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长抑素联合甲氧氯普胺与地塞米松治疗恶性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2015-01-23陈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23期
关键词:生长抑素肠梗阻恶性

陈影

生长抑素联合甲氧氯普胺与地塞米松治疗恶性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陈影

目的探究在恶性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治疗中联合使用地塞米松﹑甲氧氯普胺以及生长抑素的效果。方法26例恶性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予以患者地塞米松﹑甲氧氯普胺以及生长抑素进行联合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予以评分。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73.08%, 未发生不良反应。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50, P<0.05)。结论地塞米松﹑甲氧氯普胺以及生长抑素联合治疗恶性不完全肠梗阻, 不仅有效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生长抑素;甲氧氯普胺;地塞米松;恶性不完全性肠梗阻

恶性肠梗阻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与生存质量, 因此需予以及时治疗。文中以26例患者为此次研究的对象,观察联合治疗的效果,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26例患有恶性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患者进行研究, 患者均出现呕吐﹑恶心﹑腹胀﹑肠鸣音亢进﹑肛门排气﹑腹部膨隆等明显症状。其中男16例, 女10例;年龄33~79岁, 平均年龄(59.63±6.42)岁;3例卵巢癌, 4例胰腺癌, 8例胃癌, 11例直肠癌。

1.2 治疗方法 除胃肠减压, 改善电解质﹑水解质以及酸碱平衡, 禁食, 抗感染等常规性治疗外, 对患者予以药物联合治疗。

通过微量泵将生长抑素泵入患者体内, 剂量为3 mg/12 h;然后通过肌内注射甲氧氯普胺, 10 mg/次, 3次/d;予以地塞米路静脉推注, 剂量为6~16 mg/d。治疗6 d后, 观察效果,若有效, 则可继续用药, 若无效, 则停药。

1.3 疗效判定标准 完全缓解:腹痛等症状完全消失, 且排便次数≤1次/d, 大便性状恢复正常;部分缓解:腹痛等症状有明显缓解, 大便次数较治疗前有明显减少, 且粪便成形;无缓解:腹痛等临床症状未消失甚至加重, 排便次数≥3次/d,粪便性状与治疗前差异不大。缓解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生活质量以KPS评分为判定依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缓解率 研究组完全缓解28例, 部分缓解8例,无缓解4例, 缓解率为90.00%;对照组完全缓解18例, 部分缓解10例,无缓解12例, 缓解率为70.00%。对照组的缓解率低于研究组(P<0.05)。

2.2 生活质量 治疗前, 患者KPS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为(41.13±10.79)分;治疗后, 评分结果为(61.14±19.93)分, 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50, P<0.05)。

3 讨论

转移性或原发性的恶性肿瘤都有可能引发恶性肠梗阻,其发病率可达到5%~43%, 这一疾病多见于晚期癌症患者, 初期表现为不完全性肠梗阻, 若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 患者的症状能够得到完全缓解[1]。患者发生肠梗阻后,肠腔内部的液体就会全部积聚于梗阻位置, 将肠腔扩大, 这种情况下, 消化腺受到刺激, 肠液的分泌量就会进一步增加,继而致使肠壁位置变薄, 无法有效的吸收电解质或水, 最终使肠梗阻的情况加重[2]。

由于受肿瘤疾病与肠梗阻疾病的双重影响, 患者往往承受着较大的痛苦, 因此其身心状态都不适宜进行手术治疗,本次研究中治疗总有效率可达73.08%, 且患者在治疗中没有出现较为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前, 患者KPS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为(41.13±10.79)分低于治疗后的(61.14±19.93)分。

生长抑素具有减少消化液分泌与调解肠胃运动的作用,能够将患者肠腔内的消化液减少90%, 从而使肠腔所受到的压力减轻, 也可以改善肠胃痉挛的情况, 有效的缓解梗阻症状[3]。除此之外, 有研究表明, 生长抑素能够抑制直肠癌﹑胃癌等多种肿瘤的生长, 阻止肿瘤细胞进一步增殖, 使肿瘤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4]。甲氧氯普胺是多巴胺2(D2)受体拮抗剂, 它能够对胃平滑肌的松弛现象起到抑制作用, 使上段小肠﹑胃体以及胃窦之间的运动更为协调, 加速胃的排空。而地塞米松则可以使水肿消除, 使炎症反应明显减少, 并在一定程度上对甲氧氯普胺可能引发的锥体外反应进行预防[5]。三种药物的联合运用能够实现功能互补, 对恶性不完全性肠梗阻进行有效治疗。

综上所述, 地塞米松﹑甲氧氯普胺以及生长抑素这三种药物在恶性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治疗中分别起到不同的作用,联合应用能够减少患者的痛苦, 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值得进行推广。

[1]温宏升,李旭,曹玉柱, 等. 生长抑素联合甲氧氯普胺和地塞米松治疗恶性不完全性肠梗阻. 医药导报, 2013, 32(6):749-750.

[2]王建平,王颖,李慧霞, 等.慢性放射性肠炎合并不全性肠梗阻的治疗.临床外科杂志, 2013, 21(5):399-400.

[3]程化,薛超群,罗瑞雪.粘连性肠梗阻应用地塞米松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当代医学, 2015, 21(13):113-114.

[4]刘利刚,王季,姚迪, 等.几丁糖-地塞米松复合物对术后腹膜粘连的预防.中华全科医学, 2012, 10(12):1899.

[5]李蕾芳.生长抑素与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观察.临床医学, 2014, 34(10):61-6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3.089

2015-08-17]

124000 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猜你喜欢

生长抑素肠梗阻恶性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奥曲肽联合生长抑素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止血成功率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24例恶性间皮瘤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