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笠谷 雕刻精彩人生

2015-01-22董颖

中华儿女 2015年1期
关键词:砚台文化

董颖

因为一句“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他曾亲赴阳关以感受诗中的意境;上世纪90年代,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深深的热爱与坚守, 亦曾把本来准备买房子的钱都用于收藏了砚台。就是这样的一位性情中人,凭借其对砚台的痴迷酷爱与精深研究,而成为了中国砚文化的先行者,他就是著名的砚雕大师吳笠谷。

千山万水方寸间

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记者来到位于北京西直门南大街官园桥一隅的“斫云楼”——吴笠谷先生的工作室。与屋外的喧闹相比,屋内全然是另一番景致:陈设古朴典雅,墙上挂着吴笠谷的字画,展柜中精品砚台琳琅满目,每一方彷佛都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龟背纹石的歙砚,凸雕了一个长眉罗汉,龟背与长眉寓意呼应;苏东坡举杯邀明月样式的端砚,袖子自成一个砚池,背面则是“明月几时有”的佳句;更有“轻罗小扇扑流萤”的唐诗仕女砚……也就在这观砚、抚砚间,让人感觉彷佛在与器物神交,在身心体味中领悟作者的匠心与石材的灵动,进而使人涤心静气,物我两忘。而此刻,一袭宽松布衫,面似光头佛像般的吴笠谷已端坐台前,捧起一盏香茗,向记者如数家珍般地讲述起他与砚的渊源——

吴笠谷出生于“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的宝地——安徽歙县。那里素有“东南邹鲁”、“文化之邦”的美誉,是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集中展示地,也是著名的“中国徽墨之都”和“中国歙砚之乡”。地理的优越,历时千载的乡邦文化,古今砚雕的名家杰作,成为吴笠谷学习和借鉴的不竭之源。

早年,吴笠谷曾得到黄宾虹的入室弟子、乡人山水画家程啸天的启蒙。上世纪90年代,他又北上求学于中央美院,得到众多名师及山水画名家龙瑞的指导。那时候,吴笠谷的人物画线描课稿曾被老师用作教学的范例,发给同学们临摹。就其书画的特点,界内人士评价道:“国画山水,用笔用墨刚柔相济,造境清幽,源出新安画派黄宾虹一脉而格调高旷;书法,兼习北碑南帖,笔意恣肆,结字险绝,用笔如用刀,笔由自主而不失绳墨,可入妙品。”

就在身边人皆以为吴笠谷会朝着绘画的方向继续奋进之时,他却选择了砚雕作为立身之本。“画画的人太多了,少我一人也无妨。”吴笠谷坦言,“可研究砚台的人少,这个巨大的宝藏需要有人来挖掘。”他深知砚雕对于中国传统的重要性,从此便一心扑在其上,“砚雕是一门内美的艺术,需要有耐心,能沉得住”。

砚台是传统的工艺门类,在中华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先民有彩绘,其时也就有砚台,但到了东汉,才有了严格意义上的砚出现。如今人们用砚的机会已大大减少,但其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载体,无疑乃是今人寄情养性的首选之一。

天下艺事,本出一源,绘画、书法与砚雕三者之间有着相互影响。在吴笠谷看来,小小一方砚承载了太多的文化气息:石头材质本身是宝石,在构思和雕刻的过程中又融入了绘画、书法、篆刻、诗词歌赋甚至哲学、养生学于其中,千山万水都在上面,给人卧游千里之感,“这也正是文人砚与工匠生产的民俗砚之区别”。

雕砚多年,吴笠谷却一直没有放弃画画,画和砚相互促进,使他的作品意境总是令人叫绝。已故著名学者张中行对吴笠谷极为推崇,曾题赠对联赞叹——“妙伎成佳砚,奇缘会古人”。观吴笠谷所雕之砚,方知美名绝非虚传。

2012年年初,吴笠谷接到中华砚文化发展联合会刘红军会长的一项“特殊任务”,即制作一方将被送上太空的砚台。经过精心选材、设计和制作,同年6月16日,袖珍歙砚——“飞天砚”被选送搭载我国神舟九号载人宇宙飞船送上太空。“飞天砚”取材巧妙,完美地利用了原料本身的天然石品,“砚材本身的天然之美,无处不在,如何利用、巧用、妙用砚材其形、其色、其纹的自然之美,加上作者主观的艺术构思,完成一方高品味的、蕴涵‘天人合一’,富有人文精神的砚雕作品,应是砚雕家们毕生探求的方向。”吴笠谷说,他亦将“天人合一”作为了砚雕艺术创作追求的最高境界:既尊重自然天成之美,又将工艺、文化注入其间。在此理念上制成的“飞天砚”由此享誉全国,而吴笠谷也因之成为“中华砚飞天第一人”。

