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新罗礁见证中日韩“海上丝路”
2015-01-22林上军
林上军
对于中国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专家们普遍认为有三条线:东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口至朝鲜、日本 ; 西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口至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海各国 ; 南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口至东南亚各国。宋朝之前东洋航线主要由宁波作为进出港。东洋航线又大致有三条线,从山东半岛、胶东半岛出发的是北线,杭州、宁波出发的是中线,从福建泉州一带出发的是南线。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会研究员王连胜认为,因为古代船舶航行主要依靠风力和洋流,因此无论北线还是中线,舟山都是必经之地。
1996年、1997年和2003年,中韩、中日韩曾联手组织开展自朱家尖至韩国、日本的海上竹筏漂流活动,并最终获得成功,再次印证这条路线就是古代东亚海上丝绸之路。
并不起眼的“缸爿礁”
被称为“海天佛国”的舟山普陀山,面积13平方公里,如今年游客量却达600多万人次,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可谓名副其实的“震旦第一佛国”,它是我国唯一的海上佛教名山。
熙熙攘攘的游客,从舟山朱家尖蜈蚣峙码头乘船至普陀山,一般仅需10分钟时间,中间必须绕过一块礁石。
日前,笔者专程前往察看该礁石,从客船一侧远远望去,它仿佛是一艘出没在浩翰大海间的仙舸,只见惊涛拍岩,绿草点缀,当日礁上虽没有群鸥栖息,但无论从哪个方向鸟瞰,视线中均有它的绰约风姿。
“这礁一度被当地渔民称为‘缸爿礁,因为经常有海鸥停留,在舟山方言中海鸥称为缸爿。”顺着热心的向导王连胜指向看去,这礁石呈长条形,东西走向,长约百米,海拔约10米,花岗岩组成,东边有一处约100平方米大小的乱石坪地,西边为高坡;西南海面上有许多干出礁,分布在长约300米的水域中。涨潮时该礁部分会被海水淹没,因此一般人更不会去注意。确实,这样的礁石,对拥有1390多个岛屿的舟山来说,实在是太不起眼了。
然而,如果你一旦了解到它所深藏的文化底蕴,如果你知道它是中日韩文化交流的标志性礁石、是东亚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物证、是普陀山观音信仰的历史起点,你就会对它刮目相看,当你途经普陀山的航道时,你或许会拿起手中的相机,并会有登临的冲动。
原来它就是新罗礁
就在这块礁石上,刻有三个大大的红字—“新罗礁”,而与之遥遥相对的普陀山南天门景区,竖立着一块“新罗礁”碑。“这是由于登临这块礁不方便,韩国人又在普陀山设立同样一块碑。”王连胜介绍,那是2004年的事情,韩国群山大学教授金德洙等学者专程找到他,表达了要在这里竖“新罗礁”碑的意向,为此韩国政府还专门拨款1万多美元。
韩国人以前被称为新罗人、高丽人,唐朝时期,新罗国清海镇大使张保皋以官方名义,带领船队,经常载着金银、药材、珍兽等货,来中国沿海换取丝绸、瓷器等物,进明州港(今宁波)时,必经普陀山海域,由于当时所掌握的航海技术有限,穿梭往来的新罗船不时在眼前的这片礁搁浅甚至触礁沉没,时间一长,这片礁便被称为“新罗礁”。
后来,因为明朝长时期海禁以及清朝顺治、康熙时期沿海居民两次迁徙,每次迁徙,都使人民流离失所,大量文献遗失,许多地名湮没。后来当地居民看见该礁上停满了海鸥,就把它称为“缸爿礁”。
王连胜说,新罗礁在普陀山多部古代地方志中有记载,不少历史文献也有记录。但以前就是找不到它的确切地点。2001年,王连胜参加在宁波举行的海上丝绸之路研讨会之后,对新罗礁进行重点考证,他先后到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寻找文献资料,同时在普陀一带访问年老渔民,终于在2002年通过对一张明朝万历山志地图的印证比对,确认渔民俗称的“缸爿礁”就是“新罗礁”。
中韩友谊新“触角”
王连胜的考证文章在网上传播后,被韩国郡山大学会中文的金德洙教授发现。此时,对韩国民族英雄—张保皋的研究热正方兴未艾。
