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雷利度胺为主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观察

2015-01-23陈昭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2期
关键词:难治神经炎骨髓瘤

陈昭君

以雷利度胺为主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观察

陈昭君

目的 观察以雷利度胺为主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方法 33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包括初治患者7例, 16例患者为含沙利度胺方案治疗后难治、复发, 10例患者治疗后达平台期维持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用R-PAD方案, 复发、难治患者采用R-MD方案治疗, 维持治疗患者因出现Ⅱ级合并疼痛周围神经炎, 单用雷利度胺治疗, 评价不同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 初治组缓解率为100.0%, 难治、复发组总反应率为75.0%, 维持组平均缓解时间为37.5周, 使用雷利度胺后, 周围神经炎情况有明显改善。结论 初治患者治疗后见效快, 难治复发患者治疗后表明R-MD为最理想的治疗方法,合并周围神经炎患者可采用雷利度胺维持治疗。

雷利度胺;多发性骨髓瘤;疗效

多发性骨髓瘤为一种恶性浆细胞病, 据统计, 该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命健康[1]。随着当前越来越多新药的出现, 改变了传统的治疗方法。其中雷利度胺用药后缓解率较高。本次研究中, 分析以雷利度胺为主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3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其中, 男19例, 女14例, 年龄为42~84岁, 平均年龄(63.0±1.3)岁。患者中包括初治7例,含沙利度胺方案治疗后难治、复发16例, 联合化疗后达到平台期但合并Ⅱ级疼痛以上周围神经炎10例。ISS分期显示为:Ⅱ期12例, Ⅲ期21例。

1.2 化疗方法 初治组治疗方案为R-PAD, 雷利度胺(R)用药剂量为15 mg/d, 连续用药14 d;硼替佐米(P)用药剂量为1.3 mg/m2, 用药时间为1、4、8、11 d;脂质体多柔比星(A)用药剂量为40 mg/m2, 第1天用药;地塞米松(D)用药剂量为20 mg/d, 连续用药4 d, 21d为1个疗程。难治、复发组可采用R-MD方案治疗, R用药剂量为10~15 mg/d, 连续用药21 d;美法仑(M)用药剂量为8 mg/d, 连续用药7 d, 若用药剂量12 mg/d, 连续用药4 d;D用药剂量为20 mg/d, 连续用药4 d, 28 d为1个疗程。维持组用药剂量, 在联合化疗后,因出现Ⅱ级疼痛以上的周围神经炎患者, 不能耐受沙利度胺维持治疗, 因此可改用R维持治疗, 其用药剂量为10~15 mg/d,连续用药21 d, 28 d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首次服用雷利度胺起开始随访, 到患者死亡, 平均随访50周, 依据国际骨髓瘤工作组的骨髓瘤国际统一标准, 可将评价指标划为完全缓解(CR)、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2]。在每个疗程化疗前仔细检查患者的体格、明确骨髓形态、血清免疫固定电泳、检查24 h尿蛋白定量、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 并在化疗过程中明确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统计。

2 结果

2.1 疗效评价 7例初治患者, 给予患者采用R-PAD方案进行为期3~4个疗程诱导化疗, 获得IF-CR, 采用环磷酰胺5 g/m2实施干细胞动员, 成功实施干细胞采集、单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4例患者一次动员采集的干细胞量供两次移植所需, 3例患者经两次动员采集的干细胞量供一次移植所需。采集2~5次, 单个核细胞数为(2.2~12.5)×108/kg, CD+34细胞数(3.0~8.0)×106/kg。移植后, 给予患者沙利度胺100 mg/d维持治疗, 平均随访40周, 维持IF-CR状态, 患者均无进展。诱导期间, 实施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0.4 ml/12 h, 可有效防止静脉血栓发生。

