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平与胺碘酮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65例临床疗效分析
2015-01-24马吉颖
马吉颖
(宾县人民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400)
心律平与胺碘酮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65例临床疗效分析
马吉颖
(宾县人民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400)
目的 探讨针对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采用心律平与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65例,随机将其分为A组32例与B组33例,A组患者采用心律平静脉注射,B组患者给予胺碘酮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不良反应以及药物显效时间,并完成统计学比较与分析。结果A组患者用药后的显效时间为(10.1±4.9)min,显著优于B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采用心律平与胺碘酮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相对而言心律平显效时间较好,但存在器质性心脏疾病者则更适合采用胺碘酮,临床治疗时需通过相关观察合理用药。
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律平;胺碘酮
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类型[1],发患者者多为阵发性,并且在无器质性心脏疾病患者中也常有发生。长期的心室率过快会导致患者心内血运障碍,引发心肌耗氧量显著提升,进而抑制心功能并形成心绞痛等相关症状[2]。目前,针对此类患者的应用药物种类较多,而胺碘酮与心律平最为常见。本次研究通过对该疾患者者分别采用两种药物,通过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起效时间的比较,探讨最合理用药方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中65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均为本院所收治,所有病例均通过心电图等相关检查得到确诊。随机将病例分为A组32例与B组33例,A组患者中男11例,女21例,平均年龄(52.3±9.7)岁,发病至入院时间为(1.5±0.7)h,平均心率(183.9±19.8)次/分;B组患者中男12例,女21例,平均年龄(53.1±9.9)岁,发病至入院时间为(1.5±0.6)h,平均心率(181.7±20.1)次/分。组间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急诊抢救,连接心电监护与供氧设备,迅速完成静脉通道建立,并详细记录患者治疗期间的血压与心率,并积极准备心肺复苏措施。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采用心律平(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50021767),将70 mg药物注入2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开展静脉注射,注射时间控制为5 min内,未获得转复效果者在15 min后再行1次上述措施。B组患者给予胺碘酮(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20045108),将150 mg药物注入2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完成静脉注射,注射时间控制为5 min内,未获得转复效果者在15 min后再行1次上述措施,
1.3观察指标: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显效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临床疗效判断依据转复情况来评估,其中静脉注射30 min内便获转复者为有效,未获得转复效果者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均以P<0.05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组间显效时间比较:A组患者用药后的显效时间为(10.1±4.9)min,B组患者用药后的显效时间为(22.7±10.1)min,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组间临床疗效比较:A组患者治疗有效26例,总有效率为81.3%, B组患者治疗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75.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组间不良反应比较:A组患者用药后头晕1例,恶心1例,共发生2例,总发生率为6.3%;B组患者用药后血压下降1例,恶心1例,共发生2例,总发生率为6.1%,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心律平与胺碘酮均为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常用治疗药物[3]。其中心律平药物可减缓传导,对房室结、窦房结等情况具有抑制作用,通过对心肌发挥作用来降低旁路传导。以往研究表示应用药物浓度较高时易引发负性肌力作用,而射血分数为40%以上者能够良好耐受,但对于左室功能异常者也会对其血运状况形成不良影响,进而明显器质性心脏疾病者需酌情应用[4]。胺碘酮可抑制多通道,减缓传导并对房室与窦房结间的自律性产生抑制作用,进而促进心率降低。临床应用时对患者的不良反应一直较为满意,受到医师的广泛认可[5]。本次研究中分别对患者应用了心律平注射液与盐酸胺碘酮注射液,通过临床治疗后采用心律平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1.3%,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3%;采用胺碘酮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5.8%,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1%,两组病例比较并无明显差异。但应用心律平患者的显效时间为(10.1±4.9)min,与应用胺碘酮患者比较存在显著差异,进而提示临床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时需依据患者病情程度以及是否存在器质性心脏疾病来合理选择应用药物。
综上所述,针对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采用心律平与胺碘酮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相对而言心律平显效时间较好,但存在器质性心脏疾病者则更适合采用胺碘酮,临床治疗时需通过相关观察合理用药。
[1]张钊,李玉东,杨守忠.心律平与胺碘酮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50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2,20(2):43.
[2]李晓娟.心律平、胺碘酮、三磷腺苷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60例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33):138-139.
[3]尹廷伟,许瑞佳,胡爱民,等.中国人群使用心律平与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Meta分析[J].循证医学,2013,13(3):152-156.
[4]刘尚,陈汉华,蔡传英,等.三磷腺苷、心律平、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12,34(8):1052-1053.
[5]黄汉华,黄焰,梁如忠,等.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及心律平注射液对急诊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及其安全性对比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5):955-956.
R541.7+1
B
1671-8194(2015)16-02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