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述引起鸡产蛋下降的主要传染病

2015-01-23赵传生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畜牧兽医局277200

中国畜禽种业 2015年11期
关键词:产蛋鸡产蛋率鸡场

赵传生(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畜牧兽医局 277200)

简述引起鸡产蛋下降的主要传染病

赵传生(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畜牧兽医局 277200)

引起鸡产蛋及品质下降的因素很多,有疾病、饲料营养、环境改变、应激等。而传染病是最大的隐患,如减蛋综合征(EDS-76)、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产蛋鸡非典型新城疫(ND)、禽流感(AI)、禽脑脊髓炎(AE)、禽痘(POX)、败血霉形体(MG)、传染性鼻炎(IC)和禽霍乱(FC)等。现对它们的主要症状及所造成的减蛋危害简述如下,希望能对养殖户们有所帮助。

1 减蛋综合征(EDS-76)

本病是由禽腺病毒引起以产蛋下降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主要表现为鸡群产蛋骤然下降,软壳蛋和畸形蛋增加,褐色蛋壳颜色变淡。

1.1 病原

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属于禽腺病毒,在鸭胚中生长良好,可使鸭胚致死。病毒能凝集鸡、鸭、鹅等禽类的红细胞。

1.2 流行特点

本病发生于产蛋鸡,但病毒的自然宿主是鸭和鹅。任何年龄的鸡均有易感性,但产蛋高峰的鸡最易感,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是经蛋垂直传播,种鸡感染本病后病毒经输卵管进入蛋内,并在鸡体内存在,一般不表现症状,当鸡进入产蛋期后引起发病。病鸡排出的粪便污染环境、用具、饲料及饮水等,可引起水平传播,但水平传播是缓慢和间歇性的,通常在一栋笼养鸡舍内发生后,约两个半月传播到全群,此外,鸭、鹅通过粪便污染饮水而将病毒传播给母鸡。

1.3 症状

感染鸡群常无明显的全身症状。最常见的表现是26~36周龄产蛋率比正常下降20~38%,甚至可达50%。病初蛋壳的颜色变淡,紧接着产出畸形蛋,蛋壳表面粗糙,一端常呈细颗粒状,如砂纸样,蛋壳变薄易破损,软壳蛋增多,占15%以上。患鸡所产的正常蛋受精率和孵化率一般不受影响。病程可持续4~10周。

1.4 剖检变化

鸡群发病过程中很少因此病死亡,无特异的具有诊断价值的剖检变化。

1.5 诊断

主要依靠本病的流行特点和症状,在产蛋高峰期发生产蛋下降,特别是异常蛋很多,又无其他表现,应考虑本病。

1.6 防制

主要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杜绝病毒传入。本病主要通过蛋垂直传播的,最好的防制办法是用未感染本病的鸡群留种蛋。如果从外地引种,必须从无本病的鸡场引进,引进后要隔离观察一定时间。

(2)严格执行兽医卫生制度。鸡场应于鸭肠分开,加强鸡场和孵化厅消毒工作,合理处理粪便。

(3)预防接种。是防制本病的主要措施。国内生产的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产蛋下降综合征-禽流感四联油乳剂灭活苗,主要用于产蛋鸡及种鸡后备鸡群。疫苗一般于鸡群开产前2~4周进行免疫接种。在发病严重的鸡场应采取单苗免疫两次,安全地区可免疫一次。

(4)鸡群发病后,应注意隔离、淘汰。有的鸡场采取紧急接种措施,认为对本病的产蛋恢复有一定作用,但作用不大。对发病鸡群补充维生素、钙或蛋白质,加入抗菌药物等,可减少损失。

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

2.1 流行特征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通常在鸡群中有很高的发病率,幼鸡死亡率高,产蛋鸡虽死亡率低,但产蛋量和蛋的品质均显著下降。

2.2 病原

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该病毒有20多个血清型和更多的突变株,有些血清型能产生交叉免疫。鸡是唯一的自然宿主,各种年龄的鸡都有易感性,雏鸡特别严重,其他家禽不好感染发病。易感鸡与病鸡接触后48h内出现症状,5~8h内全群爆发。

2.3 症状与病变

2.3.1 支气管炎型

流鼻液、咳嗽、气管啰音。产蛋鸡产蛋下降10~50%。蛋的品质变差,软壳蛋、畸形蛋和粗壳蛋增多,蛋白稀薄呈水样。剖检病鸡,气囊浑浊,呼吸道有浆液、黏液或干酪样渗出物,雏鸡在支气管下段形成干酪样栓子。产蛋鸡腹腔内有液状卵黄物质,输卵管和卵巢发育不良。

