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15-01-24王桂花谢印乾
曹 勇,王桂花,朱 宝,谢印乾
(1.榆林市种畜禽资源检测保护中心,陕西榆林 719000;2.渭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渭南 714000;3.陕西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西安 710016)
新常态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曹 勇1,王桂花2,朱 宝3,谢印乾3
(1.榆林市种畜禽资源检测保护中心,陕西榆林 719000;2.渭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渭南 714000;3.陕西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西安 710016)
在畜牧业由“增量型”向“提质增效型”转型的新常态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从畜牧业生产方式、产业化链条、产业结构及法律法规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新机遇,从疫控体系建设、疫病流行形势、畜产品消费需求及疫病防控理念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新挑战,提出了新常态下疫病防控的对策,为科学开展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新常态;动物疫病;机遇;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步入了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新常态。畜牧业发展也面临着消费主导生产、增产难度加大、突发事件增多、疫情形势复杂、食品安全问题影响严重等新形势,正逐步由“增量型”向“提质增效型”转换。新常态下,大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给动物疫病控制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同时,对畜牧业“提质量、保安全”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 新常态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机遇
1.1畜牧业生产方式不断转变
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配置不断优化,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加快,盲目投资、资源消耗型的增长需求趋于平缓,依靠科技进步、提质增效的需求明显[1],为动物疫病控制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畜牧生产的市场波动趋于平缓,将有效避免养殖生产管理和养殖者情绪波动对疫病防控的不利影响;散养户的快速退出使单纯依靠提高养殖密度、缩减养殖投入来增加养殖效益的做法逐步减少,疫病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养殖业中病死动物及排泄物无害化处理得到强化,使环境污染逐步降低[2],疫病传播风险将会有所下降。
1.2畜牧产业化链条逐步完善
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要求打造完善的畜产品产业链条,构建产前、产中、产后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体系,形成全链式现代畜牧业产业发展格局。新常态下,畜产品的本地加工营销体系不断完善,大型畜牧龙头企业将引领产业发展,“公司+合作社+农户+银行+保险”的养殖链条和“养殖+加工+销售”的销售链条,将不断提高种源专业化生产水平,提高畜产品本地加工能力,有效降低活畜禽长距离、多渠道频繁调运造成的疫病传播风险,为疫病防控提供了先决条件。
1.3畜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畜牧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使畜牧业生产区域化进程加快。目前,我国畜牧产业区域化布局逐步形成,已形成以长江中下游为中心产区并向南北两侧逐步扩散的生猪生产带,以中原肉牛带和东北肉牛带为主的肉牛生产带,以西北牧区及中原和西南地区为主的羊肉生产带,以东部省份为主的肉禽生产带和以中原省份为主的蛋禽生产带,以及以东北、华北及京津沪等城市郊区为主的奶业优势生产带[3]。这使疫病防控工作重点更为突出、层次更为分明,能够做到有的放矢,不断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1.4畜牧业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
目前,我国已经制定出台《畜牧法》《动物防疫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以及《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规章,畜牧业法律体系逐步完善。在全面实行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深入贯彻执行畜牧兽医法律法规,把各项工作纳入法律框架,严格依法行政、依法治牧将成为开展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有力武器,为疫病防控提供法律保障。
2 新常态下动物疫病控制工作面临的挑战
2.1疫病防控体系建设依然落后
2.1.1动物疫病防控机构方面。各地兽医管理体制改革进展不平衡,存在职能交叉、职责不清、任务分工不明确、条件资源分布不科学等情况[4],特别是部分乡镇,由于职能增加人员不增,再加上乡镇兽医机构归口乡镇政府管理,导致疫病防控职能相对弱化,严重制约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有效开展。
