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治疗的手术室护理体会
2015-01-24柳媛
柳 媛
(辽宁省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手术室,110044)
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治疗的手术室护理体会
柳 媛
(辽宁省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手术室,110044)
目的 总结胸腔镜下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手术室护理心得体会。方法 收集2012—2015年我院收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3例,对其围手术期手术室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4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手术时间(2.8±1.1)h;术中出血量(203±28.4)mL;拔管时间(62.9±8.8)h;住院时间(11.4±2.6)d。术后出现吻合口渗血2例、肺漏气3例,无中转开胸病例。结论 胸腔镜下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手过程中,应重视护理工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肺癌;胸腔镜;根治术;手术室;护理
R734
A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指的是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近50年来,全世界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增高的趋势。在我国大城市中,肺癌的发病率在男性患者中居首位。在20世纪末,肺癌所导致的死亡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居首位。肺癌多见于中老年患者群体,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肺癌的致病原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长期大量吸烟仍被认为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其他致病危险因素还包括大气污染、烹饪油烟、职业接触、饮食习惯和遗传因素等[1]。目前,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为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即包括放疗、化疗及生物治疗在内的个体化治疗。尤其是对于具备手术指征的患者,手术往往是根治肿瘤的唯一方法。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在我国逐渐得到推广。该手术方法以其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青睐。因此,为保证手术质量,收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43例,总结手术室护理心得体会。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2015年我院收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3例,具有明确的影像学诊断依据和术前病理活检。其中,男30例、女13例;年龄38~65岁,平均(51.2±11.3)岁;腺癌23例、鳞癌14例、腺鳞癌4例、大细胞肺癌2例;临床分期:Ⅰa期9例、Ⅰb期11例、Ⅱa期13例、Ⅱb期10例;均为单侧,左肺23例、右肺20例;中心型肺癌18例、周围型肺癌25例。全部患者均有明确的手术指征和手术意愿。
1.2 手术方法 选择全麻方式,于双腔气管插管后单肺通气;健侧卧位暴漏手术视野。于腋中线第8肋间作1条长约1 cm切口,置入套管,插入胸腔镜观察情况后确定其余操作孔位置。于腋前线第4或第5肋间作1条长3~5 cm的切口作为主操作孔。于腋后线第7肋间、肩胛下线第8或第9肋间作一条长约1 cm的切口作为辅助操作孔。常规使用直线切割缝合器钉仓行肺叶血管及支气管处理,使用电钩或超声刀行淋巴结清扫术。之后利用标本袋从小切口取出标本。手术结束利用原操作孔置引流管。采用蒸馏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胸腔,关胸后逐层缝合[2]。
1.3 护理
1.3.1 术前准备 手术之前,巡回护士应做好术前访视工作,和麻醉医生仔细核对病人的姓名、科室、床号、术前用药、手术部位等情况。护理人员应主动查阅患者病志资料,熟悉患者本次入院的症状、体征、主要检查结果、诊断等情况,与患者主管医生联系,了解患者拟行的手术方式等。告知患者主要的注意事项,包括术前备皮、清肠、禁食等内容。对于存在心理障碍的患者,应积极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使患者以最佳心态接受手术。手术前1 h,器械护士应准备好手术所需各种物品,包括电视胸腔镜、内窥镜、吸引器、电刀、超声刀、闭合器钉枪、长卵圆钳、分离钳、无创抓钩等手术器械,检查相应设备仪器状态等,确保术前准备充分。手术前0.5 h,器械护士刷手上台,清点物品,并进一步检查相关器械性能。
