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康复医学学科发展的思考

2015-01-23苏勇林,周永刚,卢景康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华西治疗师专科

【摘要】概述了我国康复医学发展现状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简要介绍了四川大学华西康复医学发展概况,并根据华西康复医学中心发展的经验,提出了加快康复医学学科发展的一些建议及其应采取的措施。

基金项目: 美国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医学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项目(CMB-08-938)

作者单位:610041 成都, 四川大学医学管理处医政科(苏勇林 、卢景康);四川省医学会(周永刚);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科(何成奇)

通信作者:何成奇,Email:hcqhxkf@163.com

Rethinking on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discipline

Su Yonglin, Zhou Yonggang, Lu Jingkang, et al. Medical Affairs Section, Medical Administration Office, Sichuan University(Su Yonglin, Lu Jingkang); Sichuan Medical Association (Zhou Yonggang);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Department, West China Hospital, Sichuan University (He Chengqi), Chengdu City 610041,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He Chengqi, Email: hcqhxkf@163.com

【Abstract】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main existing problems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development in China, briefly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West China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Center of Sichuan University, and bring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for the acceleration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West China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Center.

【Key words】Rehabilitation medicine; West China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Center; Talent training for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独立的医学应用学科,国家及社会各界日益重视康复医疗服务。国家近年相继出台了推动康复医学事业发展的系列文件,开辟了我国康复医学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要科学、准确地认识和把握康复医学发展变化的形势,进一步抓住学科发展机遇,以推动我国康复医学发展的进程。

1 我国康复医学学科发展概况

康复医学事业是造福人类的崇高人道主义事业 [1]。我国康复医学事业始于20 世纪50 年代,80 年代以后蓬勃兴起 [2]。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康复医学在地震伤员早期康复和近万名地震伤员后续功能恢复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家和社会对康复医学给予了高度关注,这为康复医学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3]。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及群众医疗需求的增加,人们重新认识了生命的价值、疾病和健康概念,康复医学不再是简单的疾病后疗养,功能康复成为现代康复中的重要内容 [4]。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指导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推动下,各地康复医疗机构均具备了一定规模,对康复医疗机构和专业人员的管理也逐步规范。与此同时,康复科研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先进的康复医疗器材、设备的引进和开发也都有明显加速涌现 [5]。

2 我国康复学科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康复医学近些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整体而言,康复医学仍然面临专业人才不足、培养不规范,以及缺乏能与国际接轨的临床型专科康复医师和大学本科及以上康复治疗师的培养和认证体系等诸多问题 [6]。特别是我国康复医学学科严重缺乏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成为限制该学科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以康复治疗师为例,世界各国平均为每10万人口70 名康复治疗师,而我国2003年仅为每10万人口0.4名康复治疗师,即康复治疗师总数仅有0.5万余名 [7]。2009年,中国康复医学会调查显示,我国平均每10万人口有1名康复治疗师,即总数约1.4万名 [8]。根据原卫生部科教司《我国康复治疗专业技术岗位任务分析及人才需求预测》课题研究报告,我国康复技术人员需求约30余万名,其中物理治疗师(PT)18 万名,作业治疗师(OT)9 万名 [9]。但实际上,2007 年全国康复专业本科和专科院校仅培养毕业生0.24万余名,其中本科及以上仅270余名 [10]。2010年全国康复专业本科和专科院校的年计划招生总数合计仅为0.6万余名 [11]。

3 华西康复医学中心发展现状

华西医院早于1929年便开始运用物理因子治疗疾病,并于1989年正式成立了康复医学科,2013年成立了华西康复医学中心,并获批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拥有业务用房20 000m 2、实际开放床位209张,员工139名,其中博士后3名、博士9名、硕士16名,高级技术职务人员9名 [12]。

