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田野上的舞者

2015-01-22卢明文

西藏人文地理 2015年1期
关键词:表演队尼玛吉米

卢明文

卓舞是久河村的魂,也是尼玛老人的生命意义之所在。原本平凡无奇的它和他,都因为卓舞而熠熠生辉。在田野里长大的久河村人,跳着从田野里生长出来的久河卓舞,舞动人生,一代又一代。

寻常的村庄 平凡的老人

清晨6点,藏蓝色的夜空深邃辽远,山南地区琼结县久河村渐渐从沉睡中醒来。在尼玛的家里,女儿索朗曲吉早早就起床了,燃起炉火,烧上开水,她要为一家人准备早餐。

天色微明,尼玛也起床了。今年80岁的尼玛,从16岁时就开始跟随老师洛桑学习久河卓舞,25岁时成为舞师,在村里有80多位徒弟,是久河卓舞的传承人。如今的尼玛由于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也不太好,很少有精力跳卓舞了。

前不久,尼玛刚刚因为多年的高血压、心脏病入院治疗了一段时间。老人的健康被时光一点点蚕食,精气神儿却从未消减。

清晨的气温依然有些低,感觉还是有点冷,尼玛在院子里用热水洗脸的时候,头上冒着腾腾热气,配上那白发银须,和坚毅脸庞上沟壑纵横的皱纹,颇有几分仙风道骨。做好个人清洁之后,尼玛还要进行一项每天都必不可少的仪式——煨桑。捧起一把柏树枝,放进煨桑炉里,庄重点燃,在袅袅桑烟中,尼玛将一瓢洁净的水洒向大地。

做完了这些,女儿索朗曲吉也为全家人准备好了早餐,内容简单固定——糌粑,酥油茶。饭后,摇起转经筒,吟诵经文也是尼玛每天的必修课。

不跳舞时的尼玛和村子里其他的老人并无太多区别:一样的习惯早起,每天早晨6点多总能自然醒来,无论冬夏;一样的闲不住,尽管已经80岁高龄了,依然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比如把羊毛捻成线。

日子过得似乎平淡无奇。

田间地头的闪转腾挪

然而,今天,尼玛要组织村里的卓舞队进行训练。他手提着装有演出服的提包走出家门,一切都仿佛被童话中的仙女棒点了一下似的,黑白色调瞬间五彩斑斓。

2008年2月,久河卓舞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6月荣获CCTV舞蹈大赛民族民间舞蹈类银奖。2011年,久河卓舞登上了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并因此名声大噪。也正是在这一年,村里的卓舞队正式成立,尼玛成为当之无愧的领队。他们不仅要在西藏区内的藏历新年、望果节等重大节日上演出,还受邀去香港、台湾等地表演。这些普通的村民,因为卓舞,走出了西藏,领略到更多的风光。

毫无疑问,久河村人是以久河卓舞为豪的。不过,相较于华丽的舞台,他们还是更喜欢在广阔的田野里跳卓舞。逢年过节聚在一起跳舞,长久以来,已经成为久河村人的一种生活习惯。卓舞之于他们,并不仅仅是一种绚烂的表演形式,更是他们表达喜悦之情最自然的方式。他们是田野上的舞者。

尼玛和队员们在村里的道具室里换好演出用的服装和靴子。尼玛在这个舞蹈中是作为领队的,并且有着专门的称谓,叫做“卓本”。尼玛的服装跟队员们的不一样。为了舞台演出的需要,久河卓舞的服装和舞蹈动作都进行了改进。比如,尼玛的黄色上衣并不是久河卓舞本来的演出服装,而是为了在舞台上更有视觉冲击力。一般卓舞演员上身穿长袖衬衣和短袖马褂各一件,下穿多褶式围裙,身背五彩哈达或绸带,腰系一串狮嘴铃,左侧系扁形圆鼓,手持鹰毛鼓槌,但“卓本”的腰间没有铃铛。传统久河卓舞的表演者一般是披散长发,但现在改成了一个假发套,假发被扎成一束,套在头上。

正规的卓舞表演要由一位身披羊皮、头顶面具的“卓本” 带队出场,站在中央指挥舞蹈的次序和击鼓的方法。由于这只是训练,尼玛并没有戴面具。

久河卓舞一般由几十个人一起表演,动作整齐划一,豪放而大方。表演人数并没有严格限定,但为了演出效果,人不能太少。舞者边歌边舞,由慢渐快,慢时端庄肃穆,富有立体感的旋转舞姿,使人们享受到一种古朴庄重、威武刚健的艺术美;快时粗犷奔放,达到高潮时如急风暴雨,如醉似狂。那披散的发型,多褶式的裙子,飘动的彩带,摇转的鼓槌,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甩发是整个舞蹈中的精彩部分。久河鼓手的甩发路线为右前方连续甩三圈,初学者容易头晕,在表演中也出现了舞者甩发时摔倒的情形,旁人看得忍俊不禁,旁边的队友也喜笑颜开,摔倒者自己从地上爬起来时也满带自嘲的笑意。欢乐氛围尽情洋溢。

久河村人的田地,也是他们的舞场,以天为盖地为庐,散发着田野气息的舞蹈令人无比动容。

江山代有才人出

久河卓舞的历史源远流长。据说,早在公元779年桑耶寺举行的隆重竣工大典上,久河村的卓舞队就参加了表演,只不过那时的久河村还叫做久村。其实,不止久河村的卓舞,整个琼结县,甚至整个山南地区的卓舞,在内容上都是基本一致的,都是以反映公元8世纪修建桑耶寺的劳动过程为主。

流传千余年的久河卓舞历经岁月沉淀,在久河村人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到了今日依然继续焕发着光彩。为卓舞花费大半生精力的尼玛无疑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作为久河卓舞的传承人,尼玛自然希望它能不断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同时作为久河村卓舞表演队最年长的成员,尼玛对于这门艺术的传承使命几近圆满;而身为表演队年龄最小的队员,19岁的吉米已成为久河卓舞的中坚力量。

帅气的吉米从13岁便开始跟随尼玛学习卓舞。尼玛对于这个勤奋的学生吉米还是比较满意的。在表演队里,还有一个“旁听生”,他就是还在读小学五年级的拉巴次仁。7岁就开始学习卓舞的拉巴次仁已经跳了五年了。别看他因为还在学校读书,没有正式参加村里的卓舞表演队,小家伙可是有着全国性舞蹈比赛的参赛经验哦。

看着尼玛带着两位久河卓舞的年轻舞者一起在田野间跳舞,那情景让人莫名感动。当画面定格,这就是久河卓舞得以传承至今的鲜活写照。手把手地教,心贴心地学,古老的久河卓舞就这样靠着质朴的言传身教中生生不息。

在田野里长大的久河村人,跳着从田野里生长出来的久河卓舞,舞动人生。从80岁的尼玛,到19岁的吉米,到12岁的拉巴次仁,这些田野上的舞者,赋予久河卓舞土地的厚重与灵气,舞动大地,舞动高原。

久河卓舞就这样代代流传。

猜你喜欢

表演队尼玛吉米
美军黄金骑士跳伞表演队的一名成员正在准备降落
演2021年莫斯科航展中,勇士飞行表演队正在表演
关于1940 年尼玛抄写的《托忒文文法》手抄本
美国雷鸟飞行表演队正在练习
吉米问答秀
吉米问答秀
新年快乐,吉米!
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