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品课教学的细节之美

2015-01-23周英

关键词:张丽莉思品预设

周英

课堂作为师生思维场、情感场、活动场乃到生命场的聚集地,细节为课堂教与学实现互动提供了基本元素,从而为实现培养人、完善人的课程教学目标提供了基础支撑。

在思品课教学中,细节呈现为发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师生、生生间充满思辨与灵性的课堂场景。它是一种关注,一种体察,一种创意,充盈着灵动的智慧,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对细节的敏锐发现、捕捉和挖掘,于细微处见精神,必能收获思品课预设与生成中的那份精彩、那份感动。

一、预设细节   让课堂充满思维的灵性

充满魅力的教学细节,要靠教师精心创设,用心打造。它不是浅尝辄止的表面“作秀”,也不是为追求“亮点”而刻意设置的“应景之作”,更不是明知不可为或不必为而为之的故弄玄虚,而是对文本、学生、环境深刻理解和把握后的自然而巧妙的“创设”。一棵树最能体现其生命活力的是繁茂的枝叶,一堂课的精彩莫过于其间不断闪光的细节。课堂的精彩生成离不开对文本、对教学过程中细节的精心预设,教师要用开放的胸怀去预设理想的教学情境,这样才会在课堂生成中左右逢源、信手拈来,让浅陋变得深刻,使失败转向成功,让平凡成为伟大。

作为新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细节预设要留有空间,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生成精彩甚至产生错误的机会,从而提供师生在平等对话、思维碰撞中产生思维火花的场所。例如,在教学九年级思品“角色与责任同在”这一框内容时,导入时笔者出示出这样一个问题:如何理解“每个人承担的责任是多方面的”?对于这一问题,学生直觉是存在这种现象的,却又一时语塞,不知如何作答。此时,课堂表面上是处于静态,而学生内心却是波澜起伏,强烈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索之中,恰似“于无声处听惊雷”。在此基础上,笔者再次设问:作为学生角色的你,你承担了哪些责任?由步步预设而展开的教学细节,彰显着课堂暗香浮动之美。

总之,问题预设意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如何使预设本身具有其逻辑性与科学性;加之学生有自己的主见,不会一味跟着教师备课设定的思路走。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备课预设的思路,预先考虑学生的思维走向以及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疑问,用动态的眼光关注动态的课堂,基于学生需求去作引导,让课堂充满思维的灵性,丰富师生共同的课堂。

二、捕捉细节   让课堂充满人生的智慧

教学细节,犹如课堂的精灵,倏忽而至,稍纵即逝,让人始料不及。这就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及时捕捉,小心把握。若能谨慎地、智慧地处理好每一个教学细节,给课堂注入新鲜血液,课堂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生命力”,让学生生成人生的智慧。

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学生语言中的细节。记得有一次,笔者在引用“感动中国人物张丽莉的事迹”复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这一知识点时,对学生说:“如果是你,你是选择舍己为人还是保己为人?”出乎意料,竟有学生说当然要保全自己,而且人数还不在个别……

面对学生意外的回答,怎么办?如果强行让学生接纳舍己为人的价值观,就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思维及其回答中的合理因素,教学就会显得苍白无力。于是,笔者组织学生自主辩论进行因势利导。

学生1:张丽莉老师的舍己为人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所倡导的行为,应该给予崇高的敬意。(教师给予肯定)

学生2:张丽莉老师舍己为人的行为体现了人生的真正价值,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教师再次赞许)

学生3:我不这么认为,因为我首先会考虑到自己的安危。如果连自己都保护不了,还谈什么保护他人呢!(教师:合于常理)

学生4:我认为,危急时刻应该集中心智,努力寻求最佳解决方式,仅仅有舍己为人的精神,有时并不一定效果最好。但是,在当时的危急中,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毫不犹豫地冲上去保护自己的学生。张丽莉老师以一人安危换来好几位学生的平安,这种精神和行为值得我们充分肯定和大力赞扬。这是张丽莉老师人生价值的体现。(教师:你说得太棒了。全班鼓掌)

……

通过捕捉学生的心灵误区,在课堂上进行“百家争鸣”式的辩论,能让学生充分认识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顺利地完成三维目标的复习。

不仅如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应该关注捕捉学生生活中的行为细节。例如,平日总能见到这样的场景:学生似乎会无缘无故笑得很开心,有事没事都能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有的还做出一些奇奇怪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动作……其实,这是学生天性的反映,每位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行为,这些行为因受课堂这个特殊场所的约束变得十分细小,需要教师耐心细心地去寻找、发现和捕捉。例如,复习了“权利与义务”这一考点知识后,笔者去某班级催交作业,一位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笑嘻嘻地为自己辩解,说自己没有完成作业不犯法,没有影响别人。一旁的社会课代表反驳说:“如果你认为做了要去坐牢的事情才算是违法的话,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你现在‘不认真学习的行为,就已经违反了《义务教育法》中‘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规定。”这一生成,起到了有效的教育作用。

可见,对教学中出现的学生认识误区,教师应具有一种宽容的心怀,挖掘其中的价值,使之成为有积极意义的课堂资源,并进行及时、巧妙、灵活的处理,去唤醒学生真善美的心灵。这既是对教师把握课堂能力的考验,也是教师个体教学风格的外化和升华,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三、寻找细节   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与身心发展实际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也是衡量课改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要让思品课教学更具针对性、有效性,充满生命活力,就应接近学生的真实生活,寻找贴近学生生活的细节,激发学生思考,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例如,教学八年级上思品“我知我师 我爱我师”一课时,笔者在上课前先展示该班级一些师生同乐、关系融洽的生活照,并让学生根据该班几位任课教师的习惯动作、外貌特征进行素描绘画,猜猜教师在进行什么活动,从而把生活细节变成课堂细节,在和谐愉悦的气氛中迅速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这一细节活动不仅增进了学生对教师的了解,而且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通过生活化处理,教学就有了源源不断的素材,有效地发挥其教育的正能量。生活即课堂,强调关注细节,就要关注生活,关注生活中的人,使学生获得与生活经验紧密相连的、鲜活而深刻的认知。

教学没有神奇,只有细节。我们没有理由忽视细节、拒绝细节。细节之美藏得很深,需要教师睁大发现的眼睛去预设、捕捉、发掘,犹如竹笋,每“剥”一层,就有一段“鲜美”呈现出来。教师若能一层一层地发掘思品课的细节之美,我们的教学就会因之而充满生命的律动,更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endprint

猜你喜欢

张丽莉思品预设
Skills to Work out the Perimeters and Areas of Irregular Figures
Intensive Training of Maths(1B)
初中思品课情境创设策略初探
浅谈体验式教学在思品课堂中的运用
农村思品课教学现状分析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教育部派出工作组慰问张丽莉
作为预设触发语的重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