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观察

2015-01-23孙淑贞王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23期
关键词:评分统计学护理

孙淑贞 王芳

强化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观察

孙淑贞 王芳

目的研究强化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强化护理干预, 治疗6个月后两组采用明尼苏达生活量表进行评分对比。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强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

慢性心力衰竭;强化护理干预;生存质量;疗效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 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原因[1]。伴随着我国老龄化现象发展速度加快, 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逐年增加[2]。本研究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在本院收治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强化护理干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旨在缓解患者病情发展,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5例。所有患者均由心电图﹑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为心力衰竭。对照组男26例, 女19例, 年龄51~70岁, 平均年龄(60.1±7.3)岁。观察组男25例, 女20例, 年龄51~70岁,平均年龄(60.7±7.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措施, 主要包括抗心力衰竭药物常规治疗与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强化护理干预, 主要包括:①开展健康教育讲座。为患者详细讲解关于饮食﹑药物﹑疾病等方面知识, 提高患者相关知识水平。②进行心理指导。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指导, 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 鼓励患者以良好心态配合治疗, 树立治疗的信心。③药物指导。为患者讲解服药的重要性,帮助患者了解慢性心力衰竭目前虽无法根治, 但患者保持长期合理用药﹑生活习惯健康, 则可有效控制疾病。④饮食指导。患者饮食需清淡有营养﹑易消化﹑每日饮水量适量﹑注意低盐饮食。心力衰竭患者钠盐应注意:重度患者<2 g/d, 轻度患者控制在2~3 g/d;患者饮水量应注意:严重低钠血症患者应<2 L/d, 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饮水量应严格控制。⑤运动指导。每日进行适当运动可改善患者心肺功能, 减少因长期卧床导致的体位性低血压与血栓的发生。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针对性制定运动计划, 患者每日可进行多次徒步行走运动, 7 min/次左右。建议早期心力衰竭患者不可绝对卧床休息﹑需适当运动, 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可在床周围走动。注意患者不应进行刺激性运动。⑥出院后指导。对患者每隔3周左右进行电话随访, 及时掌握患者健康情况, 对患者疑问进行耐心解答并指导其出院后合理生活方式。两组患者治疗均以6个月为1个疗程。

1.3 评价指标 治疗6个月后两组采用明尼苏达生活量表[3]进行评分对比, 分数0~100分, 评分分数越高, 则心力衰竭对患者的生活影响越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6个月治疗后, 两组患者采用明尼苏达生活量表评分,观察组患者中0~20分33例, 21~40分10例, 41~60分2例;对照组患者中0~20分7例, 21~40分26例, 41~60分8例, 61~100分4例。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综合征, 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4]。予以患者规范的药物治疗虽可改善患者预后效果, 但不能有效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 原因是药物未能得到充分应用, 不规范的治疗使患者病情反复发作, 住院频率增高, 且随访率低使医生无法及时得知患者病情, 从而失去最佳治疗时间, 导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增高。强化护理干预可有效增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提高患者对健康的认识, 通过对患者进行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心理指导﹑药物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定期随访等, 对缓解患者病情及减轻其经济负担具有重大意义。

本研究结果发现, 予以强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强化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克服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心理, 树立治疗的自信心, 从而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本研究中通过电话定期随访的方式及时了解患者病情, 帮助患者把握最佳治疗时间, 减少心力衰竭复发率。

综上所述,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强化护理干预, 可有效减少患者复发率与死亡率, 改善患者心力衰竭症状, 减轻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 值得在临床推广。

[1]吴丽华, 汪小华, 卢珏. 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自我管理的效果.中华护理杂志, 2012, 47(2):176-178.

[2]吴一凡, 颜华琼, 张妍婷.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7):1483-1484.

[3]杨斌武, 张钲, 吴增颖.非瓣膜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12):2601-2602.

[4]吴月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亲环素和脑利钠肽的表达水平及意义.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4):752-75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3.177

2015-08-04]

473000 河南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三病区(孙淑贞), 急诊科(王芳)

猜你喜欢

评分统计学护理
关于投稿的统计学要求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本刊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我给爸爸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