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物学习行为谈幼犬培训的基本理念
2015-01-23李川武
李川武
一、 动物的学习行为
动物的许多行为都是先天性行为加上学习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主要有:攻击行为、防御行为、采食行为、繁殖行为和求偶行为等。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动物要在后天环境中求得生存,除了要依靠先天性行为外,还必须依靠后天的学习行为,与先天本能相比,其意义更加重要,因此,本文结合多年对幼犬习性的观察,重点阐述动物学习行为。
(一) 习惯化学习
当同一种刺激连续或重复发生时,动物反应所发生的持久性衰减,最后可完全消失,除非再给予其他不同的刺激,行为反应才能再次发生,这种适应过程称为习惯化学习。中国有句古话“久居鲍鱼之肆而不知其臭,久入兰花之室而不知其香”,这就是习惯化学习所起的作用。幼犬首次听到鞭炮声会表现出惊恐反应,可是当它们经历过几次由远及近的鞭炮声,它们的反应便会渐渐减弱,也就是说,它们对这种刺激的敏感度已经降低了。当改为在它们面前燃放焰火时,幼犬又会表现出惊恐的举动。
(二) 印记学习
印记学习是指处于发育早期的幼龄动物追随生活环境中某一合适物体的学习现象。这种学习后果是由直接印象造成的,早期的印记学习对于其后的社会行为具有长期影响。印记学习行为是一种高度特化的但有局限性的学习行为,许多印记只是在动物一生的某一特定的时期才能学习到,可能是因为在生命的早期神经系统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只有这一时期才能接受这类刺激,而后神经系统逐渐改变,就不能再进行印记学习了。印记是新生动物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可以使那些没有自卫能力的小动物紧紧依附在它们的父母(或主人)身边,从而使食物供应和庇护更有保障。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康纳德·洛伦兹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他把灰鹅的蛋分为两组孵化,一组由母鹅孵化,一组由孵化箱孵化。结果由孵化箱孵化出来的小鹅把洛伦兹当成了妈妈,洛伦兹走到哪儿,小鹅也跟到哪儿。其实幼犬也有类似的行为,当主人带母犬和幼犬户外活动时,有些幼犬会跟随母犬,有些幼犬会跟随主人,甚至有些幼犬会跟随路过行人。
(三) 敏感期学习
敏感期学习是荷兰生物学家德·弗里在研究动物成长时提出的。幼犬在生命的发展过程中,会对外在环境的某些刺激,产生特别敏锐的感受力,以致影响其心智的运作或生理的反应,而出现特殊的好恶或感受,这种力量的强弱称之为“敏感力”。当敏感力产生时,幼犬内心会有一股无法遏止的动力,驱使幼犬对它所感兴趣的特定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狂热,直到满足内在需求或敏感力减弱,这股动力才会消失,我们称这段时期为“敏感期”。敏感期学习与印记学习相比,是主动应对环境变化刺激的反应,这是自然赋予正在发育成长的生命以特有的力量。
(四) 模仿学习
模仿学习是指动物通过观察其他个体的行为而改进自身的技能和学会新的技能。模仿行为能使动物从同种其他个体的经验中学习,还可以绕过完全依赖遗传机制的途径直接继承,这对社群传统的形成大有好处。幼年动物则主要是通过对年长者的行为进行模仿来学习的。奥地利生物学家研究小组挑选了来自奥地利10个不同家庭的幼犬,观察幼犬模仿主人用头或手开门。这些幼犬被随机分成两组:第一组的幼犬模仿主人的动作时,会获得食物的奖励;第二组当幼犬不听话时,才会获得食物的奖励。令人惊奇的是,不管能不能获得食物奖励,所有的幼犬都会尽量模仿主人的动作。实验结果说明:幼犬有自动模仿主人的手部和头部动作的倾向,而不去考虑这样做是不是“实惠”。在此之前,也有研究者发现,当幼犬看到主人打呵欠时,也会学着这样做。甚至英国研究者还认为:英国利物浦的小狗个个都是“高音歌唱家”,也可能是小狗的叫声染上主人的“地方口音”。模仿与印记的区别在于模仿没有特定的敏感期。
(五) 情绪感应
群居动物中有时出现全体或多数成员从事同一种活动的同步化行为现象,常常被误认为模仿学习,其实这是一种被称为“情绪感应”的本能行为,但这也是一个学习过程,因此有学者将其纳入学习行为。当一个动物群体中的一些动物(特别是处于首领地位的个体)做出某种举动后,其他个体也常常会因为“情绪感应”而做出相同的举动。有些“情绪感应”行为是动物应对突发灾变,保证种群延续而采取的非常手段。例如,当陌生人路过一群拴住的犬时,只要一头犬吠叫或攻击表现,其它犬也会有同步反应。