在教学方面,华西临床医学院于1933年便开设了临床理疗课程,由美国人包维尔负责教学 [13]。1996年在美国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CMB)资助下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康复治疗本科培养学校,于200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又于200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获准为原卫生部康复专科医师/治疗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08年还成立了康复医学系,并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2009年,又在香港理工大学的协助下采取国际模式进行教学,设立了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假肢矫形专业,并从2011年开始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2013年联合招收理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2014年成立了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康复医学院,并在中国大学医学本科A++级排名第一,其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假肢矫形专业全部通过了国际专业认证。在临床康复方面,华西康复特色单元包括4个专科(神经康复专科、肌肉骨骼康复专科、脊髓损伤康复专科及心肺康复专科)、6个部门(治疗前移部、物理治疗部、作业治疗部、心肺康复部、语言治疗部及传统康复部)和两个中心(华西假肢矫形中心与华西高压氧中心)。特色成员包括治疗师——神经康复物理治疗师(NPT)、骨科康复物理治疗师(MPT)、心肺康复物理治疗师(CPT)、作业治疗师(OT)、语言治疗师(ST)、假肢与矫形器师(PO),以及康复医师和康复护士。

结合华西康复医学学科管理工作,我们认为康复医学学科发展最关键在于两个要素:一是人才,要凝聚高层次人才和培养专业人才;二是要国际化,要有国际化视野并具备国际交流合作的能力。

4 推动康复医学学科发展的一些建议

4.1筹建康复医学院

康复医学,在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同时,还必须不断深入推进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这就需要提升精细化服务能力,进行基层学术组织结构性改革。可成立康复医学院,通过加强硬件、软件建设,建立并完善良好的康复学科工作制度、管理规范,从而形成高效服务管理。一方面要打牢学科建设的根基,另一方面要加强亚学科集群,以进一步整合资源,促进学科交叉、融合,集中力量进行科技创新和教学改革。

4.2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

发展康复医学最关键的环节就是要吸引大批优秀人才,尤其需要加大海外高层次康复医学人才的引进及回流。同时,需要有新的思路和举措,培养造就出一批康复医学强势学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只有拥有了康复医学领域的精英,才能够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出声音,他们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并形成一定影响力,在国际康复学会能够拥有自己的位置,成为得到国际同行认可的“国际四有”学者 [14]。

4.3重点加强康复医学人才建设

在加强康复医学人才建设方面,尤其要加强康复治疗师的培养。康复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应逐步接轨国际标准,确立分层次培养目标,尽快由专业学校和专业培训基地培养出一支训练有素、水平较高、具有专业学历资格并与国际接轨、符合国际标准的康复医师及康复治疗师队伍。要分专业、规范化地培养康复治疗师,并向亚专科发展。

4.4进一步完善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和康复护士的规范化培训

各省应发挥省级康复医学科质控中心的作用,提升区域康复医疗服务质量。如四川省依托华西网络医院联盟体系,集合四川各地核心康复教育资源,打造有实质合作、共生共赢的和谐“康复教育生态圈”,进一步发挥华西康复优质资源的辐射作用,为城市社区和农村地区持续培养、输送康复医学精英人才,带动西部康复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 [15]。

4.5加强康复医学科研及注重跨学科研究

康复医学的发展目前呈现出一体化、大融合的趋势 [16]。为此,要进一步增加国家级和省级康复医疗的重大课题研究,并要与骨科、神经内科、老年科、护理学科及公共卫生等医学内部学科,以及社会心理学、生物材料等其他学科开展跨学科研究。此外,还应加强康复医学科研成果的转化,开发、应用新型康复医疗器材,以促进患者康复。

4.6适应康复医学全球化发展趋势

要适应康复医学全球化发展就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要有国际视野,努力实现康复国际合作的高端化、国际评估和评估体系的高端化,推动中国康复医学走向国际化。要充分发挥国内外学术团体和专业机构的资源优势,追踪、引进世界先进的康复医疗技术,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与具有国际声誉和影响力的专家、教授、学者联合开展高水平的科研项目以带动自身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要谋划优势,加强内涵建设,积极推进康复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加强康复医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康复医学学科进一步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华西治疗师专科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2020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开始招生
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通过世界造口治疗师协会教学评审
百年精诚 誉从信来——走进四川大学华西眼视光之一
在华西人与晚清军事技术近代化
华西追踪:“战时状态”不见了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
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第8期课程班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