2.3.2 肾病型

除呼吸道症状外,主要引起肾炎和肠炎,常见剧烈腹泻,粪便白色水样,4~8周龄仔鸡死亡率可达30~40%,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病变特征为肾肿大,色苍白,输尿管、直肠、泄殖腔有白色尿酸盐沉着。肺、支气管充血和出血。

2.3.3 传支变异株4/91

精神沉郁,闭眼昏睡,腹泻,鸡冠发绀,眼睑和下颌肿胀,有时出现典型呼吸道症状。产蛋鸡出现症状后,很快产蛋下降,降幅可达30%。3~4周后,产蛋逐渐回升,但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还可导致肉鸡和6周龄以上育成鸡死亡。剖检显示,病鸡体况良好,深部胸肌组织呈苍白和胶冻样水肿,广泛组织充血。

2.4 防制

目前无有效药物防治,发病鸡群使用清热解毒中草药配合广谱抗菌素辅助治疗可减少损失。应通过免疫接种来控制。根据疫病情况可选用IBH120和IBH52疫苗、肾型传支疫苗等。

3 产蛋鸡非典型新城疫(ND)

3.1 发病原因

鸡场被野毒污染;在育雏育成期发生过法氏囊等疾病,损害免疫功能;防疫环节上有不足之处;管理不当,如在用新城疫疫苗滴鼻、滴眼、饮水或免疫后,马上搞带鸡消毒。

3.2 特点

180~350日龄易发;鸡群采食量下降20~30%,部分鸡只拉绿色稀粪,个别鸡有呼吸道症状,产蛋率下降5~30%不等,畸形蛋、软壳蛋、白壳蛋增多;剖检数只鸡后,才能见到一些鸡新城疫的一般性病变,如喉头有黏液,喉、气管黏膜、盲肠扁桃体、泄殖腔黏膜出血,卵泡软化,掉入腹腔,形成腹膜炎。

3.3 控制

全群鸡只肌注新城疫灭活苗同时用IV系苗滴鼻,或肌注4头份的新城疫IV系苗。淘汰病鸡。使用磷霉素钠饮水,防止继发感染。增加饲料中维生素用量。建立科学免疫程序,蛋鸡在产蛋期做到每隔10周进行一次鸡新城疫IV系苗免疫。

4 禽流感(AI)

禽流行感冒简称禽流感,是由A性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烈性传染病。其可表现为亚临珍感染到轻度的呼吸系统疾病、产蛋下降到急性全身致死性疾病等多种形式。高致病性禽流感常以突然死亡和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低致命性禽流感常引起呼吸道症状,产蛋率、受精率及孵化率下降。

4.1 病原

本病的病原是A型流感病毒(AIV),根据流感病毒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抗原性的差异,可将其分为不同的亚型。目前已发现HA和NA多种。HA和NA以任意组合都可以形成一种新的流感病毒,因而A型流感病毒的血清亚型很多。不同亚型毒株对禽类的致命性有差异,可将其分为高致命性毒株、低致命性毒株和不致命性毒株。

4.2 流行特点

感染禽从呼吸道和粪便中排出病毒,主要通过水平传播,即通过易感禽与感染禽的直接接触或与病毒污染物的间接接触,如被污染的饮水、飞沫、饲料、设备、物资、笼具、衣物和运输车辆等。在自然传播中,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眼结膜及损伤皮肤等都有可能受到感染。但通常以消化道为主,而通过空气传播虽然不像人类及其他哺乳动物突出,但亦不容忽视。

4.3 症状

禽流感的症状多种多样,可涉及到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及神经系统。一般说,没有特征性症状。通常呈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饮食欲减少,消瘦,母鸡产蛋量下降。轻度到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喷嚏、咯音,甚至呼吸困难。病禽流泪,头部和面部水肿,冠及肉髯发绀,有神经症状和腹泻。以上症状可能单独出现或几种同时出现。高致命性毒株可引起急性爆发,病禽没有明显症状即突然死亡,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低致命性禽毒株引起的禽流感呼吸道症状表现明显,如咳嗽、啰音、流泪和副鼻窦肿大。产蛋鸡的产蛋率明显下降至20%左右,甚至绝产,一般下降幅度为20~50%。蛋壳粗糙,软皮蛋、褪色蛋增多。产蛋率的恢复需要较长时间。发病率和死亡率可以很低,也可以很高。肉鸡一般可引起1~2%的日死淘率。