2012年秋,吴笠谷再次受命创作了一方袖珍端砚——“蛟龙砚”,搭载我国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远洋深潜太平洋,从而实现了砚雕史上“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不朽传奇。

苦心雕砚石成金

吴笠谷被业内称为“学者型砚雕家”,其自幼热爱古典文学,当给记者讲述砚台时,也不只局限于砚台本身,而是贯穿中国的历史、文学与书画。对于他收藏的好砚、古砚,只要是摆在他面前,再泡上一壶茶,他便可以静静地坐着品享,物我两忘。“砚台里有千山万水,砚台里也有古人情怀,感受端详一方砚台,仿佛自己浸身于大自然中,又或是与古人在交流。”遇到难解的问题,他便一头扎到古籍中,或是图书馆的古籍馆中,查找翻阅相关资料。吴笠谷对砚台的研究痴迷而“较真儿”,与砚台有关的文献,一定要看原著、原版,甚至与砚台有关的人,也要探查出个究竟,如此才有了吴笠谷今天的博学多才。他坦言,收藏砚台是为了研究学习。收藏到好的砚台,才可以更好地学习好砚台的雕刻工艺及文化内涵。

吴笠谷不仅是砚雕大师,更是惜砚之人。无论从石料选择,还是在雕刻工艺上他都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感悟。他说:“选石料应注重实用性。但是随着现代机械化量化的发展,资源不断被开采,很多好的石料都被拿去做了没有艺术价值的砚台,使得资源更加紧缺,无法留给后人。”他认为,普品砚台,可以大量做,可以产业化,但是应该选取普通的石头。而对于名石的老坑,则一定要慎重对待,因为老坑是有生命的,这对于资源也是一种尊重。

吴笠谷向来都是自己亲自去矿山买石材,或是从收藏家手里购买石材。“细腻温润是前提,适合磨墨。石头不见得非常好,但是有特点,可以给我利用的创作空间很大,你把它加工出来,就是独一无二的绝品,不会再有第二块。”买到石料后,他会顺着其纹理构思雕刻,如果雕刻会破坏石头本身,他宁可不雕。或许正是因为他的这份执着,使其受到许多砚学界人士的尊重与崇拜。

在吴笠谷工作室的案台上,记者见到了很多精美的石材,这都是砚台收藏家送来请他雕刻的,用一句当下的时髦词汇叫高端定制。“有的已经放两三年了,还没想好雕什么。”在吴笠谷看来,动手之前的构思是最重要的,所谓意在笔先,胸有成竹,相石的重点在于利用它天然的纹理和造型。“石头已经具备了一半,另外一半你来完成……这才叫点石成金。”吴笠谷的作品“有工笔有写意”,他很注重提炼线条,喜欢宋代禅宗一派,讲究写意。“构思很慢,刻起来可能很快,两三天。刻比较工笔些的人物,则讲究功夫,可能要半个月。”

一块石头,斑斑点点,凸凹不平,没什么奇处。可到了吴笠谷手里,他立刻想起了唐伯虎《桃花庵歌》里“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的诗句,发现“砚面上部布满金花,宛若花团锦簇,岂不正是桃树林中那满树的娇烂漫红、万枝的丹彩灼春吗?用铁笔勾勒几根树干,金花便成了遍野的桃花。再在花树掩映之中刻一茅庐,庐内几置酒瓮,壁挂古琴,便是桃花庵了。砚面下部有水波纹、眉纹,就势刻一池塘,可以洗砚、可以观鱼,乱石野水,了无尘俗之气。”石的背面再雕一唐伯虎小像——“唐伯虎桃花庵小景砚”就成了。这便是点石成金。

现在用砚的人少了,因此一些人雕刻出来的砚台没有砚池,这与吴笠谷的创作理念不符,“如果将砚仅仅视为一个用来看的石雕,那就失去了意义,而且降低了砚文化的含金量。要认识传统、继承传统,然后再创新。既然是砚台,必须要有池,还要达到一定比例。”因此吴笠谷的作品自然是“可以收藏,也一定是可以用的”。

传承发展砚之学

如今,虽然砚台的实用价值早已式微,但是早在20年前吴笠谷就认识到它的收藏和艺术价值。前不久,一方清代宫廷砚拍出了1500万元的天价,对此,吴笠谷表示,有很多比那个更好更有价值的砚,只因不是皇家用品目前价值还没有显现。“砚比其他器具文化价值高得多,过去古人收藏讲究金石书画,金是青铜器,石包括砚台,然后才是书画。”吴笠谷说,“这些年核桃竟然成为十大文玩之一,过去社会精英阶层文人士大夫谁玩这个?所以现在人的品味比古人差得多。”

