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潮产业园:一区五园 打包开发

2015-01-22杨雅婷

小康 2015年2期
关键词:分园潮州中山

杨雅婷

作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的窗口,中山(潮州)产业转移园自2013年11月正式启动帮扶工作起,就承担着中山对口帮扶潮州的战略部署,也承载着中潮两地人们的期待。

2014年12月24日,《小康》杂志记者走入潮州这片土地,真切地感受了工业园区强劲跳动的脉搏……

破“单向输血”思维 发挥两市各自优势

香山情长,伟人故里;韩江源远,临海名邦。珠三角地区一直是广东经济的发动机和增长极,但粤东西北地区发展水平与珠三角的强大反差也是不争的事实:2012年在全省21个地级市中粤东西北12个市的人均GDP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梅州、河源、汕尾、云浮甚至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高铁4个小时、汽车7个小时,相隔500公里的中山与潮州两个城市,本来渊源不深,却因省委、省政府振兴粤东西北大发展战略部署结下新缘。

2014年,广东省长朱小丹在潮州实地调研时,寄语中山、潮州两市要大胆实践探索,不断总结提炼经验,力争成为全省对口帮扶工作的创新示范。而作为中山对口帮扶潮州的“主战场”,中山(潮州)产业转移园的建设无疑是本次对口帮扶潮州的重中之重。为此,两市将产业园区的发展作为帮扶主战场的核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狠抓项目落地。

2014年3月28日,中山市举办的3·28活动,专门辟出的潮州展区成为展会一大亮点。潮绣、潮州瓷器、潮州不锈钢、现场手拉壶表演、茶艺表演,让中山市民对潮州的文化底蕴和优势产业有了深刻印象,“中山有中山的长处,潮州有潮州的优势”,不少市民如此评价。这种发挥双方优势的思维,处处体现在对口帮扶工作中。

目前,在两市大力推动之下,中山(潮州)产业转移园在中山主导或协助引进各类项目184个;园区内签约项目91个,已供地项目72宗、总投资逾180亿元;推动潮州陶瓷产业技改项目100多个,并获得工信部“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认定。

“一区五园”因地制宜各具特色

走进中山(潮州)示范产业园管委会办公室,只听见里面电话声不绝于耳。据管委会副主任吴振升介绍,从去年刚来到潮州到现在一直是“连轴转”,几乎就一直忙着各种会议和项目推进,甚至来潮州一年多了连主要的景点都没时间好好逛过。

吴振升忙得不可开交主要是中山(潮州)产业转移园区招商引资工作。“以前‘双转移战略,深圳帮扶潮州主要是资金帮扶和招商引资。现在招商引资都是遵循市场规律,如果这里不够吸引力,企业就可能不来了。”在吴振升看来,唯有做好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工作以及有适当的优惠政策,企业才愿意到中山(潮州)产业转移园落地。

“目前,在老园区的基础之上增加潮安、湘桥园区。广东省已经同意湘桥园区780亩批地,未来以两地合作的陶瓷产业为主;潮安园区,由于靠近高铁总站,今年供地就供了32宗,一亩工业用地都挂到50多万以上,未来以生物制药、印塑、五金等产业为主。”吴振升向记者娓娓道来,“至于南山园区这种老的工业园区,基本饱和,以高新产业为主。径南园区则是总规划面积最大的,也是潮州特色产业聚集的一个工业园区,目前招商引资的工作正在进行。”

“与梅州产业园结构相似,潮州的产业园原来就有(前深圳转移园),只是在之前旧的产业转移园基础的之上根据潮州产业集聚和节约集约发展需要,现在每个园区各具发展特色和产业侧重。”吴振升补充道。

“硬骨头”“打包开发”,“香饽饽”“合作开发”

说起潮州不同园区的特色和开发模式,中山对口帮扶潮州指挥部总指挥殷昭举形象地将两类不同开发模式的园区类型比作“硬骨头”和“香饽饽”,相对应的开发模式则分别是“打包开发”与“合作开发”。 殷昭举表示:“‘打包开发的典型代表是径南分园。径南分园以前是和深圳合作,由于本身离市区远、地价高等种种原因几年下来没有项目落地,实属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本地企业不愿进,更别提从中山拉项目。”

鉴于这种情况,对径南分园实行‘打包开发,如径南分园的“中炬科技园”和 “潮商城”, 由中山市独立投资15亿元“打包”开发,进行布局规划与项目运营,并筹资兴建工业厂房,即所谓的“打牌子、派班子、出票子、闯路子”,但不“分果子”(即不参与分税收)。这样做的好处是,建好厂房再去招商,大大节省了投资商的时间与资金成本,很受企业欢迎。

为此,《小康》记者在吴振升陪同下来到了位于正进行一期建设的径南分园的施工现场,见识“打包开发”的真身。

径南分园位于潮州市区东南方向,东承海西经济区,西接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背靠沈海高速公路,南有铁线横穿而过将园区与潮州港连接。

在径南分园,记者只见工地上一片热火朝天,工人们正紧张地浇铸厂房,远处的吊车来回输送钢筋水泥,虽寒风冽冽但工人们依然干劲十足。

记者在现场看到,为厂区配套的宿舍和生活配套区已经在装修,厂房的封顶工作已接近尾声,其余项目也陆续动工建造。吴振升指着工地门口的规划图向记者介绍:“在中山(潮州)产业转移园中,径南分园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园区。”

据了解,现在面积1.7万平方米的员工生活配套已于2014年5月底竣工,完成了通水通电;11万平方米的通用工业厂房也成功招租,并从外省“截和”11个项目、首期总投资16.5亿元。

“对于‘合作开发类型的产业园,招商非常火爆。以潮安分园为例,由于其位于高铁站旁边,区位优势明显,深受企业青睐。”在采访中,殷昭举表示,潮安分园如果也按照“打包开发”的模式开发,反而会争夺企业的利益。“对于这种企业竞相争地的‘香饽饽,我们则不进行拍地,而是中山派驻团队与潮安区联合开展园区开发、招商引资和经营管理。”殷昭举补充道。

在“一区五园”与两种开发模式的运作下,中山对口帮扶潮州指挥部创造性地推行“项目入园保姆制”,“只要进来的项目都配一个‘项目保姆,跟进项目的手续与落地,尤其是方便外地企业入驻,扫除当地项目落地的各种障碍。”殷昭举解释道,“此外我们还率先实行两市对口帮扶联席电视电话会议制度,对入园项目‘一周一推进、一月一检查、一季一总结,实时跟进项目动态。”

编辑/陈标华

猜你喜欢

分园潮州中山
潮州乐调的音阶流变梳理与分析
比深圳离前海更近 3年超500亿打造中山“前海”
第一名的秘诀
在城乡集团化办园模式下总园与分园的管理协调探究
乡镇中心园带分园“四统一”管理模式的探究
中山君有感于礼
潮州手拉壶“飞鸿”的象征意义
中山靖王的动物园
萌宝新年送祝福
历史上的“中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