(六)玩耍学习
玩耍学习是动物由两个以上个体所参加的玩耍,而且是自发自愿的随意行为。它比正常活动或动作表现的更为夸张,往往其行为的顺序和目的相背离,具有明显的随机顺序,也常常重复进行,也可能形成仪式化。玩耍学习有助于提高动物的力量、耐力和肌肉协调能力,是各种社会技能的演练,以及各方面社会关系的建立和维持,可以学会特殊的技能或改善整体感知能力。玩耍学习的类型主要有打斗和追逐、演练玩耍、探索玩耍和社会玩耍等。犬群在自由散放时,这些行为常有发生,并逐渐形成等级意识和领地意识。
(七) 联想学习
联想学习是一种称为条件反射的学习方式。通常有以下三种类型:
1 、经典条件反射 采用一种原来与动物行为无关的条件刺激(如铃声),与另一种对动物有生物学意义的非条件刺激(如食物)结合作用,引起动物出现行为反应,经过多次重复结合后,只要有条件刺激,动物就能出现行为反应。如犬主定时用铃声召犬回来用饲;主人经常用牵引绳带犬外出活动,犬每当遇见主人进犬房,会用嘴扯着主人的牵引绳往外走。
2 、操作条件反射 动物开始时是自发的做出各种反应(先天具有的各种反应),后来,其中的一种反应被反应的结果所强化。由于这一反应一次次的成功而增加出现的频率,反应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其他反应则由于一次次的失败而被放弃,结果形成了这一特殊的条件反射,也称为试错学习。美国心理实验学家斯金纳做了一系列操作条件反射的实验:把一只老鼠放在“斯金纳箱”里,箱中唯一可移动的物体是一个按钮,老鼠每按一次按钮,便会得到一粒食物。这样老鼠一旦学会按按钮,便会不断地去按,以得到更多的食物。欧美警方利用这一试验成果设计了“警犬训练强化装置”,并推广应用。
3、 潜在学习 动物的探究行为所延伸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们可以通过这种学习方式了解事物的物理特性和空间位置关系。很多动物都有好奇心,喜欢四处走动,就像家养的幼犬对家中新添置的物体总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以至于会不小心打碎新买的花瓶。正是由于动物存在潜在学习行为,“斯金纳箱”中的老鼠才会去按按钮,实验才有可能成功,才能为操作条件反射创造机会。潜在学习是试错学习的前奏,是在没有报偿情况下的学习。
(八) 推理学习
推理学习是动物学习的最高级形式,动物将两个以上独立经验结合起来,合成一个新经验的能力,是动物凭直觉对新生事物因果关系做出判断的过程,又称悟性学习。幼犬有一定的推理行为,例如,把食物放在玻璃板后面,幼犬要吃到食物必须先绕过玻璃板,幼犬开始会抓碰玻璃板,后即一下子明白了阻隔的存在,继而绕道取食。有些幼犬感觉主人情绪不好或口气严厉会远远避开,它们认为靠近主人可能会受到惩罚。
二、 幼犬培训的基本理念
幼犬培训的目标是:体质健壮、发育良好; 胆大灵活、适应性强;兴奋性高、衔取欲强;依恋性好、注意力集中。这些性状巩固和提高,可通过幼犬学习行为原理来构建以下的基本理念。
(一)种犬应进行必要的训练
种犬训练与幼犬培训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姑且不谈种犬训练考核对选种选配的重要价值,而幼犬在断奶前基本上与母犬朝夕相伴,母性效应对幼犬培训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种犬训练与工作犬训练不同,它整合了三个方面内容:一是针对种用价值评估的训练,为繁育高品质幼犬提供遗传基础;二是对母犬繁殖行为的印记学习进行训练,促进幼犬健康发育,如哺乳、舐仔和护仔等行为;三是针对幼犬培训内容的种犬训练,为幼犬模仿学习提供榜样,如胆量与适应性、勇敢性和凶猛性、衔取性、服从性等。在母犬带领幼犬活动时,犬主要经常性地指挥母犬进行演示,同时要及时消除母犬的不良行为,如随地拣食等。
(二)犬主应主动投入和引导幼犬的玩耍学习
幼犬培训从某个角度可以理解为幼犬在玩耍学习中塑造警用品质,这个玩耍学习不是对幼犬放任自流,犬主必须依据幼犬培训内容去主导,使幼犬的行为朝理想的类型发展或提高。幼犬具有等级心理,它们往往把犬主当成首领地位的同伴,也乐于与主人玩耍,这有利于幼犬的依恋性和服从性培养。因此,主人应主动投入和引导幼犬的玩耍学习,灵活地将幼犬培训科目和手法融入其中,幼犬出现理想的行为类型及时予以强化。主人参与幼犬玩耍学习时,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和动作,因为幼犬能够了解主人的心理活动,而它本身也有近乎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幼犬会通过推理学习体察主人情绪变化,主人情绪变化的生理气味和言行举止都能影响幼犬的健康心理,产生情绪感应。只要主人全身心地投入到幼犬玩耍学习的热情中,就能巩固亲和关系,获取良好的幼犬培训效果。