金德洙教授已于2014年3月受聘于浙江海洋学院人文学院任外籍教授。他告诉笔者,韩国的张保皋研究会是由当时的韩国总统金大中倡议发起,具体由韩国海洋水产部筹办成立,研究工作得到当地一些实力财团的资助。随着韩国对海洋开发的进展,近10余年来,张保皋研究在韩国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而普陀山新罗礁的新发现,让他们兴奋不已。韩国人认为,张保皋时期,是“东亚海上丝绸之路”初步形成并逐步趋向兴旺的阶段,是新罗人主导海上航运和贸易时期,也是韩国海洋文化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张保皋因此被近代韩国人民誉为韩民族之骄子。
金德洙在看到王连胜的文章之前,其实已到普陀山至少来过两次,第一次是1992年赴天台山国清寺参加世界宗教研讨会期间,途经普陀山;第二次约是在2000年,作为韩方翻译,与韩国4位历史学家考察过普陀山,但均没找到新罗礁。
与王连胜接上头后,金德洙又连续来普陀山三次,除了立碑之外,还带来数家电视台记者、旅行社负责人、多名历史专家,与王连胜进行多次学术交流,并对其采访,乃至王连胜在韩国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其间舟山普陀山方面的负责人也专程前往韩国进行考察交流。
可以说,这块似乎不起眼的礁石,不但是古代中韩海上丝路的见证物,也成为新时期发扬中韩两国人民传统友谊的新起点。
新罗礁承载厚重的丝路文化
普陀山的不肯去观音院和关于不肯去观音的传说,早已名扬海内外。这个故事,说的是日本僧人慧锷从五台山请来一尊观音带回本国,其船只在普陀山海面遇风涛,并做梦一胡僧谓之曰:“汝若安吾此山,必令便风相送。”慧锷意会是观音不肯去日本,于是就把她请上普陀山。但许多人记忆中的观音不肯去日本的故事发生点在普陀山东面的潮音洞附近海域,时间为公元916年。
据王连胜考证,慧锷所乘之船触礁在唐咸通四年(863)。而且这个礁就是新罗礁。他拿出一本康熙南海普陀山志复印本翻至第59页,只见上面写道:新罗礁在西南大洋中石牛港口即日本僧慧锷触舟祷处也。王连胜说,为了求证这一说法,他还千方百计找到日本高僧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记》,这是一本日记体游记,与《马可·波罗游记》并称为世界三大游记。这本日记内,圆仁和尚清楚写明当时慧锷行程。这一考证把普陀山观音道场的时间、起点又向前推进了半个多世纪。而所谓的铁莲花当然是一种传说,实际上是慧锷所乘船只在新罗礁触礁无法前行。
“与普陀山隔海相望的朱家尖岛现在是一座有72平方公里面积的岛屿,它由五六个小岛组成,这几个小岛经过多年清淤围垦连成一体。”王连胜说,石牛港就在现朱家尖蜈蚣峙码头旁,因为潮流及航海技术因素,船只进出一般都过石牛港,由于潮流急,航道设施落后,所以这一带经常有船触礁。
想不到,普陀山前面这块小舢板似的礁岩,承载着如此厚重的丝路文化。
但是目前列入海上丝绸之路沿海城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9个城市中,却没有舟山,为此王连胜心急如焚,他说,类似新罗礁的“海上丝路”历史遗存,在舟山还有很多,如被称为“十六世纪上海港”的六横双屿港、被列入“国保”的近10座沿海灯塔等。舟山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节点。
n style='color:windowtext'>由于互联网的诞生,“世界是平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在线地球村”的理想更加清晰可见。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中国梦想、浙江声音与世界得以更好地互联互通,乌镇也因此成为世界瞩目的舞台。她以最本土的文化谱写最国际的篇章。
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在“乌镇峰会”上说:“展望未来,我们坚信,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乌镇,是人类先进文明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次完美拥抱,必将加深全球互联网界在推动网络信息联通、技术合作、多方治理等方面的共识,也必将推动互联网如江南烟雨般浸入浙江千家万户的生活,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从这里走向世界,使我们的世界更美好、更便捷、更精彩。”