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猪高热病防治
2015-01-23宋静
宋静
(陕西省吴堡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718200)
夏季猪高热病防治
宋静
(陕西省吴堡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718200)
近几年,全国各地发生的以体温升高为特征的猪高热病,发病快、传播迅速,造成大批猪只死亡,给许多养殖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给生猪和猪肉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
1 病因
夏季生猪高热病其实不是一种简单的病,而是由多种细菌、病毒引起的生猪高热综合症的统称。病原主要为多种病毒和细菌、寄生虫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包括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猪流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链球菌属2型、副猪嗜血杆菌病、多杀性巴氏杆菌、猪支原体肺炎、弓形体、附红细胞体、猪霍乱沙门氏菌等细菌的混合感染。
2 流行病学
夏季是生猪高热病发病的主要季节,根据兽医临床资料分析,近十年来,大约有90%的生猪高热病发生在夏季,生猪高热病流行总趋势是流行越来越广,发病率和死亡率越来越高,病因越来越复杂,并发症、继发症越来越多,临床诊断、治疗越来越困难。发病特点: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季节,病程长,一般在5~20天左右,病死率高。
3 临床症状
病猪体温升高至40~42.5℃,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或食欲废绝,患猪皮肤发红,耳后耳边缘发绀、腹下和四肢末梢皮肤呈紫红色斑块状淤血,呼吸困难,气喘急促,患猪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眼分泌物增多,结膜发炎,便秘,粪呈球状,尿少、混浊。随着病程延长的病猪全身苍白,出现贫血现象,被毛粗乱,病猪后肢无力,最后全身抽搐而死。发病猪群死亡率很高,有的猪场死亡率高达50~90%。母猪在怀孕后期出现流产,产死胎、弱仔和木乃伊。
4 剖解病变
所有病死猪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肺炎病变,肺肿胀、变硬,间质性肺炎症状明显呈现大理石样病变。腹股沟淋巴结和肺门淋巴结肿大,肝脏肿胀,颜色变淡,有的肝则呈黄土色,质脆,有的猪肾、膀胱、喉头、心冠状沟脂肪及心内外膜等有出血点;部分病死猪肾肿大,颜色变深,呈褐色或土黄色,质地较脆,有瘀血现象。有的病猪脾脏肿大质脆,肺浆膜与胸膜或心包纤维素性粘连。
5 防治
猪高热综合症,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大部分猪场发病率在50%以上,死亡率高达50~90%,病毒容易变异,临床上较难控制,治疗效果不理想,造成猪群生长缓慢或停滞、病残猪和死亡猪只增多,饲料利用率、生长速度缓慢以及猪群整体的均匀度降低,治疗成本增加,使养猪生产蒙受严重的损失。
5.1 加强防重于治
猪场要加强防疫工作,每年要定期预防接种,并加固预防一次,使其疫苗发挥最佳效力。猪场要重视猪群保健观念,严格封闭猪场、做好猪群系统性的保健工作,使得猪群有健康体况,提高抗病力,减少猪场严重发病。
5.2 重视猪群的饲养管理
养猪场应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如夏天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加大猪舍通风量和用凉水喷雾等降温措施,猪舍门窗应全部打开,空气通风对流新鲜,促进散热。夏天应降低饲养密度,给生长猪只足够的生活空间,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有效地控制猪高热病和呼吸道疾病。
5.3 加强卫生定期消毒
扑灭猪舍及环境病原微生物,必须针对病毒、细菌选择消毒剂定期消毒扑杀,如猪圆环病毒一般消毒剂对它不起作用,应选择新型、刺激性较小的消毒剂,如复合醛类消毒液。
5.4 严格猪群管理
猪场应从分娩、保育到育成均严格采取 “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避免把日龄相差太大的猪只混群饲养,尽量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做到同一栋猪舍的猪群同时全部转出,在每批猪出栏后猪舍须经严格冲洗消毒,并干燥空置几天后再转入新的猪群。
5.5 药物治疗
猪高热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兽医临床多以控制并发症、继发病来对症治疗,疗效往往都不是很理想,有时药物副作用或应激反应加快病猪死亡,增加了死亡率。
西药治疗:发病初期清热解毒,临床多采用对症治疗方剂,如复方氨基比林、病毒灵注射液一日4次注射,0.9%生理盐水加抗菌素滴注。如黄芪多糖和长效磺胺类针剂1天2次,连用 3~5天。
猪高热病治疗效果一般不理想,应在猪无名高热发病高峰期前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生素进行预防,以减少细菌二次感染引起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