2.1.2动物疫病防控人员方面。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是部分基层人员力量薄弱、素质不高、能力不足的问题突出。人员老化问题日益严重,学习应用新知识、新理念的能力不足,积极性不够;兽医专业技术人员缺乏,进人难、留人更难的现象普遍;福利待遇、津贴低及生物安全保障缺乏[5]。这影响了基层防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2.1.3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方面。硬件优势发挥不充分,经过多次建设,各级动物疫控基础设施都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充和加强,但利用效率低,没有充分发挥硬件优势[6];系统的监测技术理论缺乏,抽样监测的科学性不足,难以准确掌握疫病的分布特征和及时发现新发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不科学,只关注疫病多少,不重视发病原因,科学分析数据并寻找风险因素的能力不足,难以做到科学的疫病预测预警;动物疫病防控机制不健全,动物疫病传播涉及养殖、运输、屠宰、加工等各个环节,需要畜牧兽医、卫生、交通运输、公安、林业等部门共同参与,而当前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缺乏“同一健康”理念,多环节齐抓共管,多部门沟通协作的机制尚不健全[7]。
2.2疫病流行形势复杂
2.2.1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压力大。从全球来看,2014年,30多个国家发生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对我国形成了半包围态势;41个国家发生口蹄疫,其中我国周边就有19个,对我国形成南北夹击的格局;22个国家报告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在我国周边呈地方性流行;52个国家和地区发生非洲猪瘟,其中俄罗斯15个地区发生了92起疫情,对我国的威胁逐渐增加。从全国来看,2014年,4个省份发生5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20个省份检出H5N1、H5N2、H5N6、H5N8等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原,今年已经连续发生多起H5亚型禽流感疫情、口蹄疫疫情[8]。
2.2.2动物疫病种类多。全国报告的动物疫病多,且流行范围广。对多数疫病、临床上缺乏快速、简便的检测手段,难以及时诊断并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除国家强制免疫的疫病外,对羊痘、圆环病毒病、鸡白血病等疫病缺乏科学的免疫措施,是否该免疫、如何免疫、用何种疫苗免疫等问题缺乏科学指导,养殖场户免疫时随意性大,难以确保免疫效果。
2.2.3混合感染现象加剧。多病原,多亚型、多毒株混合感染现象越来越严重[9]。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免疫抑制病和常见病原耐药性的增加,继发感染、持续感染等现象的广泛存在,使疫苗免疫、药物预防和治疗的难度加大。多亚型的共同存在,加上疫苗交叉保护能力有限,导致疫病防控难度大。
2.2.4症状非典型化和温和化明显。在高强度的疫苗和药物使用下,病原的“逃逸”机制表现突出,非典型性、温和性病例明显增多,如猪瘟、新城疫等一般不再表现经典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疫病更加隐蔽,导致误诊或漏诊的几率增加,难以及时准确诊断和采取针对性措施。
2.3畜产品消费需求日益增长
2.3.1畜产品需求量仍将刚性增长。当前,畜产品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但据估算,至少到2030年肉类消费需求保持以每年1%左右的速度增长;目前禽蛋消费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但农村居民消费每年仍要增长3%以上;奶类消费预计未来几年内增速将维持在3%-5%[10]。规模养殖的发展速度放缓将成为必然,畜产品的社会需求量快速增加使传统的生产方式显得相对滞后,落后的生产管理技术、对生长速度的过渡追求、活体的长距离运输、不断增加的资源环境压力等问题,对动物疫病防控提出更高要求。
2.3.2对畜产品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在“提质增效”的新常态下,消费者对畜产品的种类多样化、质量安全化、产品营养化的需求不断提高,畜产品生产必须不断适应消费理念的新变化,推进优势畜产品的基地建设,确保畜产品质量及畜产品安全。
2.4疫病防控理念落后
2.4.1忽视综合防控措施。养殖场户过度依赖疫苗和兽药,缺乏加强日常消毒、强化检疫隔离、严格无害化处理等方面的疫病综合防控意识。
2.4.2缺乏健康养殖理念。多数散养户养殖基础设施薄弱,饲养管理技术、疫病防治技术及粪污处理技术落后,品种改良缓慢,饲料、药物等投入品添加不规范,环境污染严重,健康养殖意识淡薄[11]。
2.4.3受市场行情影响大。近年来,生产者积极性受市场影响大,行情好则盲目扩大生产、超负荷加快生产节奏,行情不好则放松管理、缩减防疫投入。
2.4.4缺乏群体防疫意识。在养殖规模小、密度小、病原单一的传统养殖模式下,养殖场户和基层兽医形成了只重视个体治疗的传统诊疗观念,过度依赖先进的检测技术,依赖专家,难以建立与生产方式转变相适应的群体防疫意识。
3 新常态下疫病防控对策
3.1树立动物防疫工作绝无小事的观念,高度重视疫控工作
实现《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目标任务有其艰巨性和复杂性,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有极其重要的意义。H7N9流感暴发、布鲁氏菌病流行等越来越多的公共卫生事件表明,动物疫病控制工作不仅仅是在保护动物健康和畜牧业发展,更是保护人类的健康与安全、实现社会稳定与经济平稳发展的根本,必须牢固树立动物防疫工作绝无小事的观念,高度重视动物疫病控制工作。
3.2提高疫病发生有其自然规律的认识,科学处置动物疫情
动物疫情的发生是一种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能以疫情论英雄,疫情发生并不可怕,关键是能够科学处置,防止疫情的扩散蔓延。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牢固树立疫病风险意识,放下包袱,打消顾虑,及时上报疫情信息和监测阳性结果并按规定处置,隐报、瞒报的现象会使疫情悄然蔓延,带来不可估计的影响和损失。
3.3建立疫病防控必须依赖科学的理念,大力推广先进技术
