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鸡气囊炎的治疗方法

2015-01-23李俊琼辽宁省海城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114200

中国畜禽种业 2015年10期
关键词:海城市气囊雏鸡

李俊琼(辽宁省海城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114200)

浅谈鸡气囊炎的治疗方法

李俊琼(辽宁省海城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114200)

鸡气囊炎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气囊炎,除大肠杆菌外,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菌、传染性鼻炎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感染肉鸡后,都可以引起气囊炎。本文笔者浅谈了鸡气囊炎的致病因子和治疗方法。

鸡气囊炎;致病因子;治疗方法

1 致病因子

1.1 不良环境因素

养殖环境恶化是诱发本病的重要原因,主要包括:①舍内温差波动过大,日间或早晚温差波动超过7~10℃以上,加之过舍风速较大(贼风穿舍等),雏鸡群反应最强烈,育成鸡群多数个体产生即时性不良应激。②鸡舍内卫生治理及防疫消毒不严,空气中粉尘超标、有害气体(CO2、CO、NH3、H2S等)超标,养殖环境病原微生物超标、污染严重。③体内外寄生虫繁衍滋生,未得到及时根治,引发相关的呼吸道感染。④温湿度控制不当,因为不同日龄的鸡群适应的温湿度不尽相同,比如低龄雏鸡群(1~10日龄)最适宜温度为31~33℃、相对湿度70%,育成雏鸡群(11~30日龄)最适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65%,中大鸡群适宜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65%。⑤特殊季节或特殊地理环境条件下,气候过度干燥、空气湿度偏低,日间或昼夜天气多变等,均可诱发本病。

1.2 营养因子

主要是鸡的日粮配比不当或饲喂方式方法不当,造成饲料蛋白、能量物质、微量元素(矿微、维生素)、水等重要营养物质摄入不均衡或供应不足,特别是密集型饲养条件下,某些维生素(如:VE、VC、VB族维生素等)供应不足,鸡群处于高度应激状态,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鸡的体质和免疫力下降,内、外源性病原就会占据竞争优势,引发相关的呼吸性、消化性疾病。

1.3 管理缺陷

实践中,规模化养鸡务必要掌握精准的鸡舍温控与通风技术,夏季高温、秋冬季偏低温的掌控方法各有不同。很多情况下,温度与通风是相互矛盾的,不同季节未达到当前鸡群适应的温度和通风量,温度偏高或偏低、通风换气风速过大等均会引发鸡群不适,比如夏季高温高湿环境极易诱发细菌性、寄生虫性呼吸道疾病,而初春、秋冬季受低温、寒流(倒春寒)、强冷风影响,最容易刺激鸡的呼吸道黏膜,诱发病毒性或病毒与细菌混感的呼吸道疾病。另外,消毒剂选用不当,使用一些刺激性较强的消毒剂(含氯制剂、过氧乙酸等)进行环境消毒,特别是带鸡消毒最容易严重损伤鸡的呼吸黏膜,继而引发呼吸道疾病;再则就是不当的光照对规模养鸡影响也是极大的,在自然采光不足的条件下,蛋鸡、快长肉鸡必须实行人工补光,以满足正常的光照需要,否则就会导致鸡群的综合生产性能和整体免疫力下降,各种疾病随即开始流行。

1.4 病原感染

临床上,容易引起本病的病原体包括:①病毒类,主要是禽新城疫病毒、禽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传染性鼻炎病毒、鸡痘病毒等;②细菌类,主要是鸡支原体、大肠杆菌(嗜肺、气囊炎型大肠杆菌)、某些链球菌等;③曲霉菌毒素中毒;④某些寄生虫,如隐孢子虫、鸡住白细胞原虫、器官吸虫等。这些病原体都对鸡呼吸系统具有高度的亲和性、损害性,一旦感染上述某种原发病,多种病原体之间很快就会出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病理反应,最终呈现出多病原、混合感染的呼吸性综合征。

2 治疗

本病治疗需要对因、对症治疗,要“防、治、管(饲养管理)”相结合才能达到理想效果。经临床实践验证,要迅速、高效控制本病,应结合诊断学(诊断结果)准确掌握原发病,通过对病原菌的鉴定,采取对症药物药敏试验,优选高敏制剂对症下药、冲击给药、联合用药,节节把关,综合防治效果才能达到最佳。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包括:阿奇霉素、泰乐菌素、可溶性阿莫西林、头孢噻呋钠、氟苯尼考、多西环素、环丙沙星等。笔者推荐当前较广谱、高效的普适性组方为:“高纯度黄芪多糖+氟苯尼考+多西环素”拌料或混饮,1~2剂/d,连喂5~7d,综合治愈率达85%以上;治疗同时需适当配合5~10%葡萄糖液(增强体能、加速排毒利尿)随饮、复方电解多维(含动物必须的多种矿微元素、维生素、能量物质等,调节电解质代谢平衡)混饮,则效果更佳。

李俊琼(1981.11-),女,辽宁省海城市人,大学本科,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疫病防控。

猜你喜欢

海城市气囊雏鸡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优选雏鸡四法
海城市实现节水规划的途径及措施
高田气囊案
雏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雏鸡磺胺类药物中毒的诊治
Observation on Activities of Air Sac in Opened Body Cavity of Chicken
海城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海城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海城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