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酵母水解物对异育银鲫生长和免疫性能的影响

2015-01-23陈昌福易建华聂琴胡骏鹏

饲料工业 2015年4期
关键词:异育银鱼粉酵母

■杨 凡 陈昌福 易建华聂 琴胡骏鹏 李 彪

(1.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宜昌 443003;2.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

近年来,鱼粉价格一直较高,饲料配方成本不断提升,为降低配方成本,饲料中使用植物蛋白源更为频繁,在原有配方基础上下调鱼粉含量后,若单纯用植物蛋白填补原有配方中缺失的蛋白,往往会造成饲料适口性差、肠道组织易损伤、鱼体生长缓慢等问题。为有效解决该问题,众多学者和专家都在寻找良好的优质蛋白源原料,以期在减少鱼粉用量时能稳定饲料品质,保持饲料较好的适口性和促生长效益[1-5]。酵母源产品在水产中已经有了许多研究,主要集中在作为添加剂的功能性应用研究中[6-9]。近年来,广大研究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酵母源产品作为大原料发展的可能性;同时,酵母源产品(酵母水解物、酵母细胞壁多糖、酵母粉等)于2013年12月列入《饲料原料目录》,丰富了国内饲用原料的选择。酵母水解物是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为菌种,经液体发酵得到的菌体,再经自溶或外源酶催化水解后,浓缩或干燥获得的产品。酵母水解物产品中的酵母可溶物未经提取,保留了完整的细胞质营养,富含蛋白、核苷酸、小肽、游离氨基酸和B族维生素,营养吸收利用率高。由于酵母水解物具有强烈鲜味,诱食作用明显,且能满足肠道、肝脏等代谢旺盛组织生长发育时的核苷酸营养需求,可用于替代饲料中的部分优质动物蛋白。本试验采用植物性蛋白源豆粕配合酵母水解物使用来降低鱼粉的用量,在等氮条件下研究经优化后的试验配方对异育银鲫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以期为异育银鲫低鱼粉人工配合饲料的开发提供参考。

1 试验材料及方法

1.1 试验饲料的设计与制备

以鱼粉为动物蛋白源,豆粕为植物蛋白源,试验饲料配方及营养水平如表1所示。试验共设置5组,即:对照组、试验组1、试验组2、试验组3和负对照组。其中试验组1、试验组2、试验组3为鱼粉替代组,饲料配方中按比例降低鱼粉用量,同时增加豆粕和酵母水解物用量(酵母水解物由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负对照组不添加酵母水解物。

表1 试验饲料配方及营养水平

1.2 饲养管理

试验在江苏射阳异育银鲫精养池网箱(2.0 m×2.0 m)中进行,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投放相同大小及数量的异育银鲫幼苗[(63±1.56)g],每个重复40尾。暂养1周后,待鱼摄食正常开始饲养试验。饲养试验共56 d。日投喂3~4次,投喂量为各试验组鱼体体重的2%,依据鱼的摄食情况调整投饵量。试验期间水温20~28 ℃。DO>6.0 mg/l,pH值(7.5±0.2),NH3-N浓度为(0.25±0.05)mg/l,NO2-N浓度为(0.04±0.01)mg/l,硫化物<0.05 mg/l,各项指标均符合养殖水体要求。

1.3 测定与计算

1.3.1 样品采集及测定

养殖试验正式开始前,记录每口池塘的投苗数量和投苗总重量。试验结束后,计算存活率、增重率。从每个池塘取30尾鱼测定试验结束时体重,量体长,计算肥满度;常规解剖分离内脏团,测定鱼体空壳重量,计算内脏指数。

1.3.2 鱼的生长及饲料利用计算

饲养试验结束将鱼饥饿24 h,记录每个鱼箱中鱼的尾数,测定鱼的体重和体长,计算成活率、肥满度、增重率、内脏指数、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

成活率(%)=100×(存活尾数/放养尾数);

