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中应用效果观察

2015-01-23薛德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3期
关键词:肺气肿知晓率阻塞性

薛德威

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中应用效果观察

薛德威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5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知晓率、住院时间以及肺功能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健康知识知晓率(97.3%、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1.3%,78.7%),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V1/FVC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临床护理路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应用价值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一种呼吸内科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较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主要是由慢性支气管炎或其他慢性肺部疾病发展而来[1]。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痰、呼吸困难、咳嗽,严重者甚至出现呼吸衰竭。随着目前生活模式的极大转变,我国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发病率仍呈逐年增长趋势,很容易导致患者肺功能减退,且该病病程漫长、发病缓慢,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3]。因此,在进行有效的治疗时,给予针对性的、全面的、个性化的临床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对本院15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进行护理研究,进一步探讨临床护理路径改善患者肺功能的情况,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本院确诊收治的15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中男38例,女37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1.5±7.2)岁;病程1.3~6年,平均病程(3.2±1.4)年;而观察组中男41例,女34例,年龄47~79岁,平均年龄(62.4±7.1)岁;病程1.5~7年,平均病程(3.5±1.2)年。所有患者中肺气肿合并肺部感染52例,肺气肿合并肺源性心脏病38例,单纯性肺气肿6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患者住院期间遵照医生嘱咐,填写患者病历资料,辅助患者进行治疗,不固定安排医护人员进行患者病情监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①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挑选多名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及医师仔细编写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治疗及管理流程,并建立实施表格。②患者入院3 d内,医护人员需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基本知识、临床表现、各项身体检查的目的、配合要点以及注意事项等,将氧疗、呼吸锻炼、防控感染方法以及正确规范用药作为教育重点。③医护人员需叮嘱患者注意季节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衣物,防止受凉,同时应督促患者做适当运动,指导患者锻炼肺功能的有效方法,促进排痰。④患者出院后,应向患者及家属强调注意事项,巩固肺功能锻炼方法,纠正患者不良习惯。

1.3 观察指标 护理结束后,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知晓率以及肺功能的情况,并作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健康知识知晓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3%(73/75),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3.3%(70/7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61/75)、78.7% 59/7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肺功能情况对比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10.63±2.13)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59±2.60)d,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FEV1和FEV1/FVC指标分别为(75.24±3.23)L、(66.58±1.8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1.75±3.56)L、(59.57±2.14)%,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几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保持较高水平,其发病机制是由于终末期肺组织支气管远端过度充气或者部分膨胀引起的肺组织容积变大、弹力减弱,主要是由慢性支气管炎或者其他慢性肺部疾病恶化导致[4]。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特点为病程漫长、发病缓慢,其发病率及致死率目前仍呈增长趋势。因此,有效的、有计划的、预见性的护理干预对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功能的改善十分关键[5]。

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型的整体护理模式,以入院指导、治疗、护理、教育、出院指导等一系列护理措施,护理人员需严格按照计划表来进行实施[6]。临床护理路径主要以护理实践为根据,能够明确各护理人员的职责,提高单病种的护理质量。此外,临床护理路径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合理干预,纳入基础护理工作日程和健康宣教知识,克服医护人员的盲从性和随从性,能够由被动服务向主动转变,极大程度上避免了医疗纠纷[7]。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3%(73/75),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3.3%(70/7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61/75)和78.7%(5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且观察组的FEV1和FEV1/FVC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肺功能改善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对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肺功能改善及病情恢复,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1]王淑芳.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6):27-29,58.

[2]张琴林.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应用.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5):676-677.

[3]刘丽惠.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护理体会.中国实用医药,2013,8(8):227-228.

[4]冷金华,廖志云,钟晓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护理分析.中外医疗,2013,14(32):28-29.

[5]徐春燕.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循证护理观察.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11(32):2483-2484.

[6]邢正香,朱慧杰.紫杉醇治疗晚期卵巢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12例临床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13,16(19):81-82.

[7]黄菊华. 8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护理分析.中外医学研究,2012,24(10):78-7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3.147

2014-10-20]

473000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猜你喜欢

肺气肿知晓率阻塞性
精益医疗管理在提高中医乳腺科住院医师专科诊疗方案知晓率中的应用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什么原因导致的肺气肿你知道吗?
什么是肺气肿
肺气肿如何食补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