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5-01-23张莉莉朱洪梅李迎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3期
关键词:传染病常规疾病

张莉莉 朱洪梅 李迎花

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张莉莉 朱洪梅 李迎花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患者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50例传染病患者随机分成宣教组和常规组,各25例,常规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宣教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观察两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结果宣教组患者对疾病认知度优秀率92%,常规组对疾病认知度优秀率为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传染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能够获得较好的应用效果,对改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疾病恢复有促进性作用。

健康宣教;传染病;护理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口流动性日趋增大,在这个过程中也加快了传染病的传播速度,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传染病在临床中发病率较高,所以进行健康教育对传染病患者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健康教育在临床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过程中积极作用明显,健康宣教作为一种护理手段,其临床作用已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因为健康教育是一种系统性的组织计划活动,其能够让患者自愿的加入到健康行为保护的行列中,不但能够减少其他群体患病的概率,而且有助于自身疾病的恢复。本次研究中主要对本院传染科收治的患者使用健康宣教方式,观察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患者中的具体效果,具体研究内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50例传染病患者,随机分成宣教组和常规组,每组25例患者。其中男26例,女24例,最大年龄63岁,最小年龄27岁,平均年龄(41.5±6.2)岁。病情种类主要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肠道感染等。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在患者入院的时候,为其进行常规的疾病知识讲解、医院环境介绍及与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等知识,除此之外,对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内容包括饮食护理、用药指导、康复锻炼和出院后注意事项等内容;宣教组在常规组的护理基础上实行健康教育,依照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知识,包括心理指导、病情宣教、自我保护等,具体以患者自身情况为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即为针对性[1]。①健康教育的方式:当前传染病的健康教育方式多种多样,有口头、书面、现代化技术等各种教育手段。不论使用何种健康教育方式,都要坚持适应性原则,提升健康教育的影响力。②健康教育的要求:在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将传染病和社会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结合起来,积极向患者宣传国家对人民的关怀条例,向患者宣传传染病预防控制的社会经济效益,以切实提升人们的社会责任感[2]。除此之外,疾病的起因、疾病症状与疾病传播方式等也需要积极的向大众宣传,让人们清楚了解传染疾病的临床病症表现,为人们早发现、早治疗打下坚实基础。除此之外,医院的医护人员需要正确看待患者,不可对患者有歧视,尤其是艾滋病患者,要让其感受到社会的关怀,让患者感受到大众的关心,帮助其树立与疾病斗争的精神。③健康教育一般原则:健康教育主要是借助科学性的宣传方式,面向大众以合理的选择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依托通俗易懂的语言强化教育感染力与教育魅力。在开展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a.科学性原则:健康教育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够盲目的夸大或者缩小事物内容,以科学性、客观性的教育方式开展健康教育;b.群众性原则:健康教育需要做到因材施教,不同传染病症的患者使用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另外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不要用一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与患者沟通,尽量在意思表达准确的基础上使用通俗语言,有助于患者理解。④健康教育的持续过程及目标:健康教育的过程从患者入院持续至出院整个过程,让患者对各项疾病相关知识与临床注意事项有清楚了解[3]。之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4]。

1.3 评价标准 出院前1 d为患者发放健康教育问卷调查表,问卷内容主要为患者对各种疾病知识的认知程度,>85分为优秀,60~84分为良好,<60分为较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宣教组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优秀23例(92%),良好2例(8%),无一例较差;常规组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优秀18例(72%),良好6例(24%),较差1例(4%)。宣教组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些年来,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5]。对患者实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健康教育,能够让患者了解更多和健康相关的知识,减轻疾病对患者健康造成的影响,促进病情恢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必然会对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对患者造成沉重的打击,因此传染病防治工作已经成为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从开展健康教育至今,逐渐强化了对传染病的控制力度,切实降低了艾滋病、麻疹、百日咳等传染病的发病几率,在过去20年时间内,减少发病人数超过2.8亿人次,减少死亡人数超过330万,单就住院医疗费用这一项就减少364亿元,提高了人们的生存质量,也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6]。本次研究中,宣教组开展健康教育,其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相比常规护理手段的常规组明显更高,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清楚认知之后,自我保护和防传染意识也会相应的增强,例如肺结核患者会自觉的少在人群聚集区活动,艾滋病患者会尽量不让自己受伤流血,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等。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的开展在传染病患者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切实改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提升患者对疾病的治疗信心。

[1]高利霞. 健康教育干预对传染病患者疾病认知及遵医行为的作用. 吉林医学,2013,34(36):7766.

[2]胡晓燕. 探讨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6):107.

[3]刘波. 强化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6):232-233.

[4]何秀萍. 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吉林医学,2011,32(15):3146-3147.

[5]付文亚. 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1):142.

[6]王娟. 健康教育干预对传染病患者疾病认知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9):8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3.142

2014-11-03]

163461 大庆市第二医院

猜你喜欢

传染病常规疾病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常规之外
进击的疾病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