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雏鸭病毒性肝炎与传染性浆膜炎混感的诊治

2015-01-23赖瑾瑜

中国畜禽种业 2015年10期
关键词:永安市雏鸭浆膜

赖瑾瑜

(福建省永安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366000)

雏鸭病毒性肝炎与传染性浆膜炎混感的诊治

赖瑾瑜

(福建省永安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366000)

雏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3周龄以内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及关节炎等为特征的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两者容易混合感染,使病情加重,死亡率增高,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2015年3月,在福建省永安市呈区域性流行此病,现举例介绍如下。

1 发病情况

2015年3月,永安市西洋镇某养鸭户郑某,饲养樱桃谷肉鸭5000只,8日龄时大群鸭精神良好,采食量、饮水量均出现轻微下降,鸭群中出现1~2只零星的死亡,养殖户自认为属于应激性反应,并没有将病死鸭解剖,而是按照平时预防时投含有环丙沙星成分的药物,第2天大群鸭精神度较差,采食量、饮水量明显下降,死亡加重。

2 临床症状

病鸭初期表现精神不佳,少食或不食,缩颈垂翅,嗜睡,个别出现流泪,打喷嚏,腿软,依靠翅膀跳跃行走。随后出现神经症状,不断鸣叫,全身抽搐,头向背部弯曲,两腿阵发性后蹬,呈角弓反张姿势,有个别鸭腿部关节肿胀。神经症状出现后很快死亡,死亡率高达90%,少数病鸭死前排绿色或白色稀粪。

3 剖检变化

剖检病死鸭20只,可见眼睛内有泪水存在,鼻黏膜水肿,气管环有部分出血,心包液不透明,内有纤维样物质,严重的心包膜完全纤维化,呈包心状态。肝脏肿大、质脆、呈土黄色或暗红色,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出血斑,胆囊肿大、充满胆汁,脾脏肿大,呈斑驳样,俗称斑马脾,气囊壁增厚、浑浊。肾脏肿大、充血、出血,脑膜充血、出血。

4 诊断

4.1 病毒免疫荧光试验

取病死鸭肝脏涂片、固定,滴加鸭肝炎病毒的荧光抗体染色,荧光显微镜下镜检,肝细胞内有颗粒状荧光,证明病死鸭肝脏被鸭肝炎病毒感染。为进一步确诊,用病死鸭的肝组织悬液,加青霉素钾处理后,接种在9日龄鸡胚的尿囊腔内,鸡胚5~6d死亡,死亡鸡胚表现为腿部和腹部水肿,尿囊液呈淡绿色,卵黄囊内容物黏稠,肝脏淡绿色,表面有淡黄白色的坏死斑点。

4.2 镜检

取病死鸭肝、脾等组织涂片,用瑞氏染色法染色后可见两极浓染的小杆菌。

4.3 细菌培养

无菌采取病鸭肝、脾等病变组织,接种于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培养基上,恒温37℃培养24h,可见培养基上形成圆形、透明、直径约0.5~1mm的菌落,逆光观察菌落呈蓝绿色。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培养基无菌落生长,说明无大肠杆菌。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诊断,可诊断为雏鸭病毒性肝炎和传染性浆膜炎混合感染。

5 防治措施

(1)大群鸭紧急注射高免卵黄抗体,同时在高免卵黄抗体中加入头孢噻呋钠(按1瓶250ml卵黄抗体中加2支头孢噻呋钠)、磷酸地塞米松钠(按每只鸭0.2mg计算),混匀后,每羽注射1.5ml。

(2)注射完抗体第2天,中午用清瘟解毒口服液饮水,抑制鸭肝炎病毒进一步发展和扩散,增强机体免疫力,按每1000只鸭一瓶对水,连用3~4d,下午在饮水中添加牛磺酸VC。

(3)添加中草药添加剂,防止继发感染。如:清瘟败毒散或苍术香连散等,按每袋(250g)拌料100kg,连用5d。

6 预防措施

6.1 免疫预防

雏鸭在引进24h内注射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每羽1.0~1.5ml;引进第4天注射鸭传染性浆膜炎灭活油佐剂疫苗1.0ml/羽。

6.2 药物预防

针对传染性浆膜炎,选用敏感性药物进行预防。如:硫酸新霉素、氟苯尼考、左旋氧氟沙星等;鸭病毒性肝炎,可适当选用牛磺酸VC的中药进行预防。

6.3 加强管理

改善育雏室的卫生条件,注意通风,保持干燥,降低饲养密度,地面育雏要勤换垫料,做到全进全出,以便彻底消毒。

7 小结

通过在市场上的调查情况来看,近段时间以来,鸭病毒性肝炎和鸭传染性浆膜炎混合感染的情况发生越来越多,并且呈面积性的流行趋势。针对混合感染性疾病要本着标本兼治的原则,采取标本兼治的方法,效果较好。单一治疗,效果不理想。同时在治疗此混合感染性疾病时不可过于心切,必须视病情的发展科学用药,方能取得理想效果。

猜你喜欢

永安市雏鸭浆膜
雏鸭的饮水与开食
雏鸭死亡率高的原因及提高成活率的措施
鹅传染性浆膜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控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浅谈雏鸭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要点
On English Teaching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雏鸭对温度的要求
富和福
永安 永安市建成全省首家中央红军标语博物馆
永安市马山——下洋矿区水泥用灰岩矿地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