4.4 剖检变化

由于病毒的致病力不同,所产生的病理变化也存在差异。病情较轻的病例往往看不到明显的病变,表现为轻微的窦炎,窦中可见卡他性、纤维素性、黏液脓性或干酪样渗出物附着。有时可见纤维素性心包炎。少数病例还可见到纤维素性腹膜炎或卵黄性腹膜炎。产蛋鸡常见卵巢退化、出血和卵泡畸形、萎缩和破裂。输卵管黏膜充血水肿,内有白色黏稠渗出物,似蛋清样。部分高致病性毒株引起的病变包括肝、脾、肾有灰黄色小坏死灶;黏膜、浆膜广泛出血;十二指肠和心外膜出血;肌胃与腺胃交接处的乳头及黏膜严重出血;盲肠扁桃体肿大及出血。有些病例头部皮下胶冻样浸润,胰腺有坏死点、周边出血。

4.5 诊断

禽流感的症状、剖检变化与很多疾病相似,且发生本病后机体的免疫力下降,易与新城疫、大肠杆菌等混合感染。因此很难从临诊上作出准确的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按常规方法分离病毒,并对病毒进行鉴定,血清学实验包括HA、HI实验和琼脂扩散试验等。

4.6 防制

4.6.1 加强生物安全,搞好隔离饲养和消毒工作

避免家禽与野鸟(特别是野水鸭)接触,防止水源和饲料被污染;禽场应于其他动物隔开,严禁场内职工饲养家禽或笼养鸟;从无禽流感的地区或种鸡场引进雏鸡和种蛋,谢绝外人参观;加强鸡舍内外消毒,可用2~3%火碱水对环境和地面消毒,用过氧乙酸、含碘消毒剂带鸡消毒,饮水可用漂白粉消毒。

4.6.2 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其他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一方面做到给家禽提供全价饲料和充足饮水;另一个方面要建立具有坚强免疫力的鸡群,尤其要建立具有抗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坚强免疫力的鸡群,因为上述疾病与禽流感混合或并发感染时,会增加家禽的死亡,从而加剧禽流感的严重性。

4.6.3 疫苗免疫接种

当前研制与使用的主要是灭活苗,取得了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由低毒力到中等毒力病毒引起的流感可以使用灭活疫苗,有单价和多价苗,一般用单价苗效果就很好。由于这种疫苗只能降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病毒传播,但是病毒不能从群体中清除。因此,在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时,禁止使用疫苗接种。

4.6.4 合理治疗

盐酸金刚烷,每升水加入25~100mg混饮,或每千克饲料加入50~200mg混饲,连用5~7d,有较好疗效,可使鸡死亡率降低,但鸡仍然感染并排出病毒,对后期的产蛋恢复有一定的影响。目前这种药物不准应用于食用禽类。病毒唑每升水加入50~100mg混饮,或每千克饲料加入100~200mg混饲。若配合清热解毒、止咳平喘的中药如板蓝根、大青叶、连翘和清瘟散等,则效果更好。由于本病常并发或继发细菌和支原体感染,因此适量使用抗菌药物,往往能减少死亡。待病鸡临珍症状消失,而产蛋率尚未恢复时,可用中药增蛋等,同时用速补多维饮水,可有效帮助鸡恢复卵巢功能,促进产蛋率的提高。

5 其他传染病

禽脑脊髓炎(AE),成年鸡隐性感染时不见症状,但产蛋鸡减蛋5~20%,且所产的蛋常带有病毒。禽痘(POX)、败血霉形体(MG)、传染性鼻炎(IC)、禽霍乱(FC)发病严重时产蛋显著减少或停止产蛋。

当发生鸡产蛋下降时,我们应细致调查,研究观察,作出正确的病因判断,才能采取有效的防治和改善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点。

猜你喜欢

产蛋鸡产蛋率鸡场
提高蛋鹅产蛋率的饲养与管理方法
产蛋鸡猝死防治分析
产蛋鸡猝死症防治分析
规模鸡场设施配置优化与创新
种业创新提升国产蛋鸡竞争力
如何搞好鸡场消毒和病毒病免疫接种
冬季产蛋鸡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提高蛋鸡产蛋率妙招
鸡场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治
浅谈蛋鸡产蛋率骤然下降原因和防治措施及饲养管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