增重率(%)=100×(末均重-初均重)/初均重;

肥满度(g/cm3)=100×试验末体重/试验末体长3;

脏体比(%)=100×内脏团重/体重;

特定生长率(%/d)=100×(ln末均重-ln初均重)/试验天数;

饲料系数=总摄食量/鱼体净增重。

1.3.3 免疫指标测定

1.3.3.1 采血

于投喂免疫增强剂开始后,每周从各组中分别随机捞取5尾供试鱼,断尾取血。将每尾鱼的血液分为2份,其中1份以肝素抗凝,制备抗凝血,供检测白细胞吞噬活性;将另一份血液首先在室温下静置1 h待其凝固,置4℃冰箱保持4 h后,于4℃条件下以4 000 r/min离心10 min,收集上层血清,保存在4℃冰箱中,备用。

1.3.3.2 溶菌酶活性的测定

用0.067 mol/l的磷酸缓冲液(PBS,pH值6.4)将溶壁微球菌(Micrococcus lysoleikticus)配制成0.2 mg/ml的菌悬液。每个样品取3.0 ml菌悬液,吸取血清40 μl加入到菌悬液中,混匀后,立刻在540 nm下测定A0值。然后在28℃水浴中温育30 min,取出后置于4℃冰浴中终止反应,再测定A值。按公式计算溶菌酶的活性:U=(A0-A)/A。

1.3.3.3 白细胞吞噬活性的测定

在0.2 ml抗凝血中加入0.1 ml F-SA,摇匀,在28℃的恒温水浴锅中孵育45 min,每隔10 min摇动1次。用吸管吸取血细胞涂片,每个样品涂5张,用甲醇固定10 min,Giemsa染色液染1 h,水洗风干后,镜检,并计算白细胞吞噬百分比(Phagocytic percentage,PP)和吞噬指数(Phagocytic index,PI)。

1.3.3.4 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性的测定

采用谷丙转氨酶试剂盒(上海科欣生物技术研究所产品)测定。

1.3.3.5 血清中总蛋白含量的测定

采用血清总蛋白试剂盒(上海科欣生物技术研究所产品)测定。

1.3.3.6“鳃出血”组织浆的制备与攻毒

具有典型“鳃出血病”的银鲫来源于江苏省盐城地区的水产养殖场。在无菌条件下,取患病银鲫病鱼的鳃、肾、脾、肝和显症肌肉、肠等组织,称重后剪碎并经过匀浆机匀浆后,加入0.85%无菌生理盐水,以双层纱布过滤并在低温下以3 000 r/min离心0.5 h,取上清液以无菌生理盐水调节至10-1的组织浓度。

从各组网箱中随机捞取30尾供试鱼,经胸鳍基部对每尾鱼注射0.3 ml的病鱼组织匀浆液后,放在塑料水族箱中继续饲养观察14 d。对死亡的异育银鲫进行解剖观察,判断是否由人工感染致死,统计各组的死亡率,依下式计算免疫保护率(Relative percent survival,RPS)。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试验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 16.0版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显著性水平为P<0.05。

2 结果

2.1 不同饲料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的影响

经过56 d的正式养殖试验。得到各养殖试验组的生长速度,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0.5%和1%酵母水解物组增重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2.24%和8.16%,负对照组则比对照组略有下降(3.68%),且1%酵母水解物组特定生长率最高,负对照组为最低;1%组饲料系数相比于对照组降低了8.65%;然而各组在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上与对照组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不同饲料对异育银鲫形体指标的影响(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不同饲料对异育银鲫的肥满度和脏体比均没有产生显著性差异(P>0.05),肥满度值均在2.6~2.8之间,其中负对照组的肥满度为最高,脏体比为各组最低。

表2 酵母水解物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的影响

表3 酵母水解物对异育银鲫形体指标的影响

2.3 血液免疫指标

2.3.1 溶菌酶活性和白细胞吞噬活性的变化(见表4)

