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国家矛盾心态“迎”中企
2015-01-23
本报赴挪威特派记者 刘仲华
“北极前沿”2015年会商业论坛近日在挪威北部城市特罗姆瑟举行。包括8个北极国家的政府和学界的1000多名与会代表围绕“气候与能源”的主题进行对话。会上,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孙贤胜表态称,中石油准备参与开采北极地区油气资源,消息引发外界热议。对此,《环球时报》记者采访孙贤胜本人以及与会专家,对于中企参与开采北极油气,给出各自的原因和看法。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孙贤胜19日出席会议并发言。他表示,中石油作为中国主要的油气生产商和供应商之一,希望与北极地区进一步加强合作,确保安全稳定的能源供应。孙贤胜的发言引起外界关注,包括美国《商业周刊》和挪威本地媒体纷纷对此进行报道。孙贤胜在会后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石油等企业在逐步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的目标,而北极油气开发可以推动这一目标的实现。相信中石油在北极的合作项目将让地方受益,让北极国家受益,让全球受益。
与会的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海洋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沛告诉记者,北极地区国家对中国参与心情矛盾,一方面要求中国参加,承担一定成本,并且可以利用中国市场,另一方面又担心中国块头太大。在北极地区,日本韩国在油气领域都有巨大投资,但受到关注很少。
出席会议的挪威特罗姆瑟大学政治学教授拉斯姆斯·波太尔森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企业进军北极不应该看做一个孤立事件,而应该放在中国近30多年来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来看待。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肯定需要更多的能源和其他原材料,其中很多需要从海外获取。中企进军北极就是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的“小故事”,北极地区国家和社会不应该对此过分解读。波太尔森教授说,除了中石油在俄罗斯亚马尔半岛的油气项目外,中海油在冰岛东部海域也参与油气开发项目。这些项目都得到当地政府和企业的欢迎。
张沛也很看好中企进入北极。他说,客观来看,北极开发条件较差,开发成本较高。加之近期油价下跌,北极油气开发积极性受影响。但随着气候变化和海冰融化,北极油气开采条件将越来越成熟。从能源渠道多元化考虑,北极是一个重要的潜在选项,“其对中国的意义不是眼前,而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