疫病的防控必须要依赖科学,要积极探索、应用、推广先进的疫病防控技术,牢牢树立以下“六个科学”的防控理念[12]:检测方法要科学,不同防控阶段的检测方法会有所不同,净化初期要尽量避免假阳性的出现,降低扑杀成本,净化后期要尽量避免假阴性的出现,防止漏检现象;抽样策略要科学,不同的监测目的的抽样量、抽样方法都会不同,要以目的为导向,制定科学的抽样策略,提高采样代表性和覆盖面;现场处置要科学,处理疫点的同时,还要开展追踪与追溯,有效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信息调查要科学,以科学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访问等方式尽可能获得全面、准确的信息;数据分析要科学,经过大量数据的汇总、分析,达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目的,深入挖掘内部规律;决策建议要科学,要以科学为依据,注重决策建议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4运用疫病防控需要全程控制的思维,加强疫病联防联控
疫病防控不仅仅是对已发生疫情的处置,更重要的是寻找疫病发生的根源,实现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由以结果控制为重点向以全程控制为重点的转变,充分应用疫病防控的全程控制思维,对生产、流通、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管。同时,牢牢树立“同一健康”理念,加强动物疫控、动物卫生监督、畜牧技术推广、卫生、公安、林业、交通等多部门的沟通、交流与合作,齐抓共管,形成联防联控的工作局面。
[1] 金印生. 认识畜牧发展新常态,抓住财富倍增新机遇[J].饲料与畜牧,2015(2):55-56.
[2] 朱亚琴,王得元,逯来章.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探讨[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0(16):18-19.
[3] 王玉柱. 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措施探讨[J].中国动物检疫,2013,30(5):30-32.
[4] 杨子刚,毛文坤,于海朋.中国畜牧业生产区域布局演变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2012,48(10):11-14.
[5] 朱琳祥,田生梁.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动物检疫,2012,29(9):23-25.
[6] 张鲁安,付雯,兰邹然等.我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动物检疫,2012,29(7):19-21.
[7] 崔基贤,王靖飞,王幼明等.兽医工作在“同一健康”实践中的作用与地位[J].中国动物检疫,2014,31(4):37-39.
[8] 农业部.兽医公报[R].北京:农业部,2014-2015.
[9] 周玉莲. 重大动物疫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策略[J].中国动物保健,2014,16(10):24-25.
[10] 中国畜牧养殖业的任务、挑战与出路[EB/OL].2014-10-31.http://www. zhujiage. com.cn.
[11] 范学珊. 集成有效疫病控制体系,提高猪业健康养殖水平[C].中国猪业发展大会论文集,2004.
[12]黄保续.兽医流行病学[M].1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白雅娟)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Anim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under the New Normal
Cao Yong1,Wang Guihua2,Zhu Bao3,Xie Yinqian3
(1. Yulin Breeding Livestock and Poultry Resources Detection and Protection Center,Yulin,Shaanxi,719000;2. Weinan Anim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Weinan,Shaanxi,714000;3. Shaanxi Anim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Weinan,Shaanxi,710016)
Currently,under the Newnormal the animal husbandry are reforming and transforming from the incremental type to the type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Anim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s facing unprecedentedly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e opportunities are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production mode,industrialization chain,industrial structure,laws and regulations. The challenges are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system construction of animal disease control,diseases situation,consumption needs of livestock products and concepts of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to provide
scientifically to the related work.
newnormal;animal disease;opportunity;challenge
S851.33
B
1005-944X(2015)12-0045-04
王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