采用沙利度胺或硼替佐米联合沙利度胺为主, 用药2个疗程仍未达到PR的复发、难治或缓解后疾病进展16例, 包括难治患者5例, 11例复发患者。2例难治患者为多发骨髓瘤激发浆细胞白血病, 2例为岁外多发浆细胞瘤复发, 4例为2次ASCT后出现复发。所有复发患者中有9例患者化疗疗程多于10个疗程, 2例多于20个疗程。所有难治、复发患者均接受R-MD方案化疗。化疗后, CR 4例(25.0%), VGPR 2例(12.5%), PR 6例(37.5%), SD 2例(12.5%), PD 2例(12.5%),总反应率为75.0%。平均随访50周, 无进展生存期为38周。

10例患者经前期诱导化疗, 其中6例患者达到CR, 达到VGPR患者4例。因采用沙利度胺或硼替佐米而出现Ⅱ级合并疼痛以上神经周围炎, 因不能耐受沙利度胺的维持治疗,改用雷利度胺单药治疗, 10例患者平均缓解时间为37.5周,无PD, VGPR 4例患者未达到CR, 但PN在3~5个月后明显缓解, 未出现周围神经炎加重情况。

2.2 不良反应情况 雷利度胺用药后,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血小板减少以及白细胞减少, 其次为嗜睡、皮疹、便秘。本研究中, 初治组7例用药后无血小板减少, 化疗期间彻底恢复。难治、复发组患者16例, 治疗后有9例发生血细胞减少和白细胞减少, 其中3例为Ⅲ级, 采用G-CSF并输注血小板后, 恢复正常2例, 仅有1例未恢复, 后死于感染。雷利度胺单药维持治疗患者10例, 无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周围神经炎为一种沙利度胺的常见不良反应, 初治组中未发生;难治、复发组采用雷利度胺后, 病情无加重;维持组PN明显缓解。

3 讨论

随着当前临床以沙利度胺、硼替佐米为代表的新药不断出现, 打破了传统的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法, 显著提高CR率。但仍有一个问题, 尚未解决, 该问题是周围神经炎的发生。一些患者用药后因存在于严重的周围神经炎, 不得不停止治疗。雷利度胺是比沙利度胺更强效的第2代免疫调节药物, 具有促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分泌以及刺激T细胞增生等免疫调节作用, 相较于沙利度胺, 其便秘、嗜睡、神经毒性明显减少[3]。但观察用药过程中仍有血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当前国外研究表明采用雷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效果显著[4]。本次研究中, 初治组中经R-PAD方案治疗后, 有效率为100.0%, 表明联合治疗为有效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的有效方法。难治、复发治疗效果不佳可能是因采用多种化疗药物, 本次研究中, 采用以雷利度胺为主要方案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5.0%, 表明雷利度胺用于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效果显著。处于平台期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能否采用雷利度胺维持治疗, 临床并无相关报道。本研究中可见, 维持治疗采用雷利度胺为主, 观察患者可在平均37.5周缓解。并在治疗后统计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对雷利度胺所产生的不良反应, 均比较轻微, 且周围神经炎并无加重。

综上所述, 以雷利度胺为主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效果显著, 且对于出现严重周围神经炎患者, 雷利度胺为一种理想的药物。

[1] 李靖, 邢广群, 赵鹏.多发性骨髓瘤合并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一例.中华肾脏病杂志, 2014, 30(9):724.

[2] 张翼鷟, 王亚非.从疗效判断的变化看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策略的演进.中国肿瘤临床, 2014, 41(13):827-830.

[3] 张继东, 陈东科.黄褐噬二氧化碳细胞菌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流感染1例.临床检验杂志, 2014, 32(7):558-559.

[4] 朱颖, 田春燕, 刘晟彦.硼替佐米与雷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感染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4(18):4576-457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2.083

2015-03-13]

459000 河南省济源市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难治神经炎骨髓瘤
视神经炎的悖论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两种含G—CSF预激的化疗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比较
阿糖胞苷联合VDLD方案诱导治疗儿童难治/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DCEP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观察
微RNA-34a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RPMI-8226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针灸对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