领悟到砚道精髓的吴笠谷,不仅自己钻研砚艺,还率先提出了“砚学”的概念。“过去叫砚文化,但是文化一词现在用得太泛太杂,什么都可以称文化。但是我提的砚学这个概念非常重要。砚学里可以分为砚雕艺术、砚台收藏等,可以慢慢研究分类,把它做成一种专门学就对了。”

做学问要耐得住寂寞,过去二三十年,吴笠谷的大量研究使得他具备作为前行者的积累,他不仅将收入的大部分用于收藏古砚,还遍览古今砚文化的专著、论述,踏遍家乡歙砚龙尾石诸坑以及全国各地端砚、红丝砚诸砚产地,潜心研究,辨伪析真,著书立说,充当“砚学”先锋。可喜的是,他撰写的60余万字的《赝砚考》与《名砚辨》两本重要的砚学专著已由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

其中《赝砚考》共考证自东晋至清代的历代名人砚数十例。而“岳飞砚”、“文天祥玉带生砚”、“谢枋得桥亭卜卦砚”等,在制砚史上均颇具影响。吴笠谷主要从各砚的形制、材质、铭文及传承等方面入手,指出砚与原始文献、铭文与题者行迹等不相符合的地方,从而判定砚为赝品。《名砚辨》则既有证伪,也有辨真,并包括对一些砚史争议问题的辨析。两书内容广博,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在国内外砚界引起巨大反响,得到学术界很高的评价。

学者刘德水在《名砚辨》序中评价说:在这两部书里,笠谷的辨伪,始终是为了识真——倡导一种积极、健康的砚文化。对并无铁证可定必伪的古名人砚,他首倡“疑罪从无”的收藏观——这是一位饱含深情的砚学家对历史、对文化的尊重!

“现在社会活动多,能够专心做学问的时间少了。今年将在韩国办个展,上个月月底去中央美院讲课,我希望通过讲课、办展览等活动把砚台之美之妙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目前,吴笠谷致力将实践与理论研究相融合,互渗互透、相得益彰;并且开放自己的工作室,力图使砚文化这颗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重放光芒。

谈及砚文化的前景,吴笠谷很有信心——“社会总是在向前发展的,受教育水平高了,有錢也有闲了,人们的欣赏水平和收藏水平都会提高。”他表示,首先砚台可以用,有些人的说法是,砚台应该走进博物馆,因为现在都用鼠标了,但你看韩国和日本,他们的现代化建设都很发达,但是好多人还是在用砚台。因为书画家们都知道,墨汁与磨出来的墨是完全不一样的。磨出来的墨,墨色非常好,层次感强。所以书画家要用砚。

再就是从欣赏角度,砚本身就是一块宝石,砚石石品纹理的变化很微妙。吴笠谷认为,“品赏古砚,那种境界,更多的中国人慢慢也会懂得。因为物质是有极限的,最终这种自然的、情感的东西是没有极限的,所以砚文化,随着传统文化的恢复,欣赏砚、爱砚的人会越来越多。而且砚文化,也会研究得越来越深。”

作为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砚专业委员会的学术中坚,吴笠谷在潜心钻研雕刻之外还为弘扬砚文化做着大量工作。“刘红军会长创办的我们这个砚文化团体是公益性的,目前我们主要在做三件事——一是办展览、论坛,扩大砚的影响力;二是编书,准备出版《砚文化大典》,大概五六十本,囊括了砚的各个方面,我负责的部分有二三十本;第三是修建砚博物馆,未来会把古砚、砚史,各个流派的作品集中于此。”

诚然,吴笠谷所拥有的丰富古砚藏品和精深的艺术功力,让其声名鹊起,独步砚林。而他秉承弘扬砚文化的历史使命感,也促成了他决意将自己的看家本领作分享、作传播,并开放自己的砚文化工作室“斫云楼”,为砚台爱好者们提供一处赏砚、展砚、论砚、学砚的好去处。“在这里,我们会定期举办学术展览、专题研讨会,招收学生,传播和弘扬中国悠久的砚文化。”听着吴笠谷充满激情的讲述,记者也不禁为之折服。以今之势,不假时日,斫云楼将会成为京城乃至中国和世界研习砚文化的学术高地。

责任编辑 李菡丹

猜你喜欢

砚台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如何鉴别砚台
砚缘
一方砚台散墨香
谁远谁近?
墨锭和砚台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话说砚台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