表4 异育银鲫血清中溶菌酶活性和白细胞吞噬活性

从表4可以看出,试验组鱼体溶菌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白细胞吞噬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试验组白细胞的PP和P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3.2 血清总蛋白和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性的变化(见表5)

表5 异育银鲫血清总蛋白含量和谷丙转氨酶活性

从表5中可以看出,试验组鱼体的血清中总蛋白含量随着酵母水解物在饲料中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酵母水解物可以降低异育银鲫血清中血清中谷丙转氨酶的活性,但是,试验鱼与对照组鱼之间未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

2.3.3 攻毒后异育银鲫的存活率(见表6)

表6 活菌攻毒后异育银鲫的死亡率和免疫保护率

从表6可以看出,经过不同方法接种后的异育银鲫显示出了比较一致的死亡趋势,各组间免疫保护率没有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本试验中随着使用酵母水解物配合豆粕用量的逐渐增大,异育银鲫的生长性能呈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1%酵母水解物组效果最好,负对照组为最低。分析为随着鱼粉被替代量的增加,豆粕使用量加大会影响饲料的利用率,进而影响鱼的生长。吴莉芳等(2008)使用大豆蛋白进行鱼粉替代试验的研究表明,大豆蛋白替代鱼粉蛋白的最适量为15%,最大替代量为45%;过量添加大豆蛋白将影响鲤鱼的生长及饲料转化率[10]。王永玲等(2011)研究发现,随着饲养周期的延长,豆粕等植物性蛋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异育银鲫的肠道结构产生影响,特别是高含量组[11];酵母水解物含有50%的粗蛋白,氨基酸组成平衡,且富含呈味的呈味核苷酸二钠(I+G)和风味氨基酸,两者的协同作用能够显著提高饲料的适口性,改善水产动物的摄食。陈昌福等(2007)的试验表明,将适量的酵母水解物添加在中华鳖成鳖的饵料中,对中华鳖成鳖具有明显的诱食效果[12];而且酵母水解物中含有6%~8%的核酸类物质,能够改善肠道结构,修复肠道损伤。朱天和等(2010)研究表明,在鲤鱼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核苷酸能够改善肠道结构[13]。赵贵萍(2008)的研究表明,添加酵母源物质能够显著改善高豆粕饲料所带来的机体肠道损伤[14]。

通过免疫指标可以看出,添加1%酵母水解物的白细胞吞噬活性显著高于正对照组,其他免疫指标和攻毒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该添加酵母水解物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异育银鲫的免疫能力。细胞壁多糖能够通过葡聚糖和甘露聚糖的双重作用,提高动物体的免疫抗病能力,保证动物的健康养殖[15]。严晶等(2009)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0.2%和0.3%的酵母细胞壁多糖能够显著提高斑点叉尾鮰的白细胞吞噬活性[16]。李桂峰等(2003)研究发现,饲料添加了0.5%和0.8%酵母多糖的饲料能显著提高赤眼鳟的SOD酶活性、溶菌酶活性、补体C3水平、白细胞吞噬活性、红细胞等免疫功能[17]。

4 结论

酵母水解物可作为一种蛋白原料在异育银鲫饲料中添加,能够在降低部分鱼粉的同时保障养殖效果,但其中详细的作用机理及与其他动植物蛋白源配合的比例还需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异育银鱼粉酵母
鱼粉普遍上涨100~200元/吨,背后“推手”是什么?
疯狂!直击鱼粉飙涨,与国外鱼粉市场缘何倒挂?
异育银鲫“中科5号”扩繁基地在安徽小老海建成
四种常用渔药对异育银鲫“中科5号”鱼种急性毒性研究
鱼粉:秘鲁A季捕捞良好,国内外鱼粉市场稳定为主
鱼粉:秘鲁B季捕捞良好,国内外鱼粉价格下滑
酵母抽提物的研究概况
人CyclinD1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生物量高的富锌酵母的开发应用
红酵母红素对氧化受损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