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2015-01-23张耕瑞
张耕瑞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张耕瑞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要点, 总结护理经验, 以提高动静脉内瘘的护理质量。对127例行血液透析的动静脉内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经过精心护理后,127例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充盈良好, 搏动有力, 穿刺成功率98%, 均达到满意透析效果。科学、有效的护理, 可促进内瘘的成熟, 减少或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确保透析的充分性, 延长患者生命。
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 临床护理
健康通畅的血管通道是确保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 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患者自身动静脉内瘘具有维持通畅时间长、穿刺成功率高、感染出血的并发症少等优点, 在临床上普遍应用。一个理想的内瘘既能避免血管直穿给血液透析患者带来的痛苦和危害, 又能保证充足的血流量, 达到理想的透析效果, 有效延长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如果使用得当护理方法, 内瘘的使用寿命可延续十几年[1-3]。因此内瘘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科通过对127例行血液透析的动静脉内瘘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护理, 延长了内瘘的使用寿命, 达到了理想的透析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文选取127例动静脉内瘘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 其中男71例, 女56例, 年龄18~76岁。每周行血液透析2~3 次,4 h/次, 穿刺成功率100%, 血流量可达到200~300 ml/min, 患者均为前臂桡动脉-头静脉吻合内瘘, 透析结束后均规范压迫止血。经精心护理,127例动静脉内瘘血管充盈良好, 搏动有力, 穿刺成功率98%, 均达到满意透析效果。
2 术前护理
2.1 术前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造瘘的目的及必要性以及预后情况, 简单介绍手术的方法, 以及手术过程中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 术中患者注意事项等, 使患者对手术过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以解除患者思想顾虑, 消除其紧张焦虑的心理, 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以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
2.2 术前血管保护 造瘘前要有预见性的保护好造瘘侧上肢血管, 避免在造瘘侧手臂反复输液、静脉采血;选择直径较粗, 分支较少, 通畅的血管做内瘘的静脉, 以保证吻合后有足够的动脉血液分流, 同时应注意血管是否存在硬化或栓塞等情况, 保持造瘘侧手臂皮肤的清洁, 勿损伤皮肤以防术后感染。对于血管条件较差, 血管较细、弹性差等, 应提前给予功能锻炼或药物应用, 以促进血管条件的好转, 达到手术要求。
3 术后护理
3.1 肢体活动 术后抬高术侧肢体, 以利于静脉回流, 减轻肢体的肿胀, 保持肢体清洁干燥, 同时应用抗生素3~5 d以防感染。24 h后开始活动手术肢体的手指, 适当握拳及腕关节活动, 以促进血液循环, 防止血栓形成, 另外还要密切观察内瘘有无震颤、波动, 听诊有无血管杂音, 伤口敷料有无渗血, 如触摸不到或用听诊器听不到血管杂音或渗血不止,应立即通知医生以便早期发现血栓形成, 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3.2 肢体保护 手术伤口每2天换药1次,7~15 d拆线, 换药时应注意敷料包扎的松紧适中, 避免术侧肢体被压、负重、输液、输血、抽血、测血压, 尽量穿袖口宽松的内衣, 不可戴手表、首饰, 睡觉时避免枕压手术肢体, 以防内瘘形成血栓,使内瘘闭塞。
3.3 促进内瘘成熟 术后1周且伤口无感染、无渗血、愈合良好或拆线后, 应告知患者肢体运动的重要性。可让患者做握拳运动或手握橡皮球,3次/d,10~15 min/次, 橡皮球每次一定要捏扁并维持0.5~1.0 min再松开。时刻检查内瘘振颤和血管杂音, 特别是在发生低血压时, 更要增加触摸的次数;告知患者注意保持内瘘侧肢体的干净, 伤口痒时切忌用指甲抓、挠, 以免造成内瘘感染。
3.4 内瘘成熟的鉴别 内瘘成熟一般需4~6 周, 内瘘成熟是指内瘘血管壁增厚、管腔压增大、血流充盈、震颤和波动明显、有力等。不可过早的使用内瘘, 以免导致内瘘血管纤维化、管腔狭窄、皮下出血, 形成硬结或瘢痕, 阻塞内瘘,缩短使用寿命。
4 内瘘使用时的护理
4.1 做好首次使用的心理护理 首次使用动静脉内瘘的患者心理上容易紧张, 害怕穿刺会带来一些不适合, 害怕疼痛,担心内瘘能否正常使用等, 护士应耐心和患者沟通, 告知患者使用动静脉内瘘的注意事项, 争取患者的积极配合, 嘱其在治疗之前清洗动静脉内瘘的肢体,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穿刺之前以舒适的体位躺好, 避免治疗中频繁变换体位, 导致穿刺针刺破血管引起皮下出血等不良事件。
4.2 内瘘穿刺 穿刺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预防内瘘感染。选择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护士进行穿刺, 争取做到一次穿刺成功, 避免因反复穿刺损伤血管壁, 出现皮下血肿。穿刺前应观察内瘘有无震颤、红肿、感染, 触摸所穿刺血管壁的弹性、厚薄、深浅、有无硬结, 内瘘血管的走向等,内瘘的使用要有计划, 切忌定点穿刺。动脉穿刺点距吻合口至少2 cm以上, 静脉穿刺点距动脉穿刺点至少8 cm以上,穿刺部位要轮流交替进行, 每个穿刺点相距应>2 cm。因新瘘管壁薄而脆, 若动脉穿刺点距吻合口太近, 会因血流冲击力太大, 很容易形成皮下血肿。
4.3 拔针护理 透析结束后用无菌纱球压迫穿刺点上方,针头纵轴与血管纵轴平行, 慢慢向外拔针, 当针头即将拔出体外时, 左手用力压住穿刺点, 右手快速拔针, 可明显减轻针刃对血管造成切割损伤。压力的大小以避免出血且内瘘穿刺点两侧均能触之震颤为宜, 压力过轻易导致出血, 压力过重又会导致血管栓塞甚至闭塞, 压迫20~30 min后穿刺点无出血, 可除去压迫纱球;凝血机制差、肝素代谢时间长的患者可适当延长压迫时间, 压迫过紧或时间过长均有将内瘘压闭、堵塞的危险[4,5]。对于首次使用内瘘患者, 回血下机后应嘱咐患者不要着急离开, 待拔针20~30 min后, 由有经验的护士给予放松压迫, 并观察针眼止血情况, 确定已止血且无出血和肿胀后方可离开透析室。
[1]邓庭超.内瘘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实用医技杂志,2005,12(3):623-624.
[2]徐洁.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的护理.现代护理,2006,12(11):1017-1018.
[3]张海云.连续健康教育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保护的意义.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4(1):42-43.
[4]蒋爱芳, 蒋凤仪.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中国实用医药,2013,8(29):213-214.
[5]张逊景.血液透析患者生命线的护理体会.河南外科学杂志,2014,9(5):132-13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9.133
2015-01-22]
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