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模式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5-01-23段甜
段甜
舒适护理模式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段甜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和护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冠心病心绞痛患者24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120例。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 对照组采用常规心内科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发病次数和持续时间。结果经过不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后,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护理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减少发病次数﹑缩短持续时间, 患者护理满意度高,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舒适护理;冠心病;心绞痛;疗效
冠心病心绞痛作为中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慢性疾病,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不仅会对身体带来损害, 同时还会给患者的心理造成负担, 导致患者情绪波动较大, 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负面情绪, 而这些不良情绪又会诱发疾病的发生或者加重冠心病心绞痛的症状[1]。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 护理工作与也越来越重视患者的心理感受。因此,在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 辅以相应的护理干预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尤为重要。本院为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应用效果, 采用舒适护理和常规心内科护理对24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护理干预, 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24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12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61例, 女59例, 年龄40~72岁, 平均年龄59.2岁;对照组男57例, 女63例, 年龄45~68岁,平均年龄56.7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 对照组进行常规心内科护理, 主要措施如相关指标的监控﹑并发症的应对﹑适当的心理疏导和饮食禁忌说明。观察组进行舒适护理, 即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环境护理﹑饮食护理﹑生活习惯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具体措施如:①环境护理:将病房温度调至22~25℃范围内, 相对温度保持在50%~60%, 保持病房安静舒适, 干净整洁。②饮食护理:针对每例患者制定科学﹑健康的饮食计划, 限制患者每日脂类﹑盐类物质的摄入量, 增加患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和粗纤维的摄入。另外还应注意少食多餐, 营养均衡。③生活习惯护理:指导患者养成合理﹑健康的作息习惯。耐心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同时严格督促患者改掉不良的生活作息。④心理护理:根据每例患者情绪状况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 叮嘱患者家属关注患者心理状况并给予关心和体贴, 增强患者积极面对疾病的勇气和信心。⑤健康教育:耐心向患者解释相关医学知识, 如发病机制﹑治疗方案﹑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等, 帮助患者全面认识疾病, 了解日常应当注意的事项。有利于患者配合治疗, 遵循医嘱。
1.3 观察指标
1.3.1 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48 h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的平均时间。
1.3.2 护理满意度 采用本院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患者的心电图正常, 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明显改善, 均小于或等于治疗前的1/5;有效:心电图改善, 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减少至治疗前的1/5~1/3;无效:心电图无明显改善, 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大于或等于治疗前的1/3;加重:心电图检测结果无改变, 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大于治疗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患者中显效53例, 有效39例, 无效19例, 加重9例, 总有效率为76.7%;观察组患者中显效84例, 有效29例, 无效4例, 加重3例, 总有效率为94.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发病次数和持续时间比较 对照组患者心绞痛发作的平均次数为(0.91±0.08)次, 平均持续时间为(3.18± 0.75)min, 观察组患者发病次数平均为(0.45±0.05)次, 平均持续时间为(1.62±0.29)min,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8% (115/120),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5%(93/12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心肌暂时或急剧的缺血或缺氧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多发于中老年人, 常见诱因有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等。如果没有及时对患者进行干预, 患者很可能出现心肌梗死, 甚至危害生命。因此为了更好地对患者进行治疗, 对患者治疗疾病的同时还应给予合适的护理干预[2]。无论是常规护理模式还是舒适护理模式, 其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使患者达到最舒适的状态。舒适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的舒适化﹑个性化﹑多角度﹑整体化的新型的护理模式。它可以促进患者在心理﹑生理﹑社会等各个方面达到最舒适的状态, 满足患者的安全感﹑被尊重感, 减轻患者的痛苦, 使患者在住院期间和手术过程中保持最佳的愉悦状态[3]。上述研究结果显示, 采用舒适护理模式的观察组总有效率高出对照组17.5%, 发病次数和持续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 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18.3%,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舒适护理模式在冠心病心绞痛中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减少发病次数和持续时间, 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1] 李玉芹,白玫.舒适护理模式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30):346-347.
[2]常利华.舒适护理模式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应用研究.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36):568-569.
[3]周景想,唐明,李洁,等. 2029例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特点及组合规律分析.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9(6):132-13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3.189
2015-09-17]
454002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