1.3.2 术中护理 配合手术医生进行开操作孔,及时传递手术器械。应用高频电刀和超声刀时要及时对器械进行清洁,防止过多的焦痂聚集在刀头,影响切割功率,降低电凝止血效果。手术过程中,注意保护胸腔镜器械柄,应谨慎处理以免污染。在分离肺血管和气管的过程中,根据需要,及时准备好腔镜直线切割缝合器,每次安装新的钉仓前,应用无菌盐水把钉仓的底座冲洗干净或用盐水纱布擦拭干净,以免残余的钉子影响下一个钉仓的安装[3]。手术过程中,由于要留取肿瘤组织和淋巴结送检,要做好标记工作,尤其是要记录好各组淋巴结的位置和编号,切记混淆。手术结束后,用37℃左右的生理盐水冲洗胸腔,检查有无出血、支气管是否漏气。如无异常情况,清点器械、纱布、缝针等。确认无误后,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
1.3.3 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连接好引流管和引流瓶。在麻醉医生再次进行胀肺排气操作后,贴好管道引流标志。擦净病人身上的血迹,协助麻醉医生换好单腔气管插管,用两把血管钳双重夹闭胸腔管,整理好各种管道。之后采取语言唤醒措施辅助患者苏醒,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合格后协助医师将患者送回病房。
2 结果
本组4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手术时间2~4 h,平均(2.8±1.1)h;术中出血量170~240 mL,平均(203±28.4)mL;拔管时间54~70 h,平均(62.9±8.8)h;住院时间9~16 d,平均(11.4±2.6)d。其中,2例出现吻合口渗血、3例出现肺漏气,予以针对性处理后患者恢复,无中转开胸病例。
3 讨论
支气管肺癌是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肺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世纪以来,肺癌已经成为城市人口中四大恶性肿瘤死亡原因之首。虽然手术不是肺癌的唯一治疗方法。但对于范围较局限、有手术指征的癌肿。手术切除病灶仍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4]。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为开胸后直视下病灶切除,虽然该方法能够有效切除肿瘤组织,保证“根治”的效果,但是开胸手术对于机体是一种严重的创伤,加之肺癌患者往往年龄偏大,手术风险较高,患者需要忍受身心的双重考验。胸腔镜手术技术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微创手术方式,随着手术技术和器械的发展,手术应用范围也逐渐增加。目前,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的情况下,胸腔镜手术已经成为肺癌的治疗手段,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已经得到证实。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术不仅可以完全切除肿瘤组织,还可进行淋巴结清扫术。与传统的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微创治疗的优势体现在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快、切口美观等。本研究中,我们旨在总结胸腔镜下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手术室护理心得体会,对近年来积累的护理心得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我们认为,护理人员应该具备扎实的手术室理论知识,对手术过程要做到了如指掌,而且要具备对于工作的强烈责任心。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探讨更合理的护理方法,从提高护理质量的切入点出发,从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宗旨出发,开展细致的护理工作[5]。
[1] 吴孟超,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82-289.
[2] 王红耐.规范护理在电视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3(4):644.
[3] 许英利,张莉.胸腔镜下肺癌手术的护理配合[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2):242-243.
[4] 李少平,杨玉新,杨振江.肺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7,4(34):123-124.
[5] 陈建英,王茵茵,包一光.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护理配合[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34):4345-4348.
世界强化免疫日——12月15日
12月15日是世界强化免疫日。世界强化免疫日是1988年第41届世界卫生组织大会确定并实行的。世界强化免疫日主要是为消灭脊髓灰质炎而设立的。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是少数能被消灭的疾病之一,这主要是因为人是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唯一感染者、已经有有效的疫苗、免疫能终生持续存在等。
国家免疫日是为了补充及完善常规免疫而采取的措施。其目的是通过免疫高危险年龄组0~4岁的每个儿童,尽可能快地阻断脊髓灰质炎地方性流行。通常包括2次/年的国家免疫日(隔1个月),持续≥3年的期限,达到捕捉未免疫或仅部分免疫保护的儿童、提高已免疫儿童的免疫水平。这样,最敏感年龄组的每个儿童同时得到保护,也就立即剥夺病毒的生存。
1672-7185(2015)24-0042-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5.24.020
(2015-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