(三) 巧妙设计幼犬培训场地
幼犬培训主要是在场地进行,因此幼训场地的设计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这里所讲的场地设计有三个含义:一是选择不同的场地。如初期培训的安静环境场地和后期培训的复杂环境场地,白天和晚上的训练场地;二是利用场地的自然障碍和环境地貌,如树林、土坡和壕沟等;三是对场地适当改造,如形成人群、设置敏捷性训练器材等。场地设计要根据幼犬培训进度和学习行为培养的要求灵活设定。
(四) 科学安排幼犬培训进度
幼犬在幼犬培训进程中,要经历不同的环境变化,环境刺激与生理互作会形成不同的学习敏感期,遵循幼犬敏感期制订幼犬培训计划和进度,往往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30日龄前是仔犬对母犬依恋性的学习敏感期。仔犬11日龄左右开始睁开眼,耳闭锁也开始打开,20日龄左右会学步行走,并能采食。仔犬这一阶段的嗅、视、听、触等感觉快速发育,因生存需要而进行吸吮、采食、爬行等行为的印记学习和潜在学习,并产生强势仔犬。主人要营造一个安全、卫生、温湿度适宜的生存环境,并对仔犬吸吮母奶和补食要进行适当干予,辅助弱势仔犬吸食到足量奶水和食物,尽量使同窝仔犬生长发育均匀。由于母犬全天候哺育和照料,仔犬对母犬产生强烈的依恋性。
2、30 ~75日龄是幼犬胆量和对主人依恋性的学习敏感期。随着仔犬乳齿的长出,母犬的奶量日益减少,母犬开始厌烦仔犬追逐哺乳,仔犬在主人的照顾下进食,并用更多的时间与主人和同伴游戏,到45日龄基本断奶而进入幼犬生理期。这一阶段幼犬培训的主要工作为:一是细心呵护仔犬,建立良好的亲和关系,尽快使仔犬对母犬的依恋性转嫁到犬主身上;二是引导幼犬的习惯化学习,进行信心培养,使幼犬适应不同的环境。前期可牵引母犬带领幼犬到户外活动,后期逐渐过渡到犬主引诱、呼唤幼犬活动。环境条件从简单、安静的刺激过渡到复杂、噪杂的刺激,循序渐进,严禁幼犬受到踩踏、碰撞、惊吓和咬伤等过激伤害;三是引导幼犬玩耍学习,进行幼犬警用品质的初步培养,可通过拔河游戏、追逐动态物品等活动,培养幼犬抢夺物品的欲望;四是利用幼犬的领地、等级意识和采食行为,通过模仿学习和情绪感应,采用分群、抢食、生人挑逗和群吠壮胆等手段,强化幼犬的勇敢性。
3、75 ~150日龄是幼犬衔取欲和活泼性的学习敏感期。幼犬生长发育强度大,食欲旺盛,社会行为冲动较多,对物品的占有欲增强,它们经常把物品或食物衔到睡觉处隐藏。这一阶段幼犬培训的主要工作为:一是进一步巩固前阶段幼犬培训成果,并逐步使幼犬习惯于戴脖圈和单犬训养;二是玩耍学习和联想学习交替使用,相互渗透,保持余兴,培养幼犬的衔取欲和活泼性。训练应在早上和空腹进行,以操作条件反射为主,用“带”、“钓”、“拣”和模仿学习丰富训练手法;三是施用器材或自然障碍,玩耍学习和推理学习相结合,调节幼犬的神经活动,提高幼犬心智。
4、150 ~180日龄是幼犬服从性学习敏感期和警用品质提高期。由于幼犬的生理特点和培训进度需要,幼犬与同伴逐步分离,与主人单独接触和交流更加密切,建立了较牢固的亲和关系和依恋基础。主人要通过牵引、呼名、制止和控制等手段加强服从性培训,有计划地安排好各项警用性能的强化培训,并对幼犬形成的不良联系加以纠正,进而提高幼犬的警用品质。
(五)惩罚是纠正幼犬行为不可取的方法
主人经常会遇到幼犬挖掘、不听呼唤、嚼东西及咬人等行为。这些行为都是幼犬的正常行为,一般来说,并不一定非用惩罚来迫使幼犬停止这些行为,而是用幼犬接受的方式来展示或纠正这些行为。纠正幼犬行为的过程也是巩固和提高警用品质的过程,可以尝试从这几个方面考虑:一是利用玩具或器材打断或阻止不受欢迎的行为。幼犬非常贪玩,玩耍对它们的成长也很重要,主人可以用对他它们最具刺激性的玩具、场地、社交或互相玩耍去引导幼犬的行为改变,为它们提供与主人或同伴互动的机会,提供精神和身体的刺激,如利用球、飞盘、麻棒等玩具鼓励幼犬去追逐、拖、拉等;二是对警用品质有益的行为进行奖励,对不能接受的行为可以忽略,而不要惩罚;三是主人用牵引绳和脖圈控制幼犬的行为,这也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所占的比例越大。幼犬的先天本能和后天学习能力,为幼犬向警犬转变提供了先决条件,所以,利用动物行为学观点构建幼犬培训的理念,是警犬技术理论拓展的探讨,也是训导员创新幼犬培训技术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