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花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及过敏性腮腺炎1例

2015-01-24刘艳芍任倩慧李文静

中国民间疗法 2015年12期
关键词:腮腺炎腮腺红花

刘艳芍 任倩慧 李文静

(山东省章丘市中医医院,章丘 250200)

红花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及过敏性腮腺炎1例

刘艳芍 任倩慧 李文静

(山东省章丘市中医医院,章丘 250200)

红花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经水提、醇沉、过滤、灌封、灭菌等过程制备而成。功能主治为活血化瘀,用于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冠心病、脉管炎。随着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获得满意疗效的同时,屡有不良反应发生,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寒战、高热、皮疹等,但少见过敏性休克,更未见过敏性休克伴过敏性腮腺炎的报道。现报道1例我院使用红花注射液后发生过敏性休克伴过敏性腮腺炎的病例,以期提高临床对此类不良反应的重视。

一般资料

患者,女,59岁,主因“发作性心慌、乏力4 d”于2014年9月10日上午10∶21入院。既往有冠心病病史4余年,高血压病史1年余,曾有丹参注射液静脉应用史,无不良反应,否认腮腺疾病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入院诊断为:①冠心病、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②原发性高血压。查体:体温36.5℃,脉搏7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40/70 mmHg,全身皮肤未见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侧腮腺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74次/min,律不齐,可闻及早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室性期前收缩,心电图不正常。于11∶07给予红花注射液(山西华卫药业有限公司,规格10 ml/支,批号13080502)20 mL溶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滴注速度为50滴/min,5 min后(11∶12)患者感周身皮肤瘙痒不适,随即发麻,考虑为药物过敏,立即停用红花注射液组液体,更换输液器,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维持静脉通路,吸氧,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静脉推注。11∶13患者突感气促、面色苍白、大汗、烦躁,急测血压85/50 mmHg,神志欠清,颈部皮肤可见荨麻疹样皮疹,考虑为红花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立即给予肾上腺素注射液(1 mg皮下注射)、盐酸异丙嗪注射液(25 mg肌肉注射),心电监护显示心率112次/min,血氧饱和度93%。抢救过程中患者时有恶心,吐出白色黏痰,予泮托拉唑注射液40 mg溶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于11∶19予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 mL溶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中缓慢静脉推注。11∶25,恶心明显、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测随机血糖8.9 mmoL·L,予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10 mg肌肉注射),于11∶32心电监护显示心率102次/min,血氧饱和度98%,复测血压153/80 mmHg,患者神志清,上述症状明显减轻,后复测两次血压均为120/70 mmHg,心电监护显示心率约86次/min,血氧饱和度99%,病情平稳。下午15∶50患者诉双侧腮腺区肿胀不适,查看双侧腮腺区肿大,左侧大小约4 cm×2 cm,右侧大小约3.5 cm×2 cm,左侧耳后部皮肤颜色略偏紫暗,右侧皮色正常,质韧,无红、热及压痛,双侧腮腺导管口亦未见红、肿及分泌物,随即行彩超示:双侧腮腺扫查体积增大,形态饱满,内回声不均,右侧腺体内见大小约10 cm×6 mm低回声结节,边界清,CDFI腺体内未见异常血流信号。提示:双侧腮腺肿大,右侧腮腺内淋巴结可见。考虑为过敏性腮腺炎。予氯雷他定片10 mg每日1次口服;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0 mL溶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维生素C注射液3.0g,溶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9月11日下午查看患者双侧腮腺肿大较前明显减轻,局部无红、热及压痛。经抗过敏治疗于9月16日顺利出院,出院时双侧肿大腮腺恢复正常。

讨论

该患者在首次输注红花注射液约5 min出现周身瘙痒不适,随即出现气促、面色苍白、大汗、烦躁,急测血压85/50 mmHg,神志欠清,颈部皮肤可见荨麻疹样皮疹,诊断为过敏性休克。该患者的上述过敏症状是在输注红花注射液后出现,当时无其他用药史,停药后经抗过敏和抗休克处理后病情缓解,所以可以确诊为红花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

在以往红花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报道及药品说明书上所列不良反应中均未出现过敏性腮腺炎。综合本患者病点,应用红花注射液4 h后突然出现双侧腮腺肿大,局部无红、热、痛,行彩超证实,经应用抗过敏药物及维生素C,腮腺肿胀很快消散,支持过敏性腮腺炎诊断。

为了进一步证实本例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和红花注射液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笔者以“红花注射液”“不良反应”和“过敏性腮腺炎”为关键词进行了文献检索,结果仅检索到中文文献关于红花注射液导致过敏性休克的报道,因此,本文为首例患者静滴红花注射液后出现过敏性腮腺炎的报道。

原因分析。①红花注射液引起过敏性休克,分析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红花注射液中所含成分较多,目前已分离出10余种化合物,其中可能存在多种致敏成分,并且脂溶性成分导致过敏反应的强度最大[1]。②目前我国中药制药工艺水平有限,在制备过程中易残留微量杂质,如鞣质、植物蛋白、色素、树脂、挥发油等[2],其中鞣质可作为半抗原与血浆蛋白的氨基酸缔合成大分子复合物,进入体内易引起变态反应[3]。③药物浓度偏高,起始滴速过快:药品说明书推荐20 mL的红花注射液所用溶媒应为500 mL,该患者所用溶媒为250 mL,致使药物浓度偏高,药物浓度高会导致单位时间内所输注体内的药物剂量迅速增加。根据报道首次使用红花注射液时,开始滴速应控制在20~30滴/min,如无药品不良反应时才可将滴速调至40~60滴/min[4],而该患者开始滴速即为50滴/min。药物浓度偏高、起始滴速过快均会导致药物进入机体后引发药理作用迅速增强,因而会增加由于药理作用增强引发的A类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腮腺是一对消化腺体,双侧腮腺区急性肿大,临床上常见于流行性腮腺炎、化脓性腮腺炎、假性腮腺炎及过敏性腮腺炎[5]。过敏性腮腺炎其发病机制是抗原介质导致的由IgG参与的急性变态反应,致使腮腺导管及血管发生渗出性改变[6]。此例过敏性腮腺炎的发生考虑与红花注射液中致敏成分及半抗原有关。

[1]张颖,张志伟,朱青,等.红花注射液引起过敏反应的实验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9,25(6):514-517.

[2]阎敏,李新中,尹桃.392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11):1100.

[3]袁璐,苏桂兰,胡冠时.丹参及复方丹参注射液质量分析研究[J].中草药,1994,25(6):299-301.

[4]李海霖,李生洪.红花注射液等不良反应及其防治[J].中成药,2008,30(8):附15-,附16.

[5]中山医学院《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编写组.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291-292.

[6]李义军.过敏性腮腺炎两例分析[J].医学信息,2011,24(2):684.

2015-03-25)

猜你喜欢

腮腺炎腮腺红花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榜
腮腺炎与男性不育
常规CT上瘤内囊变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腮腺木村病的DWI和动态增强MR表现
流行性腮腺炎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超声检查对腮腺肿大的诊断价值
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流行特征及预防控制疫情流行的具体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