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牛羊口蹄疫免疫反应救治
2015-01-23王心亮河南省郸城县畜牧局477150
王心亮 (河南省郸城县畜牧局 477150)
试析牛羊口蹄疫免疫反应救治
王心亮 (河南省郸城县畜牧局 477150)
口蹄疫是一种发病率极高,传播速度很快的牲畜传染病,多发于牛羊等偶蹄动物。口蹄疫被国家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传染病,在我国为一类传染病。口蹄疫的特征是口鼻蹄处皮肤出现水泡,进而出现溃疡。口蹄疫需进行强制免疫,但是由于在免疫过程中出现较严重的副反应,因此需要进行免疫反应的救治。本文结合笔者经验从口蹄疫免疫反应的类型、原因及救治、预防角度进行了探讨,供广大同行参考。
口蹄疫免疫反应;牛羊养殖;救治;措施
口蹄疫在民间称为 “口疮”,属于A类传染病和一类传染病。国内对于口蹄疫的救治政策是免疫疫苗为主,扑杀、隔离为辅,由于强制免疫接种会带来较严重的免疫反应,造成大量动物发生过敏反应而死亡,因此对免疫工作产生很大阻碍[1]。为了减轻口蹄疫免疫反应,加强对动物的救治,减少养殖户的损失。笔者就长期实践工作总结出以下经验供参考。
1 口蹄疫免疫反应的类型
1.1 注射部位肿胀
牛羊的症状主要是注射部位有水肿表现,直径一般为5~10cm,若症状较轻,一般在6~10d自动消退,严重的不会自动消失。
1.2 过敏反应
牛羊身体发软无力,体温降低,晕厥或休克,呼吸困难,躁动,口角流涎,肌肉振颤,黏膜充血,瘤胃臌气,腹泻等,若不及时救治则死亡。
1.3 发病和死亡
合并其他疾病的牲畜会在口蹄疫发病后加重原有病情,潜伏期的动物在注射疫苗后迅速发病,此类状况多发于不按规定免疫的散养户和小规模养殖户中。
2 免疫反应的原因
2.1 疫苗因素
2.1.1 佐剂因素
佐剂会导致或加重迟发型超敏反应。
2.1.2 内毒素
内毒素取材于原材料,如犊牛血清、水等,或者在培养细胞时感染了细菌,细菌消亡后产生内毒素,导致动物发热。
2.1.3 异体蛋白
非动物自身蛋白,如病毒抗原、犊牛血清、其他水溶性蛋白等,以上蛋白都有可能成为过敏原引发过敏反应[2]。
2.2 操作因素
(1)接种方式、深度、部位错误,注射后导致吸收不全而出现肿胀。
(2)接种的注射器皿及部位没有规范消毒或未消毒,注射部位感染后肿胀。
2.3 动物方面的因素
(1)病弱动物、潜伏期动物接种后,一般会使得病情加重。
(2)应激反应:动物有害刺激,如疼痛、感染等,都会产生应激反应,出现休克或晕厥,严重的导致母畜流产。
(3)饲养管理水平: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动物有很好的抵抗力,免疫力较强;反之,动物较容易产生免疫不良反应。
德公公告诫诸义子:“来历不明之物,勿收;来历不明之人,勿近。即便人在家中,船在港中,也需时刻牢记,小心驶得万年船。关老爷是圣人,只因大意失荆州,阴沟翻船,以致性命不保。我等凡人,岂能糊涂大意,罔顾身家性命?”
3 免疫不良反应的救治
救治的原则为抗过敏、纠酸、强心补液,治疗病情。牛、羊口蹄疫病程一般不超过2周,除了加强护理提高病畜免疫力外还应对症救治,详细如下。
3.1 注射部位肿胀
促进肿胀部位血液流通,可进行热敷。若有无菌性肉芽肿组织需要进行剔除。
3.2 发热
通常在3h内体温恢复正常。若发热严重,需注射退热药物。
3.3 过敏反应
速发型过敏反应需立刻抗敏治疗,皮下注射5ml的0.1%盐酸肾上腺素,间隔20min再注射一次;或可用复方甘草酰胺注射,成年牛10支/头,羊可酌情减量。若牛羊未发生发热症状,在应用以上药物的基础上,加用乙酰辅酶A1000单位、ATP(三磷酸腺苷)、肌苷2g、25%葡萄糖2000ml静脉点滴注射。重症用去甲肾上腺素2mg加10%葡萄糖注射液500mg,同时可进行胸腹部按压,辅助人工呼吸,另注射青霉素和4mg复方氨基比林。若病畜恢复知觉后,食欲不振则用2000ml的5%葡萄糖盐水,加入5gVC注射液、1gVB6注射液、500mgVBl注射液及500ml的5%碳酸氢钠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连续注射3d[3]。
3.4 提高病畜的免疫力
加强日常饲养护理,喂食稀粥、麦麸等易消化食物,加强保暖,减少牲畜的应激反应,降低免疫反应发生率。
4 免疫不良反应的预防
(1)做好免疫疫苗的冷藏和取用工作,将疫苗从冰箱内拿出后放置到室温然后才可用于接种。
(2)进行接种之前,一定要认真阅读使用说明,并且调查好牲畜的健康情况,如果身体虚弱、处于妊娠期,或者为幼小牲畜则暂不接种,等待身体复原或生产后再行接种。
(3)如果需要大面积接种,此时需要在小范围内免疫,观察免疫情况,等确定未出现较严重副反应时再逐渐扩大免疫范围。
(4)为了降低动物的应激反应,注射时动作要轻柔,保持安静,减少对动物的惊扰,顺利完成接种。
(5)为了防止过敏反应发生,提前备好抗敏药,一旦发生过敏立刻对症救治。
(6)进行接种时要考虑合适的气温和季节,不可过冷或过热,另外要科学合理饲养,提高动物的抵抗力。
(7)如果有他种传染病暴发则禁止口蹄疫疫苗接种。
5 结语
综上所述,牛羊养殖中发生口蹄疫免疫反应则需进行原因的查找,在找到原因之后进行救治,确保免疫过程规范,避免对病畜、孕畜进行免疫接种,发生免疫反应后需进行及时救治,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1]贾全福.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制造口蹄疫疫苗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学报,2011(02):123-125.
[2]王健.口蹄疫疫苗[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0(10):31-33.
[3]林太明.猪口蹄疫的特点与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13(02):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