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5-01-23赵金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3期
关键词:鼻窦炎内镜有效率

赵金花

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赵金花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治疗后患者生存质量情况。方法6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鼻内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80%,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焦虑、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评分都得到了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降低幅度大。结论临床中为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使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比较突出,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高,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也比较优秀,患者的各项评分均比较优秀,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生存质量

临床中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会出现眼睛、颧骨附近疼痛的症状,部分患者会有流泪症状,通畅持续时间超过12周,之后患者会有鼻窦黏膜炎症,后果比较严重,对其生活质量带来较大影响,患者的睡眠不足、心情较差、记忆力衰退[1,2]。对患者的临床治疗需要结合病症和表现来进行选择,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存在结构性问题的时候可考虑采取手术方式,鼻内镜手术是目前比较好的方式[3,4]。此次本院对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效果比较优秀,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2013年本院有6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接受治疗,男38例,女22例,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65岁,患者病程6个月~8年,平均病程(3.12±0.45)年;按1997年海口会议制订的鼻炎分期标准:Ⅰ型10例,Ⅱ型20例,Ⅲ型30例。纳入标准:经诊断,患者均属于慢性鼻-鼻窦炎疾病,全部患者均无精神疾病,对于此次的研究患者知情且签署了同意书。按照不同治疗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口服泼尼松或泼尼松龙治疗,剂量为0.5 mg/(kg·d),早晨空腹顿服,1次/d,疗程为10 d。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使用德国WOLF鼻内镜及配套手术器械;患者取正坐位或半卧位,局部麻醉,采用Messerklinge术式,切开勾突前端黏膜,分离勾突骨质,钳取骨质及黏膜,清除筛窦内的病变组织,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窦内黏膜;使用钳子为患者将病变清除干净,如果存在息肉,还需要使用电动吸割器来进行处理,用胶原蛋白进行患者的中鼻道填充,鼻腔使用膨胀海绵,采取抗感染治疗,用生理盐水冲洗患者的鼻腔。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1.3 评判标准 ①治愈:患者的症状均消失,窦口良好;好转:临床主要症状明显改善,窦口部分区域水肿、肥厚;无效:临床主要症状无改善,窦口狭窄或闭锁。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②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评价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其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生存质量测试量表之一,分为敌对、焦虑、精神病性、恐怖和偏执5个维度,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的比较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愈20例,其治愈率为66.7%,好转9例,无效1例,其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治愈15例,其治愈率为50%,好转9例,无效6例,其总有效率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的焦虑、敌对、恐惧、精神病性、偏执的生存质量评分分别为(3.99±0.50)、3.86±0.42)、(3.45±0.39)、(3.58±0.41)、(3.54±0.55)分;治疗后的生存质量评分分别为(1.39±0.48)、(1.48±0.56)、1.23±0.41)、(1.29±0.42)、(1.43±0.57)分;对照组治疗前的焦虑、敌对、恐惧、精神病性、偏执的生存质量评分分别为(4.00±0.49)、(3.87±0.46)、(3.46±0.38)、(3.59±0.44)、3.56±0.45)分;治疗后的生存质量评分分别为(1.79±0.52)、2.06±0.54)、(1.70±0.39)、(1.72±0.44)、(2.00±0.55)分;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焦虑、敌对、恐惧、精神病性及偏执等负面情绪评分不存在显著差异性,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评分均降低,观察组降低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中患有慢性鼻-鼻窦炎的患者,其很多都是因为急性鼻炎治疗不当引起的,也有是因为其他的疾病因素或外界因素导致的,患者主要症状就是头晕、鼻塞、流涕,给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5]。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周期比较长,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往往效果不理想,对于患者的病情难以根治,只能缓解患者的病情,所以单纯的药物治疗目前根治率差,患者病情反复,不是最佳的治疗方法。鼻内镜手术是目前对于慢性鼻-鼻窦炎疾病的比较好的治疗方式,能够将上颌窦各方向的病变组织清除,让鼻腔鼻窦功能得到保留。SCL-90量表目前多是在精神科以及心理治疗中使用的一项评分表,它可以对患者的自觉症状特性进行反映,临床中应用意义比较多,是比较准确的评定工具,在不同科室的患者生存质量评价中有着较大的应用。此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要比对照组高,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标准有差异性,观察组的差异性更大。说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优秀一些。

通过鼻内镜来对患者鼻腔进行观察,可以很好的了解病原体情况,对清除病灶起到了帮助,减少了临床复发几率,不会对患者的正常组织造成损伤,患者的痛苦比较小,不需要接受住院治疗,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6]。患者除了接受手术治疗外,保持良好的治疗态度和生活态度积极乐观的面对疾病也很重要,调整心态、改善饮食习惯、科学均衡的摄入营养、增加体育锻炼,就能够获得比较良好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也有帮助。患者需要学习自我调节的方式,如呼吸、肌肉放松等方法,让自己可以稳定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不偏激、不消极,对于治疗效果的提升也能够提供基础条件。

总之,鼻内镜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疾病的效果比较突出,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比较推荐在临床中为患者使用该种治疗方法,让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减少患者的临床痛苦。

[1]许庚,李源,谢民强,等.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后术腔黏膜转归阶段的划分及处理原则.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1999,34(5):302.

[2]王轶鹏,卢晓峰,董丽,等. 鼻息肉病的病理机制研究进展.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1999,34(3):181.

[3]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部.慢性鼻-鼻窦炎的定义及其分类和治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40(10):733-746.

[4]蒋腊梅,肖健云,刘季威.内镜鼻窦术后合理的局部用药对上颌窦黏膜形态学影响的观察.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2,8(2):91-93.

[5]王正敏,陆书昌. 现代耳鼻咽喉科学.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651-652.

[6]李辉,杨军. 鼻内镜下蝶腭动脉电凝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23例. 四川医学,2011,32(4):556-55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3.094

2014-11-06]

150036 黑龙江省医院

猜你喜欢

鼻窦炎内镜有效率
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细菌学分布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保守与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中药雾化治疗儿童慢性鼻-鼻窦炎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