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磁共振在儿童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2015-01-23蒋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23期
关键词:半月板积液韧带

蒋艳

核磁共振在儿童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蒋艳

目的观察和分析核磁共振(MRI)在儿童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45例儿童膝关节损伤患儿, 全部接受核磁共振检查, 回顾性分析全部患儿临床检查资料。结果在本组45例膝关节损伤患儿中, 经MRI检查:半月板损伤12例(26.67%), 骨质改变4例(8.89%), 韧带损伤12例(26.67%), 关节腔积液17例(37.78%)。结论在儿童膝关节损伤临床诊断中, 核磁共振检查可准确判断膝关节组织损伤程度, 掌握病理变化, 诊断准确率较高, 为膝关节损伤的诊断﹑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核磁共振;膝关节损伤;诊断;患儿

膝关节损伤是骨科临床常见疾病, 常见于运动中非接触性和接触性损伤, 包括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髌骨脱位肌腱断裂等, 好发于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 表现为膝关节剧痛﹑肿胀﹑无法伸直﹑关节内积血等症状[1], 给患儿正常生活﹑工作﹑学习造成严重的影响。由于小儿运动发育协调性差, 膝关节较小, 病变发生率较高, 尤其是半月板损伤机制较为复杂, 若诊断不及时或不当, 将引起严重的膝部功能障碍。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 核磁共振(MRI)是一种先进的诊断技术, 具有无创无痛﹑视野大﹑无电离辐射﹑多参数成像﹑分辨率高等优势, 可清楚显示组织病变情况, 广泛应用于膝关节损伤诊断中。本院对收治的45例膝关节损伤患儿MRI检查资料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5例儿童膝关节损伤患儿均为本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 其中男29例, 女16例, 年龄4~14岁, 平均年龄(10.23±2.42)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2例, 高处坠落伤16例, 运动损伤16例, 其他1例。患儿在接受MRI检查之前, 接受X线和CT检查。本次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患儿或家属知情同意。45例患儿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膝关节疼痛﹑肿胀, 运动后疼痛加重, 部分患儿出现跛行, 关节内弹响史30例。

1.2 方法 患儿均接受MRI检查, 所用仪器为GE MR Optix360 1.5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美国GE公司), 膝关节表面线圈,对患儿进行核磁共振检查, 进行横断面T1WI, 矢状位T1WI﹑STIR检查, 冠状面T1WI和STIR检查, T1WI为此次激发与下次激发间隔时间为500 ms, TE为回波测量时间, 层厚4 mm, 层距1 mm[2]。在MRI检查时, 确保膝关节处于伸直状态, 根据具体损伤部位, 合理调整仪器及参数, 所用时间约在20 min。由于检查时间较长, 患儿可能出现恐惧﹑哭闹等情况, 对检查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检查前6岁及以下患儿给予水合氯醛镇静, 并让家属陪同检查, 给予患儿最大的安慰和鼓励, 确保MRI检查顺利完成。

2 结果

经核磁共振检查后, 检查结果为:半月板损伤12例, 占26.67%;韧带损伤12例, 占26.67%;骨质改变4例, 占8.89%;关节腔积液17例, 占37.78%。半月板损伤MRI表现为半月板见灶性增高信号影, 具体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放射形﹑裂隙形等异常增高信号;在韧带损伤检查中, MRI表现为条状低信号影增粗, 边缘呈波浪形, T1WI为高低或低混杂信号, T2WI为高信号。MRI诊断骨质改变表现为软骨凹陷和断续, 短T1WI信号, 长T2WI信号。MRI在关节腔积液诊断中表现为条片状长T1WI信号和长T2WI信号影增粗,边缘模糊。

3 讨论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结构较为复杂的关节, 包括股骨内外侧髁﹑胫骨内外侧髁﹑髌骨等, 承受着机体较大的力, 容易受到杠杆作用的影响, 损伤发生率较高, 预后效果相对较差。膝关节损伤主要是由于体液循环出现障碍, 在病变处进行堆积, 进而引发炎症[3], 表现为膝关节肿胀﹑疼痛等, 若剧烈运动, 会加重病情。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 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降低膝部功能障碍, 改善预后, 进而提高患儿生活质量。由于小儿膝关节病变发生率高, 如结节性滑膜炎﹑结核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加上小儿天生活泼好动,因创伤所致的膝关节半月板﹑韧带损伤等较为常见。小儿半月板弹性好, 含水量高, 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 如膝关节屈曲﹑旋转等, 造成膝关节损伤。由于患儿表达能力较低, 家属对相关知识了解甚少, 可能忽视损伤, 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MRI是一种先进的诊断手段, 具有无创无痛无辐射﹑分辨率高﹑视野广﹑准确性高等优势, 弥补了传统诊断方法分辨率低﹑视野狭窄﹑辐射性强等缺陷, 诊断效果令人十分满意, 与手术治疗结果具有较高的吻合性。在应用MRI诊断膝关节损伤时, 有利于对前后交叉韧带﹑内外侧副韧带等纤维组织进行检查, 明确骨质改变程度﹑半月板损伤和关节腔积液情况, 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本组结果显示, 45例膝关节损伤患儿, 经MRI检查后, 半月板损伤12例, 韧带损伤12例, 骨质改变4例, 关节腔积液17例, 可见MRI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是膝关节损伤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之一, 值得推广应用。

[1]王雷.探讨膝关节损伤患者在低场核磁共振的诊断评价.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4, 12(z2):314.

[2]李静.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中外健康文摘, 2012, 9(15):240-241.

[3]何建平.探讨膝关节损伤患儿在核磁共振的诊断评价.中国伤残医学, 2014, 32(22):66-6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3.035

2015-08-20]

110032 沈阳市儿童医院放射科

猜你喜欢

半月板积液韧带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与非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对比研究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一种新型眼科手术积液盒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超声结合应力实验在肘关节侧副韧带损伤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关节镜下应用FasT-Fix 缝合器修复半月板损伤的中期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