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13,12(1):33-34.

[2]袁容娣,刘少章,纪淑兴,等.玻璃体手术治疗严重眼外伤的效果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J].创伤外科杂志,2010,23(3):198-202.

[3]刘晓丹.机械性眼外伤玻璃体切除术视力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D].郑州:郑州大学,2013.

[4]张颖栩,叶润才,李姝燕.开放性眼外伤并发眼内炎高危因素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1,12(9):1627-1629.

R473.77

B

1671-8194(2015)20-0271-01

猜你喜欢

眼外伤开放性我院
《张效房眼外伤学》一书出版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陕西及其周边地区眼外伤流行病学分析
《张效房眼外伤学》一书出版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寻求开放性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