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2年~2014年某院药物不良反应的调查研究

2015-01-24赵莉莉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5期
关键词:本院抗菌显著性

赵莉莉

(本溪市中心医院住院药房,辽宁 本溪 117000)

2012年~2014年某院药物不良反应的调查研究

赵莉莉

(本溪市中心医院住院药房,辽宁 本溪 117000)

目的 研究及分析2012年~2014年本院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2012年1~12月本院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95例患者为A组,2013年1~12月的98例患者为B组,2014年1~12月的96例患者为C组,然后将三组不良反应种类及药物应用种类进行分别统计及比较。结果 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以皮肤方面的不良反应为主,明显高于其他不良反应,抗菌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其他药物,且C组的抗菌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A组及B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2012年~2014年本院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抗菌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及皮肤方面的不良反应较高,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得到有效控制,但是仍有较大的降低空间。

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种类;不良反应部分

药物不良反应控制一直是临床研究和控制的重点方面,关于此方面的研究较多,而对于药物不良反应的定时评估是制定防控措施的重要基础与前提。因此定时对医院内不良反应的重点评估是极为必要[1]。本文中我们即就2012年~2014年本院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1~12月本院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95例患者为A组,2013年1~12月的98例患者为B组,2014年1~12月的96例患者为C组。A组的95例患者中,男性50例,女性45例,年龄0.5~72.5岁,平均年龄(57.3±6.7)岁。B组的98例患者中,男52性例,女性46例,年龄0.4~74.0岁,平均年龄(57.8±6.3)岁。C组的96例患者中,男性51例,女性45例,年龄0.5~75.0岁,平均年龄(57.0±6.9)岁。三组研究对象的不良反应经干预均得到有效控制。

1.2方法:将三组研究对象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然后将其中不同不良反应发生种类及药物应用种类进行分别统计及比较。

1.3统计学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分析软件采用SPSS15.0,数据检验方法为卡方检验,其采用率的形式表示,且以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2.1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A组的95例患者中皮肤方面的不良反应43例,发生率为45.26%,消化系统不良反应30例,发生率为31.58%,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5例,发生率%,其他系统不良反应7例,发生率为15.79%。B组的98例患者中皮肤方面的不良反应49例,发生率为50.00%,消化系统不良反应31例,发生率为31.63%,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6例,发生率16.33%,其他系统不良反应2例,发生率为2.04%。C组的96例患者中皮肤方面的不良反应47例,发生率为48.96%,消化系统不良反应29例,发生率为30.21%,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5例,发生率15.63%,其他系统不良反应5例,发生率为5.21%。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以皮肤方面的不良反应为主,明显高于其他不良反应,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

2.2三组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药物应用种类分析:A组中抗菌药物导致不良反应62例,发生率为65.26%,中药制剂导致不良反应25例,发生率为26.32%,其他药物导致不良反应8例,发生率为8.42%。B组中抗菌药物导致不良反应51例,发生率为52.04%,中药制剂导致不良反应30例,发生率为30.61%,其他药物导致不良反应17例,发生率为17.35%。C组中抗菌药物导致不良反应38例,发生率为39.58%,中药制剂导致不良反应33例,发生率为34.38%,其他药物导致不良反应25例,发生率为26.04%。三组患者抗菌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其他药物,且C组的抗菌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A组及B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

3 讨 论

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危害较大,不仅仅可导致患者出现各系统的不适感及危害,甚至可导致患者出现死亡等严重情况,因此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控制要求较高,而要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对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其细节的掌握是必要前提,以根据评估结果对不良反应的发生制定预见性的防控措施,达到有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目的[2-7]。本文中我们就2012年~2014年本院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三年中的药物不良反应均以皮肤方面的不良反应为主,同时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以抗菌药物为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抗菌药物所占比例呈现持续降低,说明其得到有效防控,但是防控的空间仍较大。综上所述,我们认为2012年~2014年本院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抗菌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及皮肤方面的不良反应较高,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得到有效控制,但是仍有较大的降低空间。

[1]姜向东.50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其预防措施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9):166-167.

[2]闫亚玲,张松,伍延婷.2009年至2013年医院103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业,2015,24(7):77-79.

[3]Hohl CM,Kuramoto L,Yu E,et al.Evaluating adverse drug event reporting in administrative data from emergency departments: a validation study[J].BMC Health Serv Res,2013,13(6):473.

[4]杨枫.探讨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4):133-134.

[5]郭星星.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7):96-97.

[6]曲晓文.药物不良反应与不合理用药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0):153.

[7]杨金玲.我院248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6):89-91.

R954

B

1671-8194(2015)25-0161-01

猜你喜欢

本院抗菌显著性
对统计结果解释和表达的要求
什么是抗菌药物?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关于论文统计学分析结果描述